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竹篮订单的确定,青山村的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竹篮编织中。林海阳每天穿梭在村民家中,帮忙协调各种事务,确保竹篮的质量和交货进度。
这天,林海阳忙完村里的事,准备去城里给杂货店送第一批竹篮。他开着那辆有些破旧的小货车,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向城里。
在交货的杂货店门口,林海阳正忙着卸货,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海阳学长?真的是你!”
林海阳转过身,只见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站在身后,正是他的学妹方子敬。方子敬穿着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长发飘飘,脸上洋溢着惊喜的笑容。
“子敬?你怎么在这儿?”林海阳又惊又喜。
方子敬笑着说:“这是我朋友开的店呀,我今天过来找她玩,没想到碰到你了。学长,你怎么在这儿卸货呀?”
林海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把自己毕业后回村当村官,以及带领村民编织竹篮销售的事情说了一遍。
方子敬听后,眼中满是钦佩:“学长,你太厉害了!居然能想到带领村民做这个,还打开了销路。”
林海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被逼出来的,就想为村里做点实事,让大家生活好起来。”
这时,方子敬的朋友从店里走了出来,和林海阳打了招呼后,方子敬对她说:“晓敏,海阳学长他们村编的竹篮质量可好了,你多进点货呀。”
晓敏笑着点头:“看出来了,海阳刚才给我介绍过,确实不错。”
林海阳感激地看向方子敬,“子敬,谢谢你啊。对了,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方子敬说:“我刚从国外交流学习回来不久,在一家策划公司实习呢,主要做一些项目策划和推广。”
林海阳眼睛一亮:“策划推广?那太好了,子敬,我正愁这竹篮的销路拓展问题呢,你能不能给我出出主意?”
方子敬欣然答应:“当然可以呀,学长。我觉得你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现在电商很火的,通过直播带货或者在一些购物平台上开店,能让更多人知道你们村的竹篮。”
林海阳有些犹豫:“子敬,可是我们村的村民大多都不太懂网络这些东西,操作起来会不会很困难?”
方子敬想了想,说:“这确实是个问题。要不这样,我先帮你们做一个详细的推广方案,前期的一些操作我可以帮忙,等教会你们村里年轻人后,再让他们接手。”
林海阳大喜过望:“那真是太好了,子敬,太感谢你了。这可帮了我们大忙。”
方子敬笑着摆摆手:“学长,跟我还客气啥呀。对了,我想去你们村里看看,实地了解一下竹篮的编织过程,这样方案能做得更完善。”
林海阳连忙点头:“好啊,欢迎欢迎。正好让你看看我们青山村的风光。”
两人约好了时间,林海阳送完货后,满心欢喜地回到了村里。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支书李大爷。
“李大爷,我今天碰到我学妹了,她在策划公司上班,愿意帮咱们做竹篮的推广方案,还打算来村里看看呢。”林海阳兴奋地说。
李大爷高兴地说:“海阳啊,你这认识的人可真给力。有了专业的人帮忙,咱这竹篮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第二天,方子敬如约来到了青山村。林海阳带着她在村里四处参观,先去了竹篮编织的集中点。
“哇,学长,乡亲们编得好认真呀,而且手艺都好精湛。”方子敬看着忙碌的村民们,赞叹道。
张大伯听到声音,抬起头笑着说:“姑娘,这都是海阳这娃的主意,让我们有了增收的法子。”
方子敬走到张大伯身边,问道:“大伯,编一个竹篮大概要多久呀?”
张大伯回答:“熟练的话,两三个小时就能编好一个。”
方子敬一边看,一边拿出小本子记录着。随后,林海阳又带她去看了村里的竹林,介绍竹子的来源。
回到村委会,方子敬开始和林海阳以及几个村民代表讨论推广方案。
“大家看,我们可以先拍一些竹篮编织过程的视频,突出纯手工制作和天然材料的特点。然后在直播的时候,让乡亲们亲自展示编织技巧,这样更能吸引顾客。”方子敬指着画好的草图说道。
一个村民代表有些担心:“姑娘,直播是啥呀?我们能学会吗?”
方子敬耐心解释:“直播就是通过手机,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看到咱们。不难的,我会教大家。而且前期可以让村里的年轻人先上手,慢慢大家就都会了。”
林海阳在一旁点头:“大家别担心,子敬很专业,跟着学肯定没问题。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能让咱村的竹篮卖得更远。”
在方子敬的讲解下,大家逐渐对网络推广有了一些了解,也对未来的竹篮销售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