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丘将瓷瓶贴身收好,沿着苏青璃消失的方向走了两步,突然听见西湖水面传来细碎的冰裂声。他驻足望去,只见湖心亭倒影处的青铜宫殿若隐若现,门楣\"龙宫\"二字泛起幽蓝波纹。
\"叮铃——\"清脆的铃铛声从柳荫深处传来,吴必丘循声望去,却见青石小径上走来个十二三岁的红衣小姑娘。她梳着双丫髻,腰间系着铜铃,手里提着竹篮,篮中盛满沾着露水的栀子花。
\"大哥哥,要买花吗?\"小姑娘眨着杏眼凑近,吴必丘正要摇头,第三只眼突然刺痛。视野中,小姑娘的篮中竟盛开着九十九朵白玉兰花,每朵花蕊中都蜷缩着半透明的诗句,细看竟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这花...\"吴必丘话音未落,红衣小姑娘突然化作青烟消散,原地只剩下一张泛黄的书签,上书\"西湖诗魂\"四字,背面画着雷峰塔与断桥的剪影。
夜风骤起,湖心亭的倒影突然变得清晰。吴必丘隐约看见青铜宫门缓缓开启,门内飘出袅袅琴音,似有白衣女子在抚琴低吟。他鬼使神差般踏上石桥,脚下水面突然泛起涟漪,无数诗句如萤火虫般从水中升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些诗句在月光下交织成光幕,吴必丘的第三只眼灼痛难当,视野突然穿透时空——他看见苏轼在湖心亭举杯邀月,看见白居易与友人泛舟赏荷,看见无数文人墨客在西湖畔吟诗作画,他们的身影渐渐与眼前的湖光山色重叠。
\"公子慎入!\"苏青璃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吴必丘回头,正看见她御剑立于半空。月光下,峨眉山的方向升起九道紫色光柱,光柱顶端悬浮着九柄青铜古剑,剑身刻满蝌蚪文。
\"这是蜀山九峰剑阵。\"苏青璃指尖轻点虚空,光幕上的诗句突然汇聚成一道金色长河,\"西湖龙宫与人间诗魂共生,你天眼初开,若强行窥探,恐被诗魂反噬。\"
吴必丘握紧手中书签,突然想起西湖边的传说:每逢月圆之夜,湖中会浮现龙宫幻境,唯有心怀赤诚的诗人才能得见。他抬头望向青铜宫门,门内琴音已化作龙吟,一条半透明的青龙虚影在门内游弋,龙爪中托着枚发光的玉简。
\"这是《水龙吟》的残卷。\"苏青璃轻叹,\"三百年前,大诗人辛弃疾曾在此得见全篇,如今玉简残缺,龙宫以诗魂为饵,引世间才子补全诗篇。\"
话音未落,湖面突然掀起巨浪。吴必丘的第三只眼迸出紫光,残卷玉简上的蝌蚪文竟自动浮现在眼前。他不由自主念出残缺的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龙吟声陡然高昂,青铜宫门轰然洞开。无数诗句化作金色光雨倾泻而下,吴必丘的脑海中浮现辛弃疾策马沙场的画面,那些未完成的诗句如星火燎原,在他心间熊熊燃烧。
\"叮——\"清脆的钟声突然响起,吴必丘猛地睁眼,发现自己仍站在断桥石栏旁。月光如水,西湖平静如镜,唯有掌心残留着淡淡的墨香。
苏青璃不知何时已立于他身侧:\"公子以赤子之心补全《水龙吟》,龙宫赠你半卷诗魂。今后行走江湖,可借诗魂之力御敌。\"她指尖轻点吴必丘眉心,第三只眼泛起柔和的金光。
远处,雷峰塔檐角悬挂的铜铃突然无风自响,吴必丘望向塔顶,隐约看见白蛇的虚影盘踞在飞檐之上,鳞片映着月光,如点点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