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三人离开清平镇后,一路跋山涉水,终于在黄昏时分来到了一个坐落在广袤平原上的宁静小村庄——翠竹村。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给这片宁静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村庄四周环绕着翠绿的竹林,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村子里的房屋大多是砖瓦结构,排列得井然有序,炊烟袅袅,鸡犬相闻,透着一股浓浓的田园气息。
师徒三人沿着村中的小道缓缓前行,正寻思着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之处时,迎面走来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农。老农身穿粗布衣衫,头戴斗笠,手里拿着几件农具,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他看到师徒三人风尘仆仆,便停下脚步,主动上前搭话。
“几位看着面生,是外乡人吧?”老农声音和蔼,带着几分好奇。
一先生上前一步,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老人家,我们师徒三人途经此地,天色已晚,想找个地方借宿一晚,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老农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这有何难?我家就在前面不远,几位若不嫌弃,不妨到寒舍小住一晚。”
师徒三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致谢。老农姓李,名叫李大山,是村里的长者,为人热情好客。他带着师徒三人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座小院前。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树下摆放着几张竹椅,透着一股宁静与祥和。
李大山将师徒三人迎进屋内,他的妻子李大娘早已准备好了热茶和点心。师徒三人坐下后,李大娘热情地招呼他们吃喝。席间,李大山与师徒三人聊起了村里的近况。
“几位有所不知,最近我们村子里发生了一些怪事。”李大山皱着眉头,语气中透着一丝忧虑,“村子里养的狗不知为何变得异常凶猛,见人就咬,甚至有些狗开始攻击自己的主人。”
李大娘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还有更奇怪的。村子里有一只狗已经活了很久,远远超过了正常狗的寿命。那只狗体型巨大,眼神中透着一股邪气,村里人都说它已经成妖了。”
一先生闻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问道:“这只狗平时都在哪里活动?可有什么规律?”
李大山摇了摇头:“那只狗白天很少出来,但一到晚上,村里就会听到它的嚎叫声,让人毛骨悚然。它似乎在村子里的某个地方徘徊,但具体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
为了查明真相,一先生决定在夜晚亲自探查。他让有才和小宝留在李大山家中,自己则带上法器,悄悄走出院子。夜幕降临,村庄被夜色笼罩,月光洒在地面上,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
一先生沿着村中的小路缓缓前行,耳边不时传来几声犬吠,更增添了几分诡异的气氛。突然,他听到一阵低沉的咆哮声,声音低沉而凶狠,仿佛来自地狱的召唤。他循声而去,发现村子的空地上聚集着一群狗。
这些狗体型巨大,毛发蓬乱,眼神中透着一股凶光。它们围成一个圈,似乎在守护着什么东西。一先生隐藏在暗处,仔细观察着狗群。他发现,这些狗的中间有一只体型更大的狗,它浑身散发着诡异的气息,与其他狗截然不同。
这只狗就是李大山提到的那只长寿的狗,它已经成妖,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和智慧。狗妖似乎察觉到了 一先生的存在,它抬起头,看向他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挑衅和不屑。
一先生迅速从布袋中取出符纸,口中念动咒语:“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他将符纸贴在自己胸前,双手结印,瞬间,一道淡金色的光芒从他体内散发出来,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将他笼罩其中。
面对扑来的狗群,一先生不慌不忙,他双手快速结印,随着咒语声,他手中的桃木剑发出耀眼的光芒,剑尖指向狗群,一道道金光激射而出,将靠近的狗群击退。
在施展道术的同时,一先生仔细观察着狗妖的动作。他发现,狗妖虽然凶猛,但它的眼睛和心脏仍然是弱点。一先生决定先集中力量对付狗妖。他从布袋中取出一张破妖符,口中念动破妖咒,他将破妖符贴在桃木剑上,然后猛地刺向狗妖。
破妖符接触到狗妖的身体,发出“滋滋”的声音,冒出一阵白烟。狗妖痛苦地嘶吼着,动作也迟缓下来。一先生看准时机,施展道术,念动咒语,将其他狗全部驱散。然后,他集中精力,与狗妖展开最后的决战。
他看准狗妖的破绽,猛地跃起,将桃木剑刺向狗妖的心脏。狗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倒地身亡。
狗妖被消灭后,一先生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狗妖的怨气很重,必须彻底净化。他盘腿坐下,双手结印,念动净心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随着咒语声,一道柔和的光芒从他手中散发出来,将狗妖的尸体笼罩其中。
在净心咒的作用下,狗妖的怨气被彻底净化,翠竹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村民们得知狗妖被消灭,纷纷对一先生表示感谢。他们拿出食物和钱财相谢,但一先生却分文不取。
次日清晨,师徒三人告别了李大山夫妇,继续他们的旅程。李大山夫妇站在村口,目送着师徒三人远去,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希望他们一路平安。”李大娘轻声说道。
“是啊,希望他们平安。”李大山点了点头,目送着师徒三人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晨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