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把三人送到邹馆长家门口,就赶着驴车回家了。三个人在邹馆长门口商量一下,由白明上前敲门。
邹馆长家的大门其实没锁,住过农村的都知道,农村村民除了晚上睡觉前大门上锁一般白天大门都是不上锁的,有的是大敞遥开,有的是大门虚掩。邹馆长的大门白明一敲就知道是虚掩的并没有上锁,但是白明他们第一次上门,为了表示尊敬,还是敲门等候。白明刚敲了几门,就听见里面有脚步声。
还没等门里面的主人出来,白明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汽车的紧急刹车声,急忙回头,就见一辆吉普车停在了邹馆长家门口,吉普车驶来速度非常快,刹车声刺耳,猛然停车带起的尘土把哥三个呛的一阵剧烈的咳嗽,三个人赶紧遮掩口鼻。
吉普车停下,车门打开连司机下来五个人,只见一个为首的穿着一身考究的西装,在那个年代穿西装的人还是比较少的。还有个一看就是本地人,穿着当地农民的标准蓝裤子绿褂子。剩下的都穿着一身黑衣服,有一个特别显眼,个子高大,剃着光头,满脸的横肉,看起来非常的凶猛。李大个就算比较高的了,但这人比李大个还高出一头。还有一个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个头不高,但是目光有神但是阴冷,好像能把人的心思看透。剩下的俩人一看就是保镖,标准的军人出身,走路和站立都笔直,留着寸头,个头不高,但是浑身肌肉,非常的精壮。
“这里就是你们要找的原来的高平图书馆馆长邹容的家了,幸亏我下地干活,而且我家的地离村里比较远,你们就碰到了向我问路,要不然你们还不知道要向相反的方向跑多远呢?”那个当地人指着大门对那个穿西装的讨好地说道,说完之后,他伸出手向穿西装的男人搓了搓拇指和食指,“地方我已经给你们领到了,你看带路费是不是该给了。”
穿西装的男人看了看大门,根本就没有在意正在敲门的白明和旁边的李大个和时牵,对两个保镖努了努嘴,两个保镖上前,就把白明推到了一边,占据了大门的位置。
李大个见状上前一步,就想和那两个保镖动手替白明出头,被时牵一把拉住了。
“李大个,先别着急,这几个不是好惹的,先看看再说。”混过帝都的时牵看来眼神不错,经验老到。
这时白明也退到了时牵和李大个身边,也对李大个说道:“时牵说的对,先别冲动,情况不明朗,也不知道这几个人找邹馆长是什么意思,先别乱动手。”
“大老鼠就是胆小。这明摆着就是打上门来了,大明白,用咱们铁狮派陈师傅的说法就是踢馆子来了,为什么还不动手?”李大个小声嘟囔道。
白明摆了摆手,让李大个别说话,看看到底能发什么。
“我们就是被那个图书馆的老女人给骗了,没想到收了钱居然还没告诉我们正确的地址。”穿西装的看起来非常的气愤。不过还是掏出了一张人民币递给了那个当地人当做报酬。
“但是目前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善良的,说话算数的,你看我不就信守承诺,把你们带过来,我估计你和你说的那个老女人可能中间沟通可能有些误会。”收了钱,那个当地向导话有点多。
“怕的就是有害群之马,”穿西装的对当地人说道,“你看我们不就被骗了。”看来西装男人话也不少。
“我也不和你争辩了,”这个临时向导把钱装好说道,“你也知道我家在哪,如果有需要我带路的,把钱准备好就行,我随时在家恭候,第二次还可以给你打点折,给你个优惠价。我不想让邹家老爷子知道是我带的路,我先回家了。”
临时向导说完,看了邹家大门一眼,飞快地溜走了。
西装男子还想和那个临时向导争辩几句。不过临时向导根本就没给西装男子机会,说完之后就快步向村口跑去,西装男子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这时就听见那个老者哼了一声对西装男说道:“别卖弄你的想法了,别的没学会,话越来越多了,办正事要紧。”
“好的,黎老。”西装男对那个老者相当尊敬,而且还有点惧怕,赶紧点头称是。
正说着,邹家大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男人,穿着一身褪色的军装,没有肩章,精神饱满。站如松,一看就是退伍军人出身。不过他打开门就愣住了,没想到外面这么多人,阵势这么大,而且居然还停了一辆吉普车。
“你们这是找谁?走错门了吧?”青年男人对门口的众人说道。
见有人出来了,西装男子上前一步说道:“这里是邹容邹馆长家吧,在下阮康,特地拜会邹馆长。你不会就是邹馆长吧?”
“不是,我叫邹安,你们要找的是我爹。但是我爹早就退休了,不是什么馆长了,如果是关于图书馆的事,你们还是去找图书馆的新馆长吧?”这个叫邹安说完就想关门。
“我们要找的就是邹容老爷子,有些技艺问题还想向邹老爷子讨教一二。”老者上前一步,拦住了正要关闭的大门邹安。
“我们远道而来,也不请我们进去吗?”阮康退到老者身后说道。
邹安听阮康这么说,奇怪的问道:“你们是哪国人?高平这个小地方,我爹当馆长的时候也没有和外国人打过交道啊。再说了我爹能有什么技艺能和你们切磋。”
“我们是越......”黑衣老者刚要说出口,被阮康拦住了。
“我们是柬埔寨人,咱们两国的关系是很好的,那咱们也肯定是好朋友了。这位是黎老,我国的着名的阴阳家,特地来拜访邹馆长,就是想和邹馆长讨教讨教。”阮康指了指邹家大门对邹安说道,“你看在这大街上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能否让我们进去,大家再详聊。”
确实大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谷口村本来就不大,好多人好多人都没有见过汽车,经过这一段时间,邹家大门口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好多孩子围着吉普车转来转去看新奇。听阮康这么说,邹安没办法,只好打开大门,让大家进院。
见来人进了邹家一些村民离开回家了,还有一些也跟着进了邹家看热闹。一些孩子爬上邹家的墙头向里面观望。白明三人也就跟着进了邹家院子,挤在了村们的前面看事情的发展。邹安对阮康和那个黎老说道:“屋子太小,坐不下这么多人,我去请我爹出来,顺便给各位搬个凳,泡壶茶,你们稍等。”说完就进屋去了。
阮康点头称谢,那个叫黎老的则在院子里走了一圈。白明见邹家的院子很大,院子的四周种满了各种花草,尤其是花草种植是按一些五行八卦图形排列的,院子中间有个大花坛,花坛里并没有种花,花坛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槐树,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槐树的胸围得几人合抱才行,树冠巨大,遮出好大一片树荫,人站在树荫下感觉凉飕飕的,即使在闷热的天气也是很舒服。但是在院子里种槐树的不多,尤其是长这么大的槐树更是少见。更少见的是,在大槐树分杈的地方因为年代久远,有个树洞,在树洞里居然长出了一棵柳树,柳枝下垂触手可得。
居然是是世上少有槐抱柳,看来这个邹馆长确实不简单。
黎老看完花草图形不住的点头,有时还掐手指,好像在掐算一番,推算什么,最后目光落在了大槐树上,注意到了大槐树上长出的柳树,不禁看着槐抱柳有点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