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让我找到了吧!”
藏的够深的呀!
聋老太太的屋里摆设很简单,一进门就是两张太师椅,一张八仙桌,几张圆凳。
左手边一张睡觉的双人床,门后边摆着一个木头做的洗脚架子。
最里面靠近东墙的边上是一张实木梳妆台,紧挨着两个红堂柜。
东西就在这其中一个堂柜里面。
堂柜就是两个落地式的储物柜,大概六七十公分高,每个一米五左右的长度。
上开盖设计。
就是一个可拆卸的木头板子,用的时候掀开上边的木板盖,可以从堂柜里面拿东西。
不用的时候盖上木板,就是一个平面,平时不打开的时候,可以当坐凳用。
堂柜里面放的是一些聋老太太换季的衣服什么的。
这里面有玄机。
从外边看,两个堂柜都是高七十公分,但是从里面看,有一个里面的内部高度只有不到六十公分的高度。
底部有夹层!
夹层里面铺着一层稻草秸秆,估计是为了防止里面的东西晃动发出声音。
藏的这么深,东西自然了不得。
满满一层的袁大头!
何雨弦数了一下,整整三百一十七枚大洋。
当然,数完后,又原封不动的放了回去,只是把夹层里面的一个扁平铁匣子收进了小世界内。
一切神不知鬼不觉,即便聋老太太当面,也未曾发觉出任何异常。
还在那吧唧吧唧吃的正香的,殊不知家已经被偷了。
何雨弦的小世界随着他不断灵活运用,已经可以做到随意的将周身一米内的任何事物收进去小世界去。
刚才银元就是先收进小世界,在里面数了一遍后,又原封不动的放回去的。
不然当人家面数,也太猖狂了,不得把老太太气死。
但有一点何雨弦不得不吐槽一下,老太太也是,存这么多银元干啥,你存大黄鱼呀,那个收藏价值高,还容易储藏。
三百多枚大洋换成金条,顶天就两根,藏哪不能藏,随便找个犄角旮旯一塞就行。
别管值多少钱,在何雨弦眼里都是浮云,不稀罕。
他更在意的是那个铁匣子,藏这么严实,里面的东西肯定很重要!
何雨弦已经在心神控制下,将铁匣子在小世界内打开,里面是一些信封和照片。
这不像大洋,只要在小世界内过一遍,自有规则意识告知他数量是多少。
信上的内容,小世界意识还没那么智能,可以直接读取念给他听。
此时,何雨弦心里如猫抓了一样,痒痒的不行。
好奇,太好奇了!
恨不得当场拿出来看……
“老太太,吃饱了没?不够我再去给您端点。”
老太太也是能吃,一碗小米粥加一个鸡蛋一个二合面馒头,就小咸菜剩下了一些,其余吃了个精光。
看得出来,跟着易中海,是真没吃过啥好的呀。
当然,吃的不好,也不能怪易中海,这时候大家都吃这些。
不外是棒子糊糊,窝窝头,偶尔下个面条,都算是改善生活了。
从老太太身上的穿着就可以看出,洗的干干净净的,也没多大的老人味。
这证明人一大妈人平时照顾的不差。
吃的不好,那得看跟谁比。
跟着一大爷每天吃的是家常便饭,跟何雨柱吃,也是吃家常便饭。
只不过何家的家常便饭中,食材更新鲜,有“灵气”!
小世界内的食材含有长寿因子,越是岁数大,越是效果突出。
这是一种身体发自本能的渴望,谁不想活的更久一些呢。
所以老太太才会吃的这么香。
“嘿嘿,够啦,够啦……我老太婆吃的不多,今天吃的算最多的啦。”
聋老太太别看现在脸上笑嘻嘻的,实在心里悔的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何家小子做饭这么好吃,当初说什么也不能让何大清走啊!
也怪何大清心野,养不熟,这才选择了易中海做养老人选。
不过现在改还来得及,柱子这孩子心眼实诚,没他爹那么多心眼子,谁对他好,他就对谁掏心窝子。
跟着他,指定差不了!
眼前的这个何家二小子人也不赖。
虽然看着鬼精鬼精的,但聋老太活了半辈子,什么人没见过,这孩子心也不差。
吃人嘴软,当着何雨弦的面,聋老太太就开始夸了起来。
“小弦子呀,你这孩子老太太我看着长大的,打小就聪明……”
何雨弦此时满肚子好奇,哪有闲心和老太太掰扯这些没用的。
“老太太,您吃饱了,我可就先回去吃饭了,不然上学迟到了。”
撂下一句话后,何雨弦拿起桌上的空碗,拔腿就跑。
出了门,仍不忘嘱咐的喊道:“老太太,咸菜留着给您下饭,中午我哥在厂子食堂做饭回不来,您自己给儿凑合着做点,要不就去一大爷家吃……”
聋老太太现在也不过六十岁左右,这个年纪正是闯的年纪。
在农村,六十岁正是干活的一把手,经验,有技巧,还有力气,可不就是大手么!
按理说聋老太太腿脚健全,生活也能自理,平时自己做个饭,洗个衣服,不挺正常的嘛。
但这人呀,一旦享受起来,进入舒适圈,再想让她去过那事事俱为的“苦日子”,怕是不好说呀。
……
何雨弦这小子心眼确实不少,刚才他说回家吃饭,那不过只是个借口。
实则他是先吃了饭,才去送饭的。
非亲非故的,自己不吃,先给别人送吃饭,那不是傻冒烟了么!
这事也就傻柱干得出来!
之所以这么说,不外是给聋老太留个好印象。
说好话又不上税,那不是张嘴就来么。
且学着去吧!
何雨弦一路小跑回到家里,放下碗筷后,就开始坐在椅子上发呆,实则心神已经沉浸在小世界中。
【民国三十二年冬月廿一日
儿明德谨禀
母亲大人膝下:
见字如晤,
此处省略八百个字……
肃此奉禀,顺颂
时祺
儿敬上
民国三十二年冬月廿一日
于太行山麓野战医院】
这是一封家书,从聋老太太家里藏起来的那个铁匣子里面的其中一份。
何雨弦大概看了一些,基本已经捋清楚聋老太太的身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