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界边缘的悬崖上,李玄峰独自站在丹舟船头,望着凡界方向的云雾渐渐散去,青岚镇的丹炉虚影清晰可见。炉中火焰千年不熄,那是凡界万族得知他进军神界后,共同点燃的“焚天灯”,火焰中隐约能看见凡界修士们的祈愿——“焚圣归来,丹道永恒”。
“父亲,爷爷临终前说的‘鼎魂归位时,凡界炉火不熄’,原来指的是这个。”李雪走到他身旁,望着丹炉虚影中闪烁的族运灯残魂,“当年爷爷燃烧族运灯,其实是在为您打通凡界与神界的因果线吧?”
李玄峰点头,想起李天霸临终时的场景:族运灯在祖祠爆炸,漫天金雨中,父亲的神魂化作光点融入他的鼎甲,“凡界的李家,从一开始就是鼎魂的守护者。现在,凡界鼎魂已与地火核心融合,就算神界开战,青岚镇也能凭借护宗阵自给自足。”他抬手一挥,丹炉虚影中浮现出李家祖祠的画面,新任族长正在带领弟子们修炼焚天丹术,祖祠的墙壁上,他的画像已与鸿蒙鼎虚影重合。
转身望向焚天丹舟,核心弟子们正在检查十二柄仙剑的状态,剑鞘上的名字在神界灵气中闪烁:李明远、李雪梅、李天霸……这些十万年前为护鼎而死的先烈,如今以剑侍的形态重生,与他们的后世子孙并肩作战。丹舟的鸿蒙鼎虚影已完全凝实,鼎身上的十二道神纹在阳光下流转,每一道都对应着神界的一种本源法则。
“出发前,再看一眼凡界吧。”他轻声说,掌心凝聚出凡界全景投影:青岚镇的市集上,凡灵两界的修士正在交易丹药;玄冰宫的废墟上,新的丹道驿站已经建成;血河教的旧址,如今飘扬着焚天丹门的旗帜。当画面扫过夏若雪的坟墓时,他的指尖微微停顿,密卷中她的字迹仿佛还在眼前:“诸神之惧,在于鼎能炼天。”
丹舟即将驶入神界云层时,李玄峰取出玄冰宫密卷,卷末的鸿蒙鼎图突然发出微光,与他眉心的鼎纹共鸣。他轻轻抚摸着卷末的小字,仿佛触碰到了夏若雪的指尖:“若雪,十万年的轮回,终于到了收线的时候。你看,焚天丹门的旗帜,已经在神界边缘升起了。”
“诸神,我来了。”他喃喃自语,眉心的鼎纹与舟身的鼎魂同时亮起,在神界天空划出一道燃烧的轨迹。焚天丹舟划破云层的瞬间,十二神宫的警报声此起彼伏,中央神宫的鼎鸣达到顶峰——那是鸿蒙鼎对天地法则的重新宣誓,也是器灵对诸神的最终审判。
当丹舟降落在“弃神之地”的核心,李玄峰取出从三州收集的鼎片与神格碎片,在掌心拼成完整的鸿蒙鼎魂。鼎魂虚影悬浮在空中,十二道神纹依次亮起,每一道都对应着他在凡界、灵界收下的因果:凡界的族运灯、灵界的仙剑侍、药灵族的秘典、圣地的法宝……这些曾经的羁绊,如今都化作鼎魂的力量,准备迎接诸神的挑战。
他望向远处的断鼎崖,那里曾是他的陨落之地,如今却在鼎魂的光辉下显得渺小。焚天剑侍在他背后展开,十二柄仙剑的剑刃指向中央神宫,剑柄上的名字在风中低吟,仿佛在诉说十万年的等待。是的,他想,诸神的时代即将落幕,而丹道的纪元,正随着鸿蒙鼎魂的觉醒,在神界的天空下,缓缓拉开序幕。
凡界的丹炉虚影渐渐缩小,最终化作他胸前的丹道圣庭印记,温暖而坚定。至此,凡界的故事暂告一段落,而神界的争霸,才刚刚开始。李玄峰握紧手中的鼎魂碎片,赤金双色的瞳孔中倒映着即将破晓的神界天空——这一次,他不是独自前行,而是带着凡灵两界的丹道传承,带着十万年的执念与希望,向诸神的殿堂,迈出了第一步。
“炼天之道,始于焚心。”他轻声念出《活体丹经》的最后一句,焚天丹舟的丹火骤然升腾,照亮了神界边缘的“弃神之地”,也照亮了所有追随他的弟子们的前路。诸神的黄昏,即将在丹道的光辉中降临,而焚圣李玄峰,正带着鸿蒙鼎的权能,走向属于他的,也是属于所有丹道修士的,最终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