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诸葛亮终于升帐点兵,他已经下定了决心,现在放在眼前的也就是要尽快解决陇右问题,所以一上来就是大开大合,准备一下子解决这里的魏军。
蜀军立刻就从天水奔向陈仓,并且在这里摆下阵型和魏军对峙。
魏军这边并没有多少准备,虽然已经有了几天时间,可问题是魏军也不敢轻易调集大军和蜀汉决战,他们还是将自己的主力放在长安、咸阳附近,却只是派来了夏侯霸带领一万人马进行助战,传说中再次被启用的司马懿却迟迟不见踪迹,这也让郭淮继续指挥,不过现在他手下也有七万多人马,虽然说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农夫,可数量还是和蜀军基本相当,而且防守的汉兴也算是比较坚固,所以他也不是很慌张。
诸葛亮端坐中军宝帐,他对众将说道“我不想去管汉兴,那里有魏军主力,我们要是和他们正面决战一定会让对方坚守不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好机会,所以我要进攻扶风。这也是要从两个方面进攻,一方面从正面给对方施压,另外一方面我已经派人扎了几百只筏子,准备好引火之物,然后派一支五千人的人马在此处。我打算明天凌晨时候进攻扶风,郭淮必然要领兵前来救援,如果我方进展顺利,那么我们就把后军先运过去,然后扎住阵脚,前军则不下船直接烧毁他们的浮桥,以攻其后。我自亲领一军,正面进攻扶风,希望可以将他们一战击溃。”
他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之后,就开始不止各自领兵的将领,扶风的守将就是刚刚到来的夏侯霸,诸葛亮对他也并不算是了解,只是知道这个人是夏侯渊的二儿子,之前也曾经跟随夏侯渊四处征战,有勇武的名声,但那个时候将星云集,哪里能看得到这么一个小小的角色,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有领兵的才能。
夏侯霸的妈妈是曹操的老婆丁氏的妹妹,所以和曹操还是亲戚。所谓虎父无犬子,夏侯霸继承了夏侯渊的战斗力,也十分勇猛,一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建安二十年夏侯渊担任征西将军在汉中镇守,在和蜀军在定军山一战中被蜀国的武将黄忠所杀,夏侯霸知道消息之后非常恼怒,发誓一定要为父亲报仇,所以这一次被调到前线也是非常兴奋,他在不少场合都表示一定要击败诸葛亮,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
郭淮在魏国的位置一般,论资排辈他也不是排在前面的人,所以在这么一个二代的面前也没有多少话语权,他也知道要是自己真的把夏侯霸留在汉兴,那么自己也许将会失去指挥权,于是干脆就把夏侯霸都放在了扶风,这也是他犄角防御的重要一环,不能不说重要。
诸葛亮这么安排其实就是没有把夏侯霸放在眼里,这也不能怪他,因为这个时候的夏侯霸根本就摆不上台面,在诸葛亮眼中这不过就是个小卡拉米罢了。
但马通却是知道夏侯霸的厉害,夏侯渊死后夏侯霸被封为偏将军,赐关内侯。曹爽继位后,夏侯霸受到重用,多次和蜀国发生交战,且夏侯霸都能胜利或者保持不败,夏侯霸追击姜维的军队,成功地阻止了蜀军和胡军的会和,也基本上掐断了蜀军最后的胜利机会。
夏侯霸的父亲被黄忠杀死后,夏侯霸本是发誓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的,所以在和蜀军的多次交战中夏侯霸都兢兢业业,在魏国也相当有名。不过事情的转变司马懿发动政变,他杀死了曹爽,而夏侯霸及其亲属都被从前线重要之地召回,接替夏侯霸的就是郭淮,夏侯霸和郭淮二人关系非常不好,夏侯霸觉得再留在魏国自己会有杀身之祸,毕竟当时曹氏政权已经不复存在了,他一介武夫,怎么在这明争暗斗的世界里保存自己呢?
于是夏侯霸便跑到蜀国去了,因为对蜀汉的`地形不熟悉,在阴平附近迷路了,也没有粮食,而蜀国的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派人去迎接夏侯霸。
只是夏侯霸之所以后来死心塌地地追随蜀国,也有几方面的因素。第一便是自己和蜀国的当权者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自己的堂妹是张飞的老婆,而张飞的女儿是刘禅的老婆,所以当刘禅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这是夏侯氏的子侄的时候,让夏侯霸放下心中和蜀国的芥蒂。另一方面虽然自己和蜀国有杀父之仇,但是也不是刘禅的先人杀的,而且那时候黄忠和他的后人也都不在朝堂之中,年少时候的血气方刚和尖锐棱角已经被磨砺地没有了,所以也不再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