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长空下去以后,张公公过来回话:“启禀皇上,御兽园那里并无异常。”
皇帝点了点头:“嗯。”
这也在他意料之中。
很快,出宫的内侍也回来了。
“启禀皇上,承恩侯府二公子说他的黑豹一直老实待在府里,并未出去,奴才也找人问过,那豹子确实一直待在府里并未外出。”
御书房那里,正为了案情绞尽脑汁,殷长空这里在宫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凤仪宫。
皇后已经从底下人那里得知她的情况,更明白皇帝此时的态度,所以一见面就非常热情的将要行礼的殷长空拉了起来。
“快起来,不必多礼,好孩子,你受苦了。当初你祖母进宫说是要将武成伯的位置给你二叔,还说你只是一个姑娘家用不着皇家太费心,他们都是你的亲人定会好好照顾于你,可没想到……
若是早知道如此,本宫定会将你接进宫来亲自照顾。”
说完,皇后还抹了两下眼泪,好像真的很为殷长空心疼。
殷长空低头:“多谢娘娘关心,只是这种事情谁能想到呢?大概臣女真的命不好吧。”
皇后嗔怪了一声:“可不许这么说自己,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本宫看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殷长空:“借娘娘吉言。”
这时,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柳枝姑姑端着一个托盘过来了。
她走到皇后和殷长空跟前后温柔开口道:“娘娘,奴婢想着殷姑娘现在身子虚,所以让人准备了红枣牛乳茶。”
皇后笑着道:“还是你想的周到,好孩子,快喝一口吧。”
殷长空接过皇后递来的茶盏,慢慢喝了起来。
哪怕知道皇后只是面子情,可殷长空竟觉得鼻子有些酸酸的。
她一边喝着牛乳茶,一边眼泪情不自禁的滚落下来。
皇后看她哭了,连忙拿出帕子给他擦眼泪。
“这好端端的,怎么还哭了呢?”
殷长空吸了吸鼻子,轻声说:“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对臣女这么好了。”
皇后拿着帕子的手顿了顿,再看向殷长空的时候,眼里多了两分真心实意的怜惜和心疼。
“唉!你这孩子。去看看小厨房的糕点好了没有?”
柳枝姑姑听后应了一声:“哎,奴婢这就去,这是皇后娘娘特意让小厨房的人为姑娘做的,都是些小姑娘家喜欢吃的。”
殷长空:“让娘娘费心了。”
皇后拉着殷长空的手:“这有什么,不过是吩咐一句罢了。你的身体还虚,需得好好养着,皇上让本宫给你安排地方,沐风阁离我这里最近,你就住那吧,也方便本宫照顾你。
这段时间你就安心住在宫里,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知道吗?”
殷长空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几个宫女端着刚做好的点心过来了,还没端到殷长空跟前,她就已经闻到了那独属于糕点的香甜味。
皇后拿了一块桂花蜂蜜米糕递给她:“快尝尝吧,这是米糕好克化。”
殷长空接过来咬了一口。
随即她眼睛一亮:“好吃。”
皇后见她这副反应,心里觉得酸酸的。
这不过是贵族家里最寻常的糕点而已,她也是因为这糕点吃起来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负担才让人做的。
可眼前这个伯爵之女却像是第一次吃一样,让人看了有些难过。
明明是金尊玉贵的身份,却过得这样艰难,真是叫人感慨。
“别着急,慢慢吃,这里还有其他的呢,以后想吃尽管开口,本宫这里有的是。”
殷长空已经忘了她有多久没吃过甜甜的点心了。
她只记得小时候她最喜欢吃甜食了。
“谢皇后娘娘。”
皇后看她这副乖巧的样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触手却是一片干枯。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
那武成伯和武成伯府老夫人怎么就那么心狠呢?
这也是他们的血亲啊!
也不知道那早死的伯夫人若是知道自己的女儿在自己死后过得竟是这样的日子,会不会后悔?
“本宫看你也累了,让人带你下去休息吧,昨夜估计一宿都没睡。
风沐阁那里每日都有人打扫,很干净,你放心住着就是。”
殷长空起身,行了一礼:“是,多谢皇后娘娘。”
过了一会,殷长空在柳枝的带领下来到了凤仪宫旁边的风沐阁。
这里虽然不大,但采光极好,整个院子包括屋子里都亮堂堂的。
柳枝:“殷姑娘,这两个是伺候您的宫人,桑梓和采月,你有事只管吩咐她们就行。
您平时要用的物品和衣裳待会儿就会有人送过来,若是还有什么缺的,只管跟奴婢说就是。”
殷长空点头:“多谢姑姑。”
柳枝往后一看,桑梓和采月就站了出来:“拜见姑娘。”
殷长空:“请起。”
这两人看着十八九岁的样子,看着一个娴静一个活泼。
紧接着,柳枝就回去了。
而殷长空一夜没睡,早就有些困了。
柳枝离开以后,她就上床睡了。
在皇宫里一路走来她几乎没有看到阴魂,也不知是宫里没有,还是不在这里。
至于楚珠和殷老太太的阴魂全部都被挡在了宫外。
殷长空面无表情的闭上了眼。
这样也好,清净。
等到她一觉睡醒,已经是下午了。
她呆呆的看着床顶,盯着那上面的花纹,一时间有些恍惚。
她怎么会睡在这么好的床上呢?
随后,殷长空才想起来,她现在在宫里,而非那个冰冷荒芜任人随意进出的院子里。
“姑娘,您醒了?”桑梓一直注意着殷长空这里,见她睁眼赶紧过来伺候。
“您饿了吗?可要用膳?”
桑梓要来服侍殷长空穿衣,可殷长空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我自己来吧。把饭菜端上来,我现在就用。”
到底也做了几年贵女,虽然只是小时候,但殷长空也并非什么都不懂。
很快,桑梓和采月就将饭菜端了上来。
而此时的御书房里,皇帝和几位大人听到底下人的禀报脸色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