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争道:“齐王所言差矣,下官可没对外宣扬自己的美名。”
巫朗月:“潘阳郡主也没说啊?这不都是你们自己说的吗?”
王争:“你……”
左秋道:“皇上,昨日臣正好进过郡主府门口,看到了事情的整个经过,郡主有句话说得对,若心善就要多付出,那最后一定会让人寒心。
那老妇人受人指使,意图毁坏郡主名誉,只是打她三十大板都是轻的,不能因为她日子比郡主难过就忘记她做的恶事,吾等为官之人更应该明辨是非,不可浑浑噩噩,人云亦云,如此才可不负皇恩。”
被说是浑浑噩噩人云亦云的王争:……
皇帝看了全场,最后总结道:“好了,都不要再说了,大梁的律法不是摆设,潘阳按律行事并无不妥,此事不必再提。”
“是。”众臣拱手称是。
下了朝以后,皇帝率先离场,其余大臣按品阶退去。
巫朗月突然高声道:“本王怎么看见昨儿个小宋大人去了王御史家里。”
众人纷纷向宋常年看去。
宋常年是宋珍容的弟弟,在翰林院任职,之所以被称为小宋大人,是因为他的父亲宋余也在朝中任职。
而宋珍容是荣宁侯府的当家主母,前段时间,在皇后的千秋宴上,殷长空得罪了安宁公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现在安宁公主舅母的娘家弟弟跟王争这个弹劾殷长空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众人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宋常年:“下官与王御史私交不错,所以才会去他家里,齐王殿下多心了。”
巫朗月听了这话之后嗤笑一声:“多心?本王只是说了句看见你去了王御史家里,真正多心的是小宋大人你吧。”
说完不等宋常年有任何反应,直接转身走了。
宋常年在原地捏紧了拳头,看向巫朗月的眼神有一瞬间的阴暗。
宋余走到他的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父子二人没有再管其余人的目光,直接朝殿外走去。
这种情况下是说的多错的多,与其在这里费劲解释,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殿内的众人目睹了这一场口角官司,纷纷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下了朝以后,巫朗月就将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派人告诉了殷长空。
殷长空听到桑梓过来禀报的时候只回了一句知道了。
既然安宁公主和宋珍容那边出招了,那她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安宁公主身在宫里,殷长空如果不进宫的话,什么都做不了,即便进了宫身旁都有不少宫人看着,短时间内,她也不可能对皇帝最为宠爱的安宁公主做什么。
安宁公主这边可以先放一下,宋珍容那边她得想想怎么回敬一二。
只是还没等她想好,京都就迎来了大雪。
“郡主,这雪越下越大,依属下看可能未来几天都停不了。”
夏侯强将自己的猜测告诉殷长空。
屋子里点着炭火,夏侯强这样身体素质极好的人都觉得有些热了,可殷长空身上依然穿着厚厚的棉衣,手上还捂着暖炉,到底是底子亏空,不是几个月就能够补好的。
“夏侯大人可有什么想法?”殷长空问道。
她这些年一直被关在那个小院子里,比之这些人到底少了些见识。
夏侯强:“依属下之见,这么大的雪,若是真的连下几天,那京都里粮食定会紧张,所以现在府里最好多买些粮食和肉菜,倘若雪下得更久,房子会有倒塌的风险,更有甚者……可能出现骚乱。”
夏侯强一脸凝重,他也不希望出现他刚刚说的那种情况,可是老天爷的事哪里是他说得准的。
殷长空听了之后连连点头,“采月,给府里的下人多发一件棉衣,侍卫们发两件,每日里都准备热汤,让他们喝一碗再去当值。”
采月听了后,立刻将下人叫来一一吩咐下去。
殷长空看向夏侯强:“府里粮食的事你不用担心,也让其他人别担心,郡主府总不会少了你们的吃的,这段时间你让下面的人不要松懈,提高警惕,以防万一。”
夏侯强拱手:“多谢郡主,属下等定会牢牢守好郡主府!”
夏侯强出去以后,桑梓将给殷长空炖好的补身汤端了来,看着殷长空喝下后,才道:“郡主,府里的两个粮库都是满的,可还要继续买?”
采月也在一旁等着,听候殷长空的吩咐,毕竟钱财是她在管着。
殷长空:“等着看别家的行动,跟着他们就行,咱们不要显眼。”
“是。”
殷长空起身从窗户向外看去,只见院子里的地面上已经积了厚厚的雪,由于雪一直没停,府里的下人也不好清扫。
桑梓走到殷长空身边道:“郡主,外面有风,您的身子还虚着,不能吹风的。”
殷长空点点头,转身走回桌子边,桑梓将窗户关上。
“对了”殷长空想起了什么,“你派人到城外看看,就是咱们上次帮的那个小女孩,若是她那里没了吃的,就帮着给点。”
桑梓:“郡主就是心善,奴婢知道了,这就让夏侯大人派人过去。”
殷长空没有说话,只是想起那个小女孩跪在自己的“神位”前那虔诚的样子,心里到底有些涟漪。
此时的京都已经到处被积雪覆盖,羽林卫的人被派出去清扫积雪,可雪这么一直下,根本就扫不完。
“大人,雪越来越大了。”
羽林卫的侍卫向张敞回禀。
张敞看着满天的大雪,心里也是止不住的发沉。
这雪从腊月十二那天就开始下,如今已经下了三天了,可却没有丝毫停下的迹象,不仅如此,还越下越大。
“要是再这么下下去,估计……”剩下的话,张敞没有继续,可身旁有些阅历的人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张敞将情况报了上去,只不过皇帝认为目前情况不严重,无需太重视,只让张敞加强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