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收拾好规定内的个人物品,登上太空电梯运输舱的时候,第一批飞向月球的太空采集船已经开始不断加速。
当然,这个时候,其它国家天文机构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太空采集船。
这并不奇怪,虽然自从太空电梯建造完毕之后,各国的天文机构就经常会盯着太空端。
但由于太空采集船最外面的一层外壳乃是光电碳纤维打造,再加上外壳形态的设计,以及引擎喷口的特殊设计,从最大可能上起到了隐身的效果。
从地面乃至于遥远的太空里,想要观测到这些太空采集船的难度是很大的。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注意到。
毕竟有些国家的天文爱好者,在晚上观察星空的时候,偶尔能够从特殊角度看到太空采集船喷出的少许光焰。
但他们就算是在网上说自己看到移动的光点,也只会被人认为是看到了卫星或者飞机。
直到那一队太空采集船靠近月球,开始环绕月球飞行的时候,
一些国家的天文机构才发现了这一点。
但即便是如此,发现这些太空采集船的天文学家们也看不太清楚,只能够判断是一些人造物环绕月球飞行,至于是什么,可能是一些废弃的人造物。
至于说是蓝星上哪个国家又发起了登月计划,他们是不相信的。
因为像这种大事情,一般来说都会提前披露,以振国威。
想当初丑德拉斯登月之前,可是大张旗鼓的宣传了好几个月时间。
当然,这些天文学家自然会继续追踪观察,并且还为此发了文章。
但由此关注这个事情的人并不多。
那些太空采集船上的宇航员自然不知道这一切,他们在环月轨道上飞行了两天,将月球表面数据进行了采集。
1号智能AI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合,并帮着选择了登陆地点。
一个巨大的环形山附近被标记为1号登陆地点。
一片平坦的月海中心被标记为2号登陆地点。
这两个地点都是面向太阳的地点。
简单来说就是月壤里蕴含的氦3更多一些。
这样有利于月球基地获得更多的燃料。
而这两个地点的选择权,1号智能AI就交给了那些宇航员。
毕竟赵小侯相信,人类的判断比1号智能AI的判断在有的时候更合适一些。
最终那些宇航员经过投票选择了2号登陆地点。
原因就是2号登陆地点更向阳一些,并且地形更平坦,有利于月球基地的建立。
很快,一艘艘太空采集船缓缓降落到2号登陆点。
随着宇航员的一个个指令下达,太空采集船里的机械车开始将一个个太空箱运出,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在月球地表。
这些过程,1号智能AI就没有继续插手了。
虽说月球距离蓝星还比较近,来回信息交流大概也要2秒多时间,倒也不影响什么。
但如果这些宇航员开着太空采集船前往3亿公里之外的小行星带,那么信息来回交流的时间就将会拉长到两千多秒。
这样的信息交流时间就决定了1号智能AI无法即时对太空采集船进行指挥。
因而趁着登月计划开展,赵小侯就决定让宇航员们调整一下自己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判断局势,下达指令。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太空采集船搭载的主控电脑也会辅助宇航员们下达指令。
但这总归是以宇航员的意志为主体,主控电脑只不过是提供宇航员所需要的情报数据以及完成宇航员下达的指令罢了。
第一次在没有1号智能AI主导的情况之下,自己独立执行任务,实际上对于这些宇航员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
毕竟他们都是经过长时间宇航员培训的老宇航员了。
以他们的丰富经验,哪怕是第一次执行登月计划,也能够从繁乱的事务里抓住主线。
当然,如果换成那些预备宇航员的话,可能就会手忙脚乱了。
毕竟那些预备宇航员至今培训的时间也就只有几个月。
并且为了加快培训速度,他们的培训较之航天机构的正规宇航员更简单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的经验也要差上很多。
随着一个个太空箱放置到位,随着这次任务的宇航员队长下达命令,一个个太空箱随即自行开启。
这些太空箱实际上就是1号智能AI制造的智能太空箱。
在太空采集船主控电脑的主导下,它们拥有组合为各种太空建筑物的能力。
因而很快,前后1个多小时过去,一个占地面积大约为3000平方米的月球基地就骇然耸立在了月球地表之上。
由于月球本身没有任何地质运动的关系,这座月球基地都没有直接深入地下固定。
甚至于在必要的时候,这座月球基地还能够凭借太空箱里自带的动力源,短时间内悬浮移动位置。
当然,这仅仅只是月球基地最后的保护措施。
除非遇上不可抵御的危险,否则这个保护措施是不会动用的。
要知道,虽然这个月球基地实际上还只是一个雏形,但其由太空箱变形组合的表面上就已经部署了36座激光发射器以及6座大功率电磁炮。
同时这座月球基地已经初步具备了可供人类短时间生存的维生能力。
其中包括72小时的氧气供给,72小时的温度调控等等。
当然,由于核聚变反应堆尚未部署到位的关系,这座月球基地暂时还不能让人类长期待下去。
不过即便是如此,这第一批宇航员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他们分别在月球基地附近的月壤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和大夏文字,拍了不少照片和视频,就心满意足的登上太空采集船,启程返航。
这边1号智能AI接收到第一批太空采集船返航的消息之后,随即就将第二批太空采集船派了过去。
第二批太空采集船也是十艘,但配备的宇航员则是20人。
每艘太空采集船以一名宇航员为船长,一名预备宇航员为船员的模式配备。
原本赵小侯还打算让预备宇航员在太空段多熟悉一下太空生活,多熟悉一下太空采集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