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京城那边有消息传过来啦!”只见张大彪一路小跑着赶来,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仿佛那喜悦就要从他的眉梢眼角满溢出来一般,想藏也藏不住。
“哦?究竟是什么样的好消息啊?能让你如此激动?莫不是农民军已然成功攻入了京城,连崇祯皇帝都驾崩归西了?”首领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急匆匆跑来报信的手下,半开玩笑地问道。
“哎呀呀,首领,您可真是料事如神呐!您竟然已经知晓此事了吗?小的原本还担心您尚被蒙在鼓里,所以一收到消息便马不停蹄地前来向您禀报呢!”张大彪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哈哈,本首领不过是随口一猜罢了,快给我讲讲具体是个什么情形。”首领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张大彪继续往下说。
“遵命,首领!”张大彪清了清嗓子,开始将这两个月以来李自成与大明军队之间激烈交战的战况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讲述起来。
原来,早在数月之前,首领天宝便已洞悉李自成的起义军将会在今年对京城发起猛攻,并最终导致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然而,对于这场战争的具体细节和后续发展,天宝却并不十分清楚。此刻听着张大彪绘声绘色的描述,他心中关于这段历史的拼图也逐渐变得完整清晰起来……
\"是的,首领。而且我们的人在回来时还打探到一个重要情报,原本要去京城投降觐见的吴三桂突然跑回山海关,而且还跟多尔衮有密切接触。\"
\"想必是吴三桂要投降满清对付李自成了。\"
\"首领,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张大彪一脸不解,有话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十分纠结。
天宝看到他这样不由好笑的问道,\"你是有什么话想说吗?有话就直说,不必如此。\"
张大彪想了想还是说道\"首领,我们不帮闯王吗?\"
天宝嗤笑一声说道,\"大彪,你们是不是认为李自成是农民军首领他就会帮助农民,站在农民这边。\"
张大彪很认真的点点头\"难道不是吗?我听说他们也分田地,而且不纳粮,人人有衣穿,有饭吃。这不跟我们差不多吗?既然是同道中人,当然应该互帮互助。\"
天宝听后哈哈大笑。同时也吩咐人去叫各将领开开会,笑过之后也理解张大彪和这个时代的农民,他们要求很简单,只要有几亩薄田,饿不死就心满意足了。历史上每次天下大乱,有心之人只要给农民画饼就有无数人跟随,然而每次农民起义基本都会失败,归根结底还是领导者自身局限性,往往还没彻底成功就开始享乐。
历史上成功的只有两个半,李自成就是那半个,明明夺得天下,坐上皇位。可是因为自己画的饼太大实现不了,而自己又没有成功约束部下,一得势就欺压百姓,结果就是跟百姓离心离德,被清军打败一次后再也没有百姓愿意跟随他。
成功的一个就是朱元璋,他了解农民,但他可不是农民,小时候放牛,一家人死后去当过和尚要过饭。最后加入起义军。他只知道百姓被当官的欺压,可没有实际体验过被官府压榨的农民这一角色,所以他当皇帝后,虽然对百姓好,可说白了还是不把百姓当人,最多算是给自己家种地交租的佃户。
至于最后一个成功的那就是那位了,让所有人都站起来了,至死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天宝看向正在地里播种的百姓,
\"大彪,你看看这些人,你认为他们幸福吗?\"
\"当然幸福,虽然土地是集体的,但是我们有了新粮种,再也不愁吃了。大家一个个都干劲十足。\"
\"那你可知道,今年陕西依旧大旱吗?然而李自成的农民军裹挟无数百姓,每到达一个地方就将那里的百姓房屋烧毁,钱粮抢走。就这样,这些百姓没有房子住,没有钱粮饱腹,只能跟着一起当流民。不然你以为他哪来的那么多大军。而且每每遇到难攻的城池都让老弱妇孺当炮灰,不知害死多少无辜百姓。更可怕的是他们跟着李自成走到哪吃到哪。现在上百万人都挤在京城。京城哪来的那么多粮食。而且他们光想着分田地,不纳粮。现在春耕都没有种,过几个月不都得饿死。不纳粮,我这暂时都不敢这么干。我们因为产量高,所以只收两成,这样就可以保证大军的供给。李自成答应不纳粮,现在只能抢大明官员的,等以后这些官员,地主的都被抢完了怎么办。\"
听完首领的分析,张大彪冷汗直冒。原本还以为大顺的一些政策好,想跟首领提提,自己这边也可以学习。看来还是自己头脑太简单。
\"大彪,我知道有些人对大顺军那边的一些政策向往。可是,没有实力的画饼就是空中楼阁,随时会崩塌。\"
\"首领,我知道了,我会把您的意思传达下去,大家现在的好日子都是您带来的,谁敢破坏这一切,我张大彪第一个不答应。\"
\"嗯,按照现在的情况,要不了几天李自成就会跟吴三桂打起来,届时如果没有多尔衮的帮助,吴三桂必败。然而对于多尔衮来说,此时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定会借此机会收服吴三桂,打败李自成,入关直取京师。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兵分两路,一路趁吴三桂跟随多尔衮追击李自成时,山海关空虚,夺取山海关,将他们赶去中原与李自成厮杀,断其后路。另外一路人马去盛京,直捣黄龙,夺辽东,灭女真。\"
\"首领,虽然我们现在有六万人,就算加上民兵,女子军和童子军也就十万人。分兵之后,山海关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盛京那可是满清的京师所在,人马众多,如何攻下?\"
\"所以,在此之前我们要给盛京那边的鞑子大军调动调动。\"
其他人听到这话都感到奇怪,鞑子大军怎么听首领的话,说调动就调动。
天宝也不解释什么,吩咐一旁的一个中年人,\"老余,你现在就可以安排你的人在盛京散布消息,就说多尔衮已经收服吴三桂,由于不满豪格当皇帝,他打算脱离大清,入主中原自己当皇帝。\"
众人听到这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狠,还是首领狠。这多尔衮的确是不满豪格当皇帝,按现在的情况到时候吴三桂不敌李自成必定求援,而多尔衮就可趁此时机收编吴三桂,而李自成兵败他们也很有可能去追,毕竟谁都听说李自成在京城拷饷得到了七千万两,谁不心动。
而这些都是事实,豪格只要调查就知道了。至于最后一条,多尔衮是不是想入主中原当皇帝。谁知道呢?那么多真话加上这一句半真半假的推测,那就不得不让人怀疑。
以豪格软弱多疑的性子,他肯定不会直接撕破脸,到时候只会派遣大军一同入关,而且人数不会少。
到时候控制山海关将他们关在中原,鞑子老家可有兵力空虚了。一想到这,一个个都兴奋起来。终于要有大战了,天天训练人都快生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