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盯着天上那只鹰,激动地说:“那是白雕,以前我在明朝见过这种鸟,但这么大的真没见过。”
“翅膀展开怕有一丈长,说不定能驮个人!”
这时黛绮丝惊讶地说:
“好像看到白雕背上有人影。”
“真的!”常茂也跟着兴奋起来。
大家都抬头好奇地看着天上。
但太阳太亮,看不太清。
是杨过吗?
朱雄英心想,现在是《神雕侠侣》后期,出现大雕,八成是杨过的神雕。
不过他记得杨过的神雕是黑的,难道是版本问题?
白雕!
朱雄英忽然想起郭襄。
对,就是郭襄!
她爹郭靖有两只白雕,现在郭靖没了,这些白雕该归她了!
“皇上,白雕飞低了。”
“要不要开枪打下来?”
常茂有点兴奋。
朱雄英赶紧拦住:
“别!千万别对郭襄开枪!”
要是打中白雕,郭襄就必死无疑了。
朱雄英对郭襄还有些好感,不想伤她。
眼下中原武林处境艰难,郭襄要是今天死在这,那峨眉派也就没了。正说着话呢,下面的军营里传来一阵哨响,这是提醒敌人靠近的信号。
远处的蒙古骑兵离这支部队只剩几百米远了。刚开始,骑兵们走得慢悠悠的,等靠近到百米以内,速度一下提了起来,越跑越快。现在,大部分骑兵已经进了射程范围。
忽然得到十万大军的消息,贺冲吓得不轻。但后来,他从蒙古的高手那里又得知更多情况。首先是这十万大军居然没有骑兵!
贺冲听到这个消息后彻底松了口气——既然没马,对方的骑射手就是任由摆布的目标,再多也白搭。
接着,他又听说对方居然连弓箭都没有,这让他高兴坏了,感觉这十万大军就像自己嘴里的美食一样。
虽然自己手里只有三万骑兵,但贺冲压根不把这十万大军当回事,甚至想一口气全灭掉他们。
得知这十万大军要过阴山时,他立刻调来附近仆散安贞和完颜合达指挥的十万步兵,准备在对方下山时偷袭。这些步兵将构成一个口袋阵,专门对付这十万敌人。
贺冲认为,自己骑兵的射程有三百米,完全可以赶在敌人步兵接近前撤退,而对方步兵根本追不上。
再说,背后还有高山阻挡,他们想跑都跑不了,山路陡峭,短时间内根本爬不上去,只能乖乖等着被射杀。
贺冲心里美滋滋的,总觉得事情按照自己想的一步步发展。在蒙古帝国里,他算不上出类拔萃,没立过什么大功。
但他一直不服气,觉得可汗偏心。他的三万兵马大多是杂牌军,精锐不多,和伯颜那种赫赫战功没法比。伯颜在焦山打了胜仗,现在又要在这击败十万宋军,如果成功,贺冲觉得他也能成新一代名将。
贺冲没多考虑,就带兵冲了上去。可他不知道,前面那些看似强大的部队只是诱饵,真正的杀招埋伏在后方的密林里。那里架好了上千门火炮,随时待命。
一个军官拿着测距仪瞄准,随后高声下令:“正北方向,高度七尺半,距离一千三百米,偏左一尺!”炮手调整好炮口,“装填火药!”
