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林枫短片挂着青影厂的名,所以本次《黑洞》入围,青影厂派了一位工作人员陪同林枫来到戛纳。
林枫自无不可,至少省下了差旅费。要知道,戛纳电影节期间,由于众多爱好者的涌入,食宿费用可是高得离谱。
“嗯,好的,我知道了,我会准时参加的。谢谢!”林枫满脸笑容地挂了电话,狠狠地挥了下手臂。
“怎么样,是不是那个电话”青影厂工作人员满脸兴奋望着林枫。
“嗯,就是那个。”
“太好了。”
电影节都有一个潜规则,颁奖前会电话邀请一些作品主创参加颁奖晚会,而接到电话的作品基本上已经确认获奖,只是获得什么奖项还要等到晚会上才知晓。
1997年5月20日,林枫穿着来之前,在京城花了2000大洋请老师傅定制的西装走上了戛纳红毯。
林枫独自一人就像个小透明,快速走过红毯,根本就没人认识这个17岁的少年。只有华国记者注意了一下这个长相酷似华国人的少年,但也没什么动作。
由于只是短片入围,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记者注意。学院和青影厂也不认为能获奖,所以更没有宣扬,只是当做给学生积累经验。
“获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金棕榈奖的是 FENGLIN 来之华夏。”
听到评委用法语和英语读了两次获奖名单,林枫才反应过来。
立马捂着嘴从座椅上弹了起来。
快步走向舞台中央,满脸笑意地接过短片金棕榈奖杯。
“谢谢。”林枫一脸痴迷地看着“迷你版”金棕榈奖杯,台下再次响起了掌声。
戛纳组委会为了区别长片金棕榈跟短片金棕榈,奖杯样式虽然一样,但短片金棕榈的奖杯在尺寸和重量上会小于长片金棕榈奖杯。
看了一会儿,林枫贴近话筒,开始说获奖感言。
“这个有点小,我希望下次能拿大的那个。”林枫使用流利的英语开了句玩笑。
“呵呵......”
伴随着笑声,掌声再次响起。
“谢谢评审团对我的肯定,我也会继续努力追寻我的电影梦想,拍摄更加精彩的影片。”
“我叫林枫,今年十七岁,目前就读于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是一名大一学生。”
“而这部短片作品的团队,均是我的同学们,我们都是大学生,是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谢谢他们的全力支持,才有了我的这部作品。”
“感谢青影厂对我的支持。谢谢我的父母,一直支持我的梦想。”
“最后,特别感谢电影学院和谢小晶老师,那里是我梦起航的地方,你是我得引路人,谢谢大家。”
最后的一句话是用中文说出来的。
在一片掌声中,林枫回到了座位上,思绪飘忽。
下面的过程与林枫无关,主要是主竞赛单元的获奖情况。
今年的金棕榈获由两部影片共同获得,分别是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樱桃的滋味》和日本导演今村昌平的《鳗鱼》。
王家位凭借影片《春光乍泄》获得最佳导演。这是王家位获得的第一个欧洲三大奖项,也是到林枫重生前的唯一一个。
《冰风暴》获得最佳剧本奖。
戛纳电影节一闭幕,林枫就打算回去,但是这时有一个法国人找上门。
“林,你好,我叫卢修斯,是一位独立片商。”这是一位一头棕色卷发,满脸胡子的微胖中年男人,给人一种既文艺又精明的感觉。
“你好先生,找我有什么事吗?”
“林,我看到你的获奖作品,不得不说,相当惊艳。短短两分半钟,没有一句台词,却将人性的贪婪体现得淋漓尽致。真是一部天才的作品。”
卢修斯上来就对林枫一顿夸。
“谢谢你的夸奖,先生。”
看到林枫表情没什么变化,依旧保持礼貌的微笑,卢修斯直接进入正题。
“林,不知这部短片的版权是否还在你手上,我想购买版权,请开个价吧。”
林枫愕然。他从来没想到短片还能卖版权。
一直以来,他拍这部短片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响名气,积累资历,以后找人投资电影方便些。
“卢修斯先生,这部短片目前还在我手上,请问你能出什么价格。”林枫当然不会主动出价,问题是他也不知道啊。
如果是获奖长片还可以参考后世影片的情况估计个大致价格,但是这短片还是大姑娘上轿,哪知道什么价格。
“额.....这样吧,我出8万美元,全版权。”卢修斯想了一会儿说道。
“奸商”林枫心里默默唾弃道。
经过刚刚的错愕,林枫冷静了下来算了一下。这家伙拿下这部短片,再凑集一些短片或动画短片,以戛纳短片金棕榈的名头出光盘,以欧美那么多电影爱好者和文清,销售几十万份不在话下。
还有分销给各个电视台,不需要多,欧美每个电视台卖个几千美金,在版权保护严格的欧美跟玩一样。
还有改编权,万一以后能卖出改编权那可就是几十上百万的收入了。
也就是现在流媒体没有起来,不然赚得更多。
想通了这点,林枫心里就有底了。
“20万”林枫没有废话,直接报出了价格。
卢修斯立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奸商气质愈加明显。
最后,经过拉扯,大家在15万美金的价格上达成协议,除华国内地及港澳台外的其他地区的全版权归卢修斯所有。
由于短片是挂在青影厂名下,所以需要青影厂配合,也正好有青影厂的员工陪同过来,沟通也方便些。
即使这样签完协议已经是3天后了。
经过几天的发酵,林枫获得戛纳短片金棕榈的消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媒体甚至地方的电视台上,比如广府电台就有报道。
“第五十届戛纳短片金棕榈获得者是北电大一学生—林枫”
“历史上最年轻的戛纳短片金棕榈获得者是华国学生。”
“开创华国短片先河—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