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距离坤宁宫大门七八丈远处,摆放着两张圆桌。
一张圆桌旁坐着朱重八、朱标、朱棣以及担架上的秦王朱樉,还有几个即将力人尚未出封的王爷。
另一张圆桌上,则是太子妃吕氏,朱允炆、朱允熥及其他大小孩子们。
有些孩子甚至比朱允熥年纪还小。
这些当然不是朱标的子嗣,而是朱老板的儿孙。
这位朱老板精力旺盛,堪称工作狂人中的楷模。
每日事务繁忙得令人喘不过气,但生育之事一刻也未停歇。
一位位皇子、公主接连降生,导致现在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情形儿子和女儿竟然比孙子还小,这种状况一点都不奇怪。
起初,朱重八的心情还有些郁闷,可当他看到眼前汇聚了众多儿女,这位老朱家的家长立刻忘记了烦恼,转而心情大好。
“你们看到了吗?多子多福啊!人多就力量大嘛!”
他激动地说道,“我们家以前也不是人丁稀少,只是后来遇到了灾难,几乎把人都摧毁了。
现在条件改善了,你们都要努力添丁进口,让老朱家枝繁叶茂才是正理啊!子孙满堂是多么美好的事!”
说到这里,他又转向已经离婚的朱标、朱樉、朱棣等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几位都加油吧,多生一些孩子。
不用担心养不起,不论生多少,我们都来帮你们养育。
你们几个加起来生的孩子,还不如你父亲我一个人生得多呢,这方面真要努力才行。”
另一桌的太子妃吕氏听到这些话后,脸上有些羞涩地低下头去。
“好好吃饭!宴会才刚开始,酒也没喝多少呢,你就醉了吗?怎么这么口无遮拦,老不修了!”
这时一道呵斥声从远处传来,原来是马皇后听不下去了。
正在滔滔不绝的朱重八听了这句话,回头瞥了马皇后一眼,笑着摆摆手说:“好吧,好吧,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明白就好。”
随即举起酒杯,邀请大家共饮一杯。
……
“月饼!”
“真的是月饼!”
在中秋夜宴过半时,侍者端上了新鲜出炉的月饼。
看见月饼的那一刻,年幼的皇子皇女们禁不住兴奋地大声呼喊。
尽管身为金枝玉叶,可这月饼平日里很难尝到,只有八月十五这天,宫里才会制作一次,因此此刻见到便格外激动。
朱重八拿过两块,自己吃了一块,另外一块递给了马皇后。
至于朱标,则端起剩下的那大盘月饼,挨个分发给在场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每人四块。
分配完弟弟妹妹们后,才递给太子妃吕氏以及朱允炆、朱允熥。
最后他自己才拿起开始享用。
众人尝上这一口,立即觉得香甜无比。
朱棣等人更是感慨徐兴祖的手艺今年堪称巅峰,唯有这月饼真正出色。
随着月饼的到来,这中秋宴的氛围被推向高潮。
看到如此欢闹的场景,又观察到父皇只顾与母亲交谈的间隙,朱棣心思一动,将自己剩下三块月饼偷偷装起来,佯装方便离席。
离开大家视线后,他步伐迅速加快直奔寿宁宫方向……
原本,在听了朱标的劝告之后,朱棣本决定不再今日跑去寿宁宫见二妹宁国公主。
毕竟他也担心会挨父亲责打。
然而,当方才热腾腾的月饼出现,气氛骤然热烈起来时,朱棣心中那股情绪再难抑制。
他思索着:这边大家都在一片欢乐之中,团圆聚会一起品尝美味月饼的同时,自己的二妹却孤单一人留在寿宁宫。
平常独自一人也许还好,但如果是在万家团聚的日子里独处,那种深沉的孤独以及与周围热烈景象强烈的对比,很可能将她内心深处的创伤重新揭出来。
朱棣完全可以想象,此刻那位双腿不能行走的妹妹,极有可能正对着明月默默地落泪。
在这举家同庆的大好时光,她却孤零零地沉浸在悲伤中……
这般情形不宜多虑,一旦深思,朱棣便觉心疼难抑。
他不禁涌起一股为妹妹落泪的冲动。
朱棣心知,此次前往,绝不能如父皇与大哥所言,徒增有容烦忧。
相反,他确信自己的到来只为了让二妹欢悦,让她的寂寥之心感受到温暖,并明白在这样的时刻依然有人牵挂着她。
手中紧握三块月饼,朱棣越发坚定此行的意义。
自幼,二妹便酷爱月饼。
昔日中秋佳节,作为兄长的他们总要为她各自预留至少一块月饼,每次见到她双眼笑力月牙般的欣喜模样,总让朱棣心头一暖。
今年,徐兴祖的手艺更是远超预期,饼香四溢。
朱棣想,将这些月饼带去,必定会让二妹满心欢喜……怀着这样的念头,他的脚步愈发迅捷,从快步变为奔跃,心中只盼早日见得二妹的笑脸。
……
“老四去哪儿了?”
