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6日,沪深股市开盘即掀起惊涛骇浪。华谊兄弟的股价如断了线的风筝,开盘半小时内暴跌10%,股民们在交易所大厅里躁动不安。大屏幕上,星宁影视的股价却逆势上扬,涨幅达到惊人的18%。某资深股评人在直播中惊呼:“影视行业的格局正在被彻底改写!星宁影视用科技撕开的口子,正在吞噬传统影视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杭城星宁影视总部的战略会议室里,沈知意轻点全息投影,十座影视基地的三维模型悬浮在空中。“我们要在全国布局‘星芒计划’——十个影视基地,十个数字古城。”她的手指划过长安古城的虚拟模型,飞檐斗拱间,AI生成的虚拟商贩正在穿梭,“每个基地只对艺术院校学生开放,这里不仅是拍摄场地,更是年轻人的创意孵化池。”
技术总监调出数据面板:“沈总,长安古城的数字孪生工程已完成98%。我们通过考古数据与AI复原技术,重现了盛唐108坊的每一处细节。更关键的是,基地内的‘星穹拍摄系统’可以让学生们一键切换真实场景与虚拟特效。”画面切换到开封古城,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烟火在全息投影中栩栩如生,演员们穿着古装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街道上对戏。
在星宁影视的推动下,影视基地的建造速度堪称奇迹。洛阳的夏朝古城基地,运用量子建筑技术,仅用45天就完成了夯土城墙与青铜宫殿的搭建;西安的长安古城,AI根据敦煌壁画与历史文献,自动生成了百万级Npc的行为逻辑,让整个古城充满生机。每个基地都配备了星宁自研的智能剪辑室、量子渲染中心,学生们拍摄的素材可以实时上传云端,AI自动完成调色、配音与特效合成。
“沈总,华谊那边坐不住了。”陈默拿着最新情报走进办公室,“他们开始模仿我们的虚拟制片技术,但因为缺乏底层算法支持,成本是我们的五倍,效果却天差地别。”沈知意冷笑一声,调出华谊的财报:“传统影视公司的困境不仅是技术落后,更是思维僵化。他们还在为演员档期、场地租赁发愁,而我们的学生在宿舍就能完成一部科幻大片。”
此时,魔都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正在星宁影视的长安古城基地拍摄毕业作品。陈赫带着团队,将《超能学院大作战》的无厘头风格融入历史剧,创作出《长安外卖侠》——讲述一个穿越回唐朝的外卖员,用现代科技在长安街头掀起商业革命的故事。拍摄现场,学生们戴着AR眼镜,与虚拟的李白、杨贵妃对戏,AI实时生成的飞檐走壁特效让整个剧组惊叹不已。
“太神奇了!”一名表演系学生在采访中激动地说,“以前拍古装戏,光是搭景就要几个月,现在我们对着空气演戏,后期直接生成逼真的场景。而且星宁给的片酬和设备支持,让我们能毫无顾虑地创作!”这些学生作品通过星宁的全球平台播出后,迅速引发热议,#00后用科技重塑历史剧#的话题阅读量突破20亿。
面对星宁的降维打击,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寻求合作。华谊兄弟cEo亲自飞往杭城,提出联合开发项目的请求。沈知意却拿出一份合作协议:“加入星宁生态可以,但你们的拍摄、制作、发行必须全面接入我们的系统。”对方看着协议中严苛的条款,最终无奈妥协——这意味着华谊将从一家独立影视公司,转变为星宁生态链上的一个节点。
在数字古城的建设过程中,星宁影视意外掀起了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历史学者、考古专家纷纷加入项目,与技术团队合作,用科技手段复活消失的文明。商朝古城基地里,甲骨文通过AI转化为动态语言,游客可以与虚拟的商王对话;夏朝古城中,量子计算机模拟出当时的星象变化,揭开了“夏历”的神秘面纱。
“我们不仅在拍电影,更在构建平行时空。”沈知意在文化峰会上发言,身后的全息投影中,现代与古代场景交织碰撞,“当年轻人能用科技重新诠释历史,文化的生命力就会永远鲜活。”
2007年的盛夏,星宁影视的十个影视基地与数字古城全面落成。从长安的驼铃到开封的夜市,从夏朝的青铜礼器到唐朝的霓裳羽衣,这里既是影视创作的圣地,也是文化传承的殿堂。而曾经不可一世的传统影视巨头,在这场科技与创意的风暴中,不得不低下头颅,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