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言不需要她的回报,她不是那种渴望母爱的小姑娘,她已经活过一辈子了,知道无论是谁的爱,都没有自己的爱来的更加的纯粹。
王寡妇的爱可能是因为那两个女儿走了,下意识的将爱依托在其他人的身上。
许言并不需要这种照顾,从送走大丫开始,她就已经开始知道要照顾自己了。
许春迎在晚上休息的时候给族里说了芋头能吃的事情。
许言也跟着他们挖了一点,不过没抢过村子里的婶子们,加上之前的背篓里面还有,就懒得跟他们抢了。
许春迎还有村长一家的地位在整个家里又上升了一层,许言则是更多的注意许倾城。
太安静了,小姑是那种时不时就会想办法把你搞死的那种性格,但是自从那个不合常理的东西走了以后,就连发火都学会克制了。
这不像一家子宠出来的蠢货。
果然,晚上的时候爬上树休息的许言,就看到了许倾城来她树下转。
一捆干草,一个点燃的火把,傻子都知道她要做什么。
老村长的大儿子直接过来打乱了她的火把,把草丢到了别的地方。
“这么干的天,你是想把我们所有人都烧死吗?”
村长儿子的问话吵醒了周围的人,也吵醒了不远处的许家人。
许老爷子过来的时候就看见了地上的火,还有树上已经快要醒过来的孙女。
许大山满眼怒火的看向自己的妹妹,而那个一直和自家小妹关系很好的四神也默默的抱着孩子,离她远了一些。
许倾城最近做什么都不顺利,甚至在许春迎出现以后,她觉得自己的一切都会被抢走,尤其是这个比自己小一辈的小姑娘,还发现了能吃的食物。
许倾城还听到村长说,许春迎认识字,两两结合之下,嫉妒之心不停的飞涨。
她的内心出现一个疯狂的举动,只要她再次动手杀了一个人,会不会那个脑海里提示她的东西就会再次出现。
但是另外一个女孩子身边有父母,她只能将所有的想法放到许言身上。
许言看到这么蠢的小姑,眼里划过一抹暗光,看样子,这个天天巴不得她死的小姑已经出现问题了。
许言感觉应该是这样的,没有问题的话,小姑是不会想办法在这么多人面前杀人的。
众目睽睽之下想要杀人,何其艰难?
许言盯着她,就像看一块腐烂的木头,正在不停的发芽,长出剧毒的蘑菇,但是蘑菇还没长成,就会被人彻底的打烂在树桩之上。
许言这种看废物的眼神刺激了许倾城,本来就因为脑子里的声音消失,开始疯癫的人此刻更加的疯癫了。
“你在看什么,你也觉得我是废物吗,要不是那死老婆子死了,你能活到现在吗?
死妮子,就应该把你和大丫那个贱骨头一起卖去春花楼,千人骑万人枕的贱东西!”
许言手抹了一把眼睛,泪水啪嗒啪嗒的开始掉。
“小姑,我,呜呜呜呜,我没有喝家里的水,我没有吃家里的东西,您,您别打我,我不跟着你走就是了,求求你别打我……”
许言颤抖而又瑟缩的声音传来,底下的人都听了个真切,大家虽然心里都知道不关自己的事,但是还是要明面上表达一下自己正直的人设。
“老三家的,你这闺女养成啥样了?你看看,上面的可是你亲孙女,前头的死的死伤的伤,但是你们老大家就只有这俩孩子了。
这要是再把这个孩子整没了,以后谁给金宝娶媳妇?”
许言捂着眼睛看着下方,睡在树枝上的他可以很明显的看清楚每个人的表情。
许言突然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跟着他们走,不过,人确实只适合藏在人群里,一个人在山上会疯的。
许言是一个很喜欢看热闹的人,她要让自己和人群接触,才能保证她不会被日益产生的孤寂感所淹没。
许言依旧在上面呜呜的哭,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的把东西拿着往树下跳。
一个老婆子接住了她。
“哎哟喂,大山,你管管你妹子,你瞅瞅这要是真让她烧起来了,咱们村里还有谁能活?难不成你们还有水来灭火吗?”
这话一说出来,原本沉默不作声的人也开始纷纷指责起许倾城。
许言躲在大娘的怀里呜呜的哭,王寡妇却是皱紧了眉头。
明明刚刚许倾城拿火的时候,王寡妇过来过一次,许言根本就没在树上,只有她的东西在树上放着。
但是现在,许倾城出现以后大家都来了,而且还是这个点,把所有人都吵醒了,她看向这个继女的眼神也变得不一样了。
难怪大丫那个死丫头说,这个家里藏的最深的就是她。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大丫从小在别人的冷眼嘲讽中长大,看人也是十分的犀利。
许言虽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但是大丫走的时候还是提醒了自家的老娘,如果出现危险,一定要跟着许言走。
王寡妇后面想了很长时间才想清楚到底是为什么,不过现在她确实是没有说话。
村长把许倾城教训了一顿,又让大家散了,继续睡觉。
许言睡在了刚刚那个婆子身边,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盯着已经回车上的许倾城。
家里的水可不多了,最近驴子每天只喝到一碗水,有一个驴子已经快不行了。
许言很期待他们知道结果后的表情,不过最近要是许春迎拿出来水可就不妙了。
许言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山上找干死的野菜,顺便找了一点其他的植物,一部分能吃,一部分不能吃。
许言回来的时候天刚亮,大家又开始准备逃荒了。
许言每天白天的时候就拿出来一根草根嚼着,也不喝水,反正是中药,吃不坏人,对身体好,就晚上的时候倒一点点水,把野菜泡一泡,然后又开始在周围找柴火挖野菜根。
许言是村子里逃荒为止过明面上得最苦的,村子里之前存粮存水的人很多,尤其是那场大雪以后,几乎家家都把自家所有的钱财换成了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