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龚建华主任安排的几位材料专家就抵达了高阳县。林海阳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让他们入住格兰云天大酒店,以尽地主之谊。
第二天一大早,林海阳就安排专人把这几位材料专家接到了青山村的竹业加工厂。一到地方,专家们就立刻投入工作,对竹子的品质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他们有的拿着专业仪器测量竹子的各项数据,有的在显微镜下观察竹子的纤维结构,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专家们一致得出结论:这种竹子非常适合用来制作竹纤维。一位头发花白的专家兴奋地说道:“小林镇长啊,你们镇的这种竹子,无论是从强度还是韧性上看,都是做竹纤维的上等材料。要是能在这方面好好下功夫,那竹业产业的档次可就不是提升一点半点啊!以后就不只是局限于单纯的竹制品加工和竹笋食品加工了。”
林海阳听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本身就了解竹纤维的广阔前景,竹纤维作为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天然纤维,在纺织、服装、医疗卫生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用竹纤维制成的衣物,不仅透气性好,而且抗菌防臭,特别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除此之外,竹纤维还能用来制作各种家居用品,像床单、毛巾之类的,能给家居生活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这要是真能把竹纤维产业发展起来,那对青山村乃至整个河东镇的经济发展,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然而,就在林海阳一心扑在竹业发展工作上的时候,市里突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县委书记赖春萍调离高阳,让他到省里担任省农业厅副厅长,而高阳县委书记一职暂时空缺。在众多可能接任的人选中,陈绍勇县长的呼声较高。这官场的风云变幻可真是让人猝不及防,这一调整瞬间在高阳县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对于林海阳来说,这个变动给他的工作带来了诸多麻烦。陈绍勇县长一直对林海阳不太看好,觉得他为人处世不够圆滑,而且平时极少主动向自己汇报工作。再加上林海阳之前和赖春萍书记走得比较近,陈县长就主观地认为他是赖书记的嫡系人马,所以心里难免带着偏见。
这天,林海阳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心里不禁有些担忧。他知道,接下来的工作恐怕不会那么顺利了。思索再三,他决定还是得主动去和陈绍勇县长沟通沟通,不管怎么样,工作还是要继续推进的。
于是,林海阳来到了县政府陈绍勇县长的办公室。他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进来”,便推门走了进去。
“陈县长,您好。我是河东镇的林海阳。”林海阳礼貌地说道。
陈绍勇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哦,是小林啊,有什么事?”
林海阳深吸一口气,说道:“陈县长,我来是想跟您汇报一下我们河东镇最近的工作情况。您也知道,之前我们和苏江大学材料系的龚建华主任联系过,他们派了专家来考察我们镇的竹子,经过分析,发现这种竹子特别适合做竹纤维,我们正打算在这方面大力发展竹业产业呢。”
陈绍勇皱了皱眉头,靠在椅背上,缓缓说道:“小林啊,想法是好的,但是你做工作呢,不能只埋头苦干,也要学会变通。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林海阳赶忙说道:“陈县长,我明白。但这个项目对我们河东镇的发展真的很重要,不仅能带动村里的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还能提升整个镇的产业水平。我想听听您的意见,看看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陈绍勇看了他一眼,说:“既然你都已经和高校联系好了,那就先按你的想法做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你可得负责。”
林海阳连忙点头:“陈县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把这个项目做好。有什么问题,我也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从陈绍勇的办公室出来,林海阳心里清楚,接下来的路会很艰难,但他也没有退缩的打算。回到镇里后,他立刻召集李牧书记和镇里的其他干部开会,商量应对措施。
“李书记,陈县长那边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态度也不太积极。咱们得想想办法,把这个竹纤维项目顺利推进下去。”林海阳说道。
李牧书记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小林啊,既然陈县长有顾虑,咱们就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提前想好应对方案。另外,咱们也多和其他部门沟通沟通,争取得到更多支持。”
其他干部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决定一步一个脚印,把竹纤维项目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整个高阳县因为县委书记的调离和可能的人事变动,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氛围之中。各个部门、各个乡镇都在关注着这件事,大家都在猜测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林海阳和河东镇的干部们,在这股暗流涌动中,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们知道,只有把工作做好,才能真正为镇里的百姓谋福利,也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站稳脚跟。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一边要应对县里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一边要全身心投入到竹纤维项目的筹备工作中,挑战重重,但他们都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一心只为了河东镇的未来努力拼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