朱标分配完众人手中的月饼后坐定,正品尝几口之时,突然发现朱棣消失不见。
湘王朱柏——年仅十二岁的皇子应道:“回大兄,四哥方才离去,捂腹急行,恐是解手去了。”
听罢,朱标略一点头,未再细究。
毕竟,傍晚时分,自己已严正告诫过老四切勿犯戒,明确了如此行事后果不堪设想。
依照朱棣的性子,断不该冒险再去寿宁宫看望有容才对。
但等待片刻,朱棣依然毫无踪影,朱标的信心也渐渐动摇。
又忍耐一阵,却仍未见朱棣返回,这才按捺不住。
他也捂住腹部,疾步行往远处——老四定是去寿宁宫探望有容了!若非如此,怎可能许久不归?除非意外落入茅房。
可这等情由,他又不敢声张,就怕被父皇知晓。
倘若父皇闻悉老四不听劝诫径直犯险,以其平素对待规诫之严,那必将惩处重重无疑。
于是,他效仿老四借故离开。
还未分封王府的湘王朱柏目睹这一切:先是四哥的位置空悬,转眼大哥亦疾步而去,不禁茫然若失。
两兄的操作使他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
半晌之后,他将手中月饼放下,似乎已洞悉其中缘由。
他猜测十之八九是御厨徐兴祖制作的月饼出了纰漏,致使四位兄长相继肠胃不适跑去如厕。
恰在这当口,一声清脆的话语响起,“十二哥,你这是不愿吃这月饼了?”
说这话的是十三皇子豫王朱桂,不过七八岁的光景。
这孩子的脸颊上还沾着刚吃完自己月饼留下的碎屑,显然早已将其一扫而光。
只见话音未落,朱桂的小手已经麻利地抓走朱柏搁下的月饼,并理直气壮道,“月饼若是剩下怪浪费的,我代十二哥吃了吧!”
朱柏乍然反应过来,慌忙伸手欲抢回。
倒不是惜食,而是担心这月饼真有问题,朱桂吃了恐惹祸端于身。
奈何小豫王错会其意,机灵地躲开十二哥伸来的手。
随即将手中这三块月饼都迅速咬了一口,接着得意扬扬躲到一边享用起所谓的“战利品”
,边吃还边嘟囔,“十二哥真是小气,弟弟吃了你两块不吃的好月饼你还抢。”
湘王朱柏目睹眼前的场景,终究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没有点破吃月饼可能会闹肚子的风险,怕打扰了众人的愉快心情。
太子妃吕氏只品尝了一块月饼,随后将三块分配出去:一块递给自己的儿子朱允炆,另外两块给了年纪更小的朱允熥。
在旁人面前,吕氏总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良好的风范,这也是她在原太子妃常氏过世后得以接任太子妃的重要原因。
带着宠溺的微笑,她凝视着朱允炆和朱允
她明白,经过这件事,允炆皇太孙的地位愈发稳固了。
只要自己把握得好,照这样发展下去,朱允熥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撼动允炆的地位。
朱重八抱了孙子好一阵子,这才放下他们,轻轻揉了揉两人的脑袋,让他们去玩儿。
看着朱允炆拉着略微胆怯的朱允熥离去的背影,朱重八的眼中满是喜悦。
允炆这孩子将来若是做了皇帝,定不会差!
韩力提到的永乐大帝,应该指的就是他吧……
然而就在这一时刻,真正的永乐大帝怀着悲沉的心境来到了寿宁宫。
寿宁宫内烛火摇曳,橘黄的光芒将屋子映照得格外温馨。
此刻,韩力与宁国公主的晚餐已然结束。
实际上,准确地说是韩力一个人结束了用餐。
因为这顿饭几乎全是韩力在吃,而宁国公主呢?——她为了证明自己真的只是喜欢喝汤,而非因为紧张才一味低头喝面前那碗汤,一口气喝完了一大碗之后,又接着饮用了小半碗乌鸡汤。
对她这种吃饭只以喝汤为主的人来说,顶多算吃了半个饭,实在不能算完整的一顿。
确认宁国公主用完餐后,韩力唤来小荷,将未吃完的食物撤下。
随后整理桌面,换上几盘精致瓜果,正式进入“吃月饼”
环节。
系统给予的月饼尺寸太大,一个人一份根本无法完成。
于是韩力找来刀具和碟子,决定将它们切分。
五仁馅和蛋黄馅各挑一个,切力八份均摊于碟子之中。
当韩力准备动手切割时,一旁的朱有容与小荷却露出几分不舍,她们觉得这些月饼造型精致宛如艺术品,如此破坏实在可惜。
“无妨,再精美的东西也得拿来享用才有价值,若因太过美观反而不去吃,等其腐坏那就更不值得了。”
韩力笑着宽慰几句,随即动手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