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喜,又眉头微蹙。
按惯例,传令官召唤援军后,自己应为先锋通报寿春。
可如今援军已至,为何传令官迟迟未到?
嬴轩暗自警惕。
没有贸然开城迎接,而是静静伫立城楼等候。
此刻,会稽军队分作三部。
最前方是以马车和战车为先锋,车上飘扬着象征大秦权威的黑旗。
随后是数百骑兵,队伍规模不大。
再往后,才是普通秦军,长矛兵在前,剑士殿后。
强弩部队远远尾随,从容跟进。
探查敌情的斥候已返回。
“禀告!对方声称他们是会稽郡守殷通率军而来!”
“特来解寿春之围,助公子平乱!”
一听到这个喜讯,诸位将士无不欢欣鼓舞,齐声呐喊:
“援军至矣!”
然而嬴轩刚要展露笑容,却突然身形凝滞。
“等等……会稽郡?殷通?”
这两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唤醒了嬴轩的回忆。
殷通不就是项梁起兵时被杀的那个郡守吗?
此人头脑简单,对项梁极为信赖,甚至将**机密**全盘托出!
直到被项羽斩首之际,他还满心以为自己是项梁的挚友!
如果他带着项家的人来支援,那这些所谓的“援军”恐怕另有所图!
嬴轩眉心紧锁,随即挥手下令阻止众人的欢呼。
随着对方前锋部队逐渐逼近,嬴轩遥望见一位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大汉,骑着一匹黑骏,手执长戟指向苍穹。
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恰与嬴轩对上。
嬴轩瞬时认出,此乃威名赫赫的西楚霸王——项羽!
顿时头疼难耐,用手掩面叹息。
为何偏来这样一位“援军”?
谁知道他是真心救援,还是另有他意?
**秦国覆灭的根本,就在于项氏一族与陈胜吴广所举之义旗。**
自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响彻这片土地千年。
嬴轩苦恼万分,这哪里是什么援军,分明就是叛军的帮凶!
没多久,敌军已抵达城墙附近。
嬴轩注视着停在弩箭射程外的会稽郡守及他的大军。
彻底绝望,这种防备姿态一看便知绝非善意。
那殷通立于阵前,对着城门高呼:
“郡守殷通,特来拜见长公子!”
尽管嬴轩早已知晓对方底细,仍保持礼貌地回应:
“郡守带大军而来,为何不直接攻城?本公子也可领兵自东门出击,里应外合剿灭反贼!”
殷通笑得爽朗:
“属下率会稽三万将士前来,定当助公子平叛!”
“只是将士长途跋涉,如今疲惫不堪,不宜立即开战。”
“恳请公子开城纳士,容我们进城休整片刻。”
“待养精蓄锐后,自当出城荡平叛军,还大秦太平盛世!”
嬴轩皱眉暗忖:你以为我是傻的不成?
这样反常的行为居然还会为你开启城门。
随即,会稽的大军突然齐声高呼。
“恳请公子开城门,让我们进城休整吧!”
“恳请公子……”
嬴轩扬起眉毛,这是什么意图呢?
身后张良走上前。
“公子,这些人恐怕别有用心!这是想要**城里的百姓向你施压,迫使你打开城门!”
“要是不开的话,他们就会说你不仁不义,逼得大军疲于战斗!他们就能占据道德高地!”
嬴轩点头同意,但他转身看了看城内,街上空无一人。
别说施压了,连寿春的百姓都躲得不知所踪!
这让他忍不住笑了。
忽然,嬴轩皱眉沉思片刻,有了一个妙计!
会稽的大军里,殷通嘴角微扬,这是项梁的计策。
这么大的动静,看嬴轩还有什么借口拒绝大军进城!
而项梁看着城头上的嬴轩,容貌俊美且气质儒雅,不由皱眉。
怎么看都不像残暴之人,倒是与传闻中的温文尔雅的形象相符。
项羽发现这个公子总是不经意间往他们这边看。
难道是他察觉到我们项家有什么问题了吗?
项羽丝毫不敢大意,毕竟不管传闻如何。
单单现在,他就能凭借十几岁的年纪,率领淮阳军三万人攻下这座宏伟的巨城。
这足以证明他继承了始皇帝几分天下无敌的气势!
无论如何都不能轻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斥候从东门跑来向殷通禀报。
“已经确认,挂在东城门上的三百多人就是景氏一族!”
“还有一人,绑在篝火上烧烤!看他样子,皮肉都被剥去了!”
“不知道已经被烤了多久!”
听到这里,众人脸色凝重,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小孩,竟然如此残忍!
殷通从未上过战场,听到这些话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这小子比始皇还要暴虐,真是可怕!”
这时项梁却挑挑眉安慰道。
“这样不是正好符合我们的期望吗?”
殷通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这样更有助于宣传我们的正义立场,对自己非常有利!
于是哈哈大笑。
“这种人虽然有勇无谋,却没有治世之才!”
项梁也附和道。
“确实,这样的人怎能赢得民心?”
“生于权势巅峰的人,或许精通操控权力。”
“但他根本不懂权力的本质!”
“一开场就灭掉景家,这分明是无视楚人的意愿。”
“比起始皇,差得远了!”
在场的人都点头附和,只有项羽眉头深锁,默默无言。
他多次察觉到嬴轩的目光投向自己,但每次目光交汇,嬴轩又迅速移开,嘴角还带着淡淡的遗憾。
那目光仿佛看透了一切,满是居高临下的冷漠。
就像一个强者对无知者未来命运的哀叹惋惜!
这种感觉让项羽感到十分不安。
城墙上的嬴轩也皱起了眉。
在这种情况下,不放他们进城,就等于树敌数万。
而放他们进城,则寿春立刻易主。
随后他们联合各国旧贵族和王室发动的叛乱,恐怕比越人的还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