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军与敌军陷入僵持状态,久久未能打破僵局。
与此同时,由万後所率领的北路军情况也不容乐观。
毕竟他们所选择的行进路线乃是赫赫有名的河西走廊。
为了实现对贸易的绝对垄断,西华国可谓费尽心思,在这条道路上修建了无数座关隘。
其中一些更是声名远扬的城市和军事重镇,例如武威、酒泉、张掖等地,还有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阳关、玉门关以及嘉峪关等雄关要塞。
甚至连位于这条路线最西侧的碎叶城,也被纳入到严密的防御体系之中。
这些关隘有的是西华国人自行修筑而成,而有些则是昔日中原势力为抵御外敌入侵所建造的。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这些原本用于保卫中原的工事却成为了阻挡中原军队西征的坚固屏障。
尽管如此,安木王朝的军队素来以善于守城和攻城着称。面对眼前的重重险阻,他们自有应对之策。
若强攻不下,便会使出攻城利器——攻城塔,让士兵们借助其高度登上城头;
或者架起长长的爬云梯,奋勇攀爬;
再者就是挖掘地道,试图从地下突破防线。
倘若以上方法都行不通,那就干脆就地取材,修建一座比城墙还要高耸的土台,居高临下地攻击城内守军。
同时出动大批兵力将城池团团围住,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并随时准备伏击前来救援的敌军部队,来一招“围点打援”。
值得一提的是,韩霍此时正在北路军中效力。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如今年岁渐长,已经是中年人了,不仅早已成家立业,而且膝下子女不少。
在安木王朝的西府军中,他堪称经验丰富的老校尉,备受众人敬重。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此次西征战役的突破口并非位于南路或北路,恰恰相反,其关键所在乃是中路。
而统领中路大军之人,正是那位监军童德高。要知道,通常情况下,将领稀缺时监军才会承担起统帅之责。
实际上,中路看似是最为平坦易行的道路,但同时也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原因无他,只因这条路径可径直攻入西华国的都城。
正因如此,西华国在此地屯驻了他们最为精锐的重骑兵部队——铁鹞子。
这支铁鹞子仅有区区三千人之众,却被划分为十个小队。尽管人数不多,但他们可是西华国能够向东进击安木、向西镇压西域的中坚力量。
且看那童德高正率领着军队一路前行,但其面色却是阴沉沉的,仿佛被一层厚重的乌云所笼罩。
一旁随侍的小黄门见状,不禁心生疑惑,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童公公,您缘何这般沉默不语呢?”
童德高微微抬眼,目光凝重地望着前方,缓缓说道:“虽说咱家等对此早有预料和筹备,但这重骑铁鹞子着实不容小觑啊!”
他言语之间,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激战深深的忧虑与忌惮,但是却没有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