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还需从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层面持续发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与职业院校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更多与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新兴技术交叉融合相关的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使他们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企业应与院校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奖学金、实习基地,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还可定期举办高端人才论坛和技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前沿技术与行业经验,拓宽人才视野,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思维的碰撞。
在国际合作领域,我国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海洋开发项目,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联合研发、生产制造等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政府也应发挥引导作用,加强与各国在海洋领域的政策沟通与协调,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国际海洋经济合作规则。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我国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国际标准,增强我国在全球海洋产业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此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海洋科技合作计划,共同开展海洋资源勘探、深海装备研发等重大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迈向更高发展台阶,为全球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此外,还需大力加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搭建完善的产业数字化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整合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数据,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高效协同。在研发设计阶段,借助数字化模拟技术,对新产品的性能、结构进行虚拟测试与优化,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生产制造环节,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与质量,运用智能排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销售服务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精准推送产品与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并利用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为客户提供及时的售后技术支持,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产业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文化,通过举办海洋装备文化节、工业旅游等活动,向公众普及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知识,展示产业发展成果,提升产业的社会认知度与美誉度。在企业内部,培育创新、协作、严谨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激励员工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同时,挖掘产业背后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讲好产业故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其中,形成独特的产业文化软实力,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在新时代浪潮中不断塑造产业发展的独特魅力与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