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那条短信,我心里有点发慌。但海外市场的事儿刻不容缓,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公司,跟林悦萱、赵虎接着商量后续计划。
我边看文件边说:“海外分公司建好了,可市场推广还得加把劲。”
林悦萱点头:“没错,各国文化差异大,推广方案得因地制宜。”
赵虎挠挠头,犯难地说:“这文化差异咋处理啊,咱哪知道人家喜好。”
我笑了笑:“有系统呢,不是问题。系统里有各国文化资料,我好好研究下。”
可真操作起来,文化差异带来的难题比想象中多。和一个欧洲国家客户合作时,我们精心准备的宣传方案,对方反应冷淡。
林悦萱着急道:“这是结合系统知识设计的,咋会不行呢?”
我皱起眉头,又看系统资料:“可能细节没把握好,欧洲人重隐私和传统,方案或许触了忌讳。”
为重新制定方案,我日夜钻研该国文化习俗。这时候,新麻烦来了。当地一家小公司联合几个商户,说我们产品不符合当地消费习惯,让我们退出市场。
赵虎气得一拍桌子:“这不是无理取闹嘛!”
我深吸一口气:“别急,他们提出来了,咱去沟通。”
到了对方公司,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趾高气扬地看着我:“你们外来企业,不懂规矩,趁早离开。”
我微笑回应:“我们尊重贵国文化规矩,也一直在努力适应。产品若有不足,您指出来,我们改。”
那男人冷哼一声:“你们产品太新奇,消费者接受不了。”
我心里清楚这是借口,他们想排挤我们:“产品在很多地方受欢迎,我们也在根据当地需求调整。相信迟早会被认可。”
一番周旋,对方没让步。回到公司,林悦萱担忧地说:“这样下去不行,他们一直捣乱,市场推广受影响。”
我想了想:“光沟通解决不了,得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快产品本土化改进,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产品优势和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正忙着应对文化差异难题,政策限制又成了新阻碍。当地出台新政策,对进口商品资质审核更严。
赵虎无奈地说:“这政策一出,产品进市场更难了。”
我研究政策内容:“虽难但有办法。系统里有国际贸易政策知识,按要求完善产品资质就行。”
为满足政策要求,投入人力财力更多了。林悦萱心疼成本:“这样利润少好多。”
我安慰她:“前期投入大,但站稳海外市场,付出都值得。”
处理政策问题时,合作伙伴也出状况了。一家原本合作不错的当地公司,突然要修改合作条款,增加分成比例。
赵虎气愤不已:“他们这是趁火打劫!”
我约见对方负责人,是个年轻帅气但眼神狡黠的男人。我开门见山:“贵方改条款,得有合理理由吧。”
那男人耸耸肩:“市场竞争激烈,我们风险大,想多分点。”
我冷笑一声:“合作协议签好了,我们一直遵守。随意改条款,我们只能重新考虑合作关系。”
那男人没想到我这么强硬,脸色有点难看:“梁先生,别这么绝情,各让一步不行吗?”
我坚定地说:“给贵方优惠政策可以,但改分成比例没门。不愿合作,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最终,对方权衡后没再坚持,但合作氛围变紧张了。
林悦萱疲惫地说:“麻烦一个接一个,啥时候是个头啊。”
我拍拍她肩膀:“别灰心,克服不少困难了,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坚持下去,肯定能打开新局面。”
为缓解压力,我决定去海外分公司视察。一下飞机,就感受到异国他乡的不同氛围。走在街道上,看着陌生建筑和人群,我更坚定要扎根这儿的决心。
到了分公司,员工很热情,但能看出他们疲惫。我给大家打气:“大家辛苦啦,公司有困难,但一定能解决。”
和员工交流,我了解到更多实际问题。比如当地营销渠道和国内不同,宣传效果不好。
一个员工说:“这边靠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推广,线上广告效果差。”
我点点头:“得调整营销策略。系统里有各国营销模式知识,借鉴适合这儿的方法。”
接下来,我带员工重新制定营销方案。用当地热门社交媒体平台办互动活动,线下举办产品展示会,邀请当地名人。
可活动不顺利。一场大型展示会上,人来了不少,但真正对产品感兴趣询问的没几个。
林悦萱沮丧地说:“准备挺充分,咋这样呢。”
我观察现场,觉得展示方式可能不对:“换种更直观、有吸引力的方式,突出产品特点优势。”
回去后,我们调整展示方案,实物演示和视频讲解结合。精心准备后,又办了场展示会。
我站在展示台介绍产品,大家注意力被吸引。演示进行中,现场气氛热烈起来,很多人主动询问产品信息。
赵虎兴奋地说:“这次调整管用了!”
看到大家认可产品,我松了口气。但我知道,这只是一小步,开拓海外市场路还长。
市场推广刚有起色,新问题又来了。当地一家环保组织指责我们产品有环境污染问题。
林悦萱气得满脸通红:“这完全是无中生有!”
我冷静下来:“别慌,先弄清楚他们指责的依据。”
调查发现,是竞争对手买通环保组织抹黑我们。我决定正面回应。
我开了新闻发布会,拿出产品环保检测报告:“产品严格符合环保标准,所谓污染问题是恶意造谣,我们会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会后,舆论转向我们,竞争对手阴谋被揭穿,声誉逐渐恢复。
赵虎兴奋欢呼:“这仗打得漂亮!”
虽说暂时解决了环保风波,但我明白,未来挑战更多。海外市场像未知海洋,我们这小船在波涛中前行,随时可能遇风浪。
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想未来发展战略。突然,手机收到条神秘链接。我犹豫了下,还是点开了。
链接里是公司负面报道和模糊照片,暗示我们有不正当商业行为。
我的心一紧,不知道谁在背后搞鬼。但我不能被干扰打倒,我握紧拳头,发誓要带领公司在海外市场闯出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