2027年1月12日,京城的寒风依旧凛冽,星宁生物医药公司总部却如同一座永不停歇的能量站。距离药物免费推广已过去一周,沈知意站在100层的落地窗前,看着电子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药物配送点,那些闪烁的光点仿佛是撒向人间的希望火种。
这一周,三十余辆奔驰重型卡车组成的“星宁号”车队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在甘肃偏远的黄土高原,司机师傅们顶着刺骨的风沙,将药物送到窑洞前;在贵州蜿蜒的山路上,卡车沿着仅容一车通过的盘山路小心前行,把救命药送进云雾缭绕的苗寨;在东北零下三十度的雪原上,司机们哈着白气,将一箱箱药物搬进卫生院。每到一处,乡镇卫生院、乡村药店都成为临时的爱心驿站,免费为患者发放药物。
“沈总,公益基金捐赠数据统计出来了。”助理抱着厚厚的报表走进办公室,“各界人士累计捐赠达325亿,其中既有企业的大额捐款,也有普通民众的点滴心意。”沈知意接过报表,指尖划过一个个捐赠数字,想起在某个山村,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颤抖着掏出皱巴巴的百元钞票:“我活不了几年了,这些钱给更需要的人。”
这些善款,将用于药物研发迭代、偏远地区医疗设施建设,以及后续平价药物的补贴。沈知意深知,只有构建起完整的公益生态链,才能让救命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在药物推广的同时,星宁集团的有机蔬菜计划也在悄然展开。农业专家团队深入全国多个农业产区,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有机蔬菜。他们带来了改良后的种子,传授无土栽培、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还研发出简易的家庭种植设备。“我们要让有机蔬菜像普通蔬菜一样常见。”沈知意对着镜头说道,“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在阳台、小院里种出健康菜。”
网络上,#跟着星宁种有机菜#的话题迅速走红。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种植成果:写字楼白领在办公桌旁摆着迷你种植箱,长出嫩绿的生菜;退休老人在自家小院里搭起简易温室,西红柿挂满枝头;就连留守儿童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开辟了有机菜园。
更令人振奋的是十名志愿者的测试结果。在专业医疗团队的严密监测下,他们服用药物后的各项指标均显示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庆功会上,沈知意亲自为志愿者们颁发奖金:“你们不仅是药物安全的守护者,更是万千患者的先驱者。这200万奖金,是对勇气的致敬。”
其中一位身患早期肺癌的志愿者红着眼眶说:“拿到奖金的第一时间,我就给女儿交了大学学费。更重要的是,我现在身体越来越好,能看着她毕业了。”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工作人员偷偷抹起了眼泪。
消息传开后,社会各界对星宁集团的赞誉如潮水般涌来。国际医学期刊专门刊发文章,称赞这是“商业向善”的典范;国内高校将星宁的案例写入mbA教材;甚至有国外药企主动联系,希望能引进技术,共同开发平价药物。
然而,沈知意并未被荣誉冲昏头脑。在集团高层会议上,她目光坚定:“半年免费期只是起点,后续的平价定价才是真正的考验。我们要和各地政府合作,建立药品补贴机制;要优化生产流程,压缩成本;更要继续研发,攻克癌症晚期和其他疑难病症。”
夜深了,沈知意独自走进实验室。研发人员们仍在忙碌,培养皿里的细胞在荧光灯下闪烁,精密仪器发出规律的嗡鸣。她轻轻拿起一份新药研发报告,上面标注着“攻克癌症晚期”的字样。窗外,京城的灯火璀璨如星河,而她知道,自己和团队正在书写的,是比星辰更闪耀的传奇——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