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将军府的一处静谧书房内,王小天坐在书桌后,目光专注地看着手中的报告。这份报告是李虎在欧洲考察各国军舰性能后呈上来的,对王小天建造船坞和订购军舰的计划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虎在欧洲各国辗转考察,深入研究了不同国家的军舰性能和技术水平。他深知王小天对于提升护国军海军实力的期望,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力求将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带回。
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各国军舰的现状。就目前而言,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军舰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英国的军舰技术堪称一流。其军舰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无论是舰体的结构强度,还是火炮的威力与精准度,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英国的造船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成熟的生产工艺,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建造各类军舰。而且,英国海军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其军舰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可靠性极高。
法国的军舰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法国在军舰设计上独具匠心,注重创新和科技的应用。他们的军舰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舰船的动力系统和导航设备。然而,与英国相比,法国在海军实力和造船规模上稍显逊色。
德国的海军发展虽然迅速,但他们的海上力量相对不足。德国目前更多地是将资源集中在陆军的发展上,海军的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导致德国的舰船产量有限,自己都不够用,难以满足大规模建造和出口的需求。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李虎在报告中建议王小天与英国合作建造船坞,并在英国订购军舰。
王小天反复研读着报告,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深知这一决策关系到护国军未来的发展,必须慎之又慎。
经过深思熟虑,王小天最终决定采纳李虎的建议,与英国人商量建造船坞的事情,并在英国订购军舰。
他立刻召集了身边的亲信将领和谋士,商讨具体的行动计划。
“诸位,李虎在欧洲的考察结果我们已经清楚,英国在军舰制造方面确实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决定与英国合作建造船坞,并订购军舰,这对于提升我们护国军的海军实力意义重大。”王小天环视着众人,目光坚定。
一位将领站出来说道:“司令,与英国合作固然是好事,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是涉及到军事装备和海军发展的重要事项,我们必须确保合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另一位谋士也附和道:“司令,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资金的问题。建造船坞和订购军舰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王小天微微点头,说道:“大家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要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我们的要求。但资金不是问题。”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各项工作。
王小天亲自修书一封给英国方面,详细阐述了合作的意向和需求。信中表达了他对英国军舰制造技术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不久之后,英国方面回信表示愿意与王小天合作,并安排了专门的代表团前来洽谈具体事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小天与英国代表团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商讨。双方就船坞的设计方案、建造时间、军舰的型号和数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协商。
王小天始终坚持护国军的利益至上,在合作中争取到了最有利的条件。他要求英国方面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船坞的建造质量和军舰的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同时,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王小天还制定了详细的财务计划,对每一笔开支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在吉林将军府的作战会议室里,王小天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紧紧盯着大连的位置,神情严肃而坚定。
“诸位,我们的船坞将建造在大连。”王小天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将领们听闻这个消息,不禁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司令,大连距离沙俄在旅顺的军港如此之近,几乎可以说是鸡犬相闻,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一位将领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王小天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我也知道这个决定存在风险,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护国军的发展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作为支撑,而建造船坞是发展海军的关键一步。目前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大连是最合适的地方。”
另一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可是沙俄一直对我们的行动虎视眈眈,他们在旅顺的军港实力不容小觑。如果他们对我们的船坞发动攻击,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小天目光坚定地看着地图上的旅顺和大连,缓缓说道:“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会严密观察沙俄的军舰动向,一旦他们有任何不利于我们船坞的举动,我将毫不犹豫地出动飞机和地面部队,夺取旅顺。沙俄在东北已经没有多少立足之地了,旅顺是他们在东北最后的一块根据地,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我们也不能让他们轻易破坏我们的计划。”
将领们听了王小天的话,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也明白此时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全力支持王小天的决定。
于是,建造船坞的工程在大连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王小天亲自监督工程的进展,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在建造船坞的同时,王小天也没有放松对沙俄的警惕。他派遣了大量的侦察人员和情报人员,密切关注着沙俄在旅顺军港的一举一动。
沙俄方面很快察觉到了王小天在大连建造船坞的计划,他们对此感到十分震惊和不安。
“这个王小天,居然把船坞建在了大连,这简直是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搞动作。”沙俄将领愤怒地说道。
沙俄谋士则在一旁分析道:“将军,王小天此举无疑是想增强自己的海军实力,对我们形成威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要采取行动。”
沙俄将领微微点头,说道:“嗯,我们要加强旅顺军港的防御,同时密切关注王小天的动向。如果有机会,我们就对他的大连船坞发动攻击。”
然而,王小天早有防备。他在大连周边布置了严密的防御体系,不仅有坚固的炮台和防线,还有大量的飞机和地面部队随时待命。
在紧张的气氛中,船坞的建造工作顺利进行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船坞的轮廓逐渐清晰。
沙俄终于忍不住了,他们决定对大连的船坞发动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一天清晨,沙俄的舰队悄悄驶向大连。他们以为自己的行动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王小天的侦察人员早已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司令,沙俄舰队正向大连驶来,预计将在两小时后到达。”一名侦察员紧急向王小天报告。
王小天听到这个消息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来得正好,我等他们已经很久了。”他迅速下达命令:“各部队注意,做好战斗准备。飞机升空,地面部队进入阵地。”
当沙俄舰队出现在大连海域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王小天的军队早已严阵以待。
准备试探护国军虚实的沙俄军舰队,气势汹汹地开到了大连海域。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刚刚抵达这片海域,他们便陷入了极度惊恐之中。因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只要自己胆敢贸然开火,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来自护国军全方位、无死角的猛烈打击。
抬头望去,只见上空有大批飞机正在盘旋,仿佛一群凶猛的猎鹰,时刻准备俯冲而下,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再看那陆地之上,一个个炮口正森然对准着海面,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而海面上,护国军的军舰更是严阵以待,舰炮高昂,威风凛凛。面对如此强大的阵势,沙俄军舰队顿时心生怯意。
更糟糕的是,他们得知自己的后方基地——旅顺港口竟然也已经被护国军重重包围!此时的沙俄舰队已然进退维谷,无奈之下,只得像斗败的公鸡一般,灰头土脸地退回旅顺港口。
其实,这些沙俄士兵心里都很清楚,他们之所以此刻还能够安然无恙地待在旅顺,并不是因为护国军实力不济或者心存怜悯,而是完全仰仗着那位名叫王小天的将领并不想轻易对他们动手。否则,以护国军目前所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要将他们一举歼灭简直易如反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连的船坞逐渐建成,一艘艘先进的军舰驶入船坞,护国军的海军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王小天站在船坞前,望着那一艘艘威武的军舰,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是护国军走向强大的重要一步,也是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的坚实保障。
而沙俄和日本等国,看着护国军的海军实力日益壮大,心中充满了忧虑。他们开始联合起来,谋划着新的阴谋,试图遏制护国军的发展。
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