“发射!”顿时,轰鸣声震耳欲聋,炮弹如雨点般飞向蒙古骑兵。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密密麻麻的炮弹已经呼啸而至。骑兵们从未见过这种阵势,吓得不知所措。“散开!是投石机!”贺冲大喊。
然而,那些炮弹又小又快,绝不是普通投石机能打出来的。
“这是什么妖法?这么多石头!”骑兵们惊恐万分,冷汗直冒。炮弹砸进队伍中央,每一发都爆炸开来,周围一片混乱,血肉横飞。
中央军没骑兵的事,让大宋和蒙古都觉得它不足为惧。蒙古主帅一直派骑兵远远盯着中央军,侦察它的动静,还不断有高手送来关于中央军的情报。
在贺冲眼里,中央军好像对蒙古骑兵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他带着三万骑兵大摇大摆地来围攻中央军。表面上看,中央军好像毫无准备,只是在山脚排兵布阵,大家都觉得它毫无防备。
但其实,中央军早就知道清戈江附近的蒙古军队了。岳家村时谢言川就说过三万骑兵的事,下山时朱雄英也做了不少布置。
表面上是中央军一边下山一边开路,实际上下山时已经有几万兵力悄悄藏进树林。现在看起来只有五万中央军下山,但实际上所有中央军都下来了,只是另一部分藏在树林里,等着给蒙古骑兵致命一击。
也因此,中央军下山花了不少时间。
朱雄英没派斥候去远处侦查蒙古骑兵,因为山顶地势高,又用望远镜,把蒙古骑兵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看清蒙古人的意图后,朱雄英让另外五万中央军分成两队,在树林里往两边移动。如果蒙古骑兵来进攻,正面的五万中央军可以拖住它们,而藏在两边树林里的五万中央军就会突然杀出,把蒙古骑兵包围消灭。
正面还有一千多人架设火炮。虽然中央军和蒙古骑兵的弓箭射程差不多,都是三百米左右,但中央军的火炮可厉害多了,正常情况下能打到五千米远,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比蒙古骑兵强太多。
只要这些火炮在,大明军就稳操胜券。
要是火炮能正常运作,蒙古骑兵就别想靠近一千米。
可朱雄英今天的目的不是让敌人退后这么简单,他想全歼蒙古骑兵,这就棘手了。
蒙古人也不是傻子,察觉到大明军的厉害后绝不会硬着头皮冲上来。
如果直接用火炮轰击,最多干掉一两千人,剩下的肯定会转身逃命。
炮弹装填需要时间,五千米射程只是理论值,太远了准头就会变差。
于是,在朱雄英的计划里,
大明军故意示弱,把蒙古骑兵放近到一千米内,
再由其他部队包抄。
如此一来,就能全歼敌军。
火炮摆放在山坡也很有讲究。
近距离打击对火炮而言相当不易。
尤其当蒙古骑兵进入两三百米范围时,根本无法精准瞄准。
但把火炮架在山坡上就不一样了。
一是坡度能让火炮具备近战能力,
二是火炮与下方中央军隔开两三百米,
此时瞄准七八百米外的目标最为精准。
刚才蒙古骑兵冲锋时,一轮炮击过去,七八百米处的骑兵几乎全灭。
短短片刻,五分之一的骑兵就被报销了。
这对古代军队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一支军队撑不住三分之一的伤亡就溃败了,而你的三万骑兵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看到炮弹呼啸而过,击中后方队伍,
冲在前头的骑兵纷纷回头观望,只见爆炸过后,中央区域满是残肢断臂。
一时间人人惊恐万分,哪还有心思继续作战,只想赶紧撤退。
贺冲见状明白今日必败无疑。
现在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尽量保住剩余兵力。
这一波炮火主要轰击的是骑兵队伍的中央,冲锋在最前头的骑兵居然还侥幸活了下来。
可这时候,他们哪还有心思继续作战?拼命拉扯着缰绳,想让马停下来。
但距离本就不长,马跑得又快,根本刹不住。直接冲进了对方的阵型里。
那边的对手早已摆好三排阵势等着他们呢。
数万支弩箭齐发,前面的骑兵全倒在了地上,剩下的人却还安然无恙。
贺冲也吓坏了,完全没了战斗的念头,掉转马头就想跑。
他们的弓箭在精度上确实比不过对方,碰到铠甲更是没什么效果。
但对方的破甲能力很强,哪怕这些蒙古骑兵都穿着皮甲,在这种攻击下也毫无作用。
“快逃!趁他们调整的空当赶紧撤回去!”贺冲大喊。
还没等他说完,第二轮攻击就到了,一支箭正中贺聪的脖子,后面的话没说完就摔在地上了。
对面的中央军一点都不急,有条不紊地轮流射击,就像在完成一项特别的任务。
他们分成三排,第一排开完枪后立刻退下,第二排补上去接着射,然后是第三排。
这样的轮番射击几乎没有间隙。
那批侥幸冲到对方近前的骑兵,因为起速太快,一下子就闯入了敌军阵地。
面对如此密集的火力,还没反应过来就损失了一大半。
等到他们停下马回头时,已经所剩无几。
此时他们心里肯定绝望至极,等再次加速时才发现马跑得太慢了,每一秒都像漫长无比。
后面的追兵火力始终不断,那些蒙古骑兵刚起步就被灭了。
只是一眨眼工夫,蒙古骑兵就死了五分之二,剩下的还不到两万。
看到前面的惨状,后面的骑兵早就想逃了。
但回头一看,前面竟成了一片火海。
原来山坡上的大炮早就瞄准好了,并不是针对骑兵,而是对准了骑兵背后的空地。
无数炮弹砸下来,把整片区域的土全都翻了个底朝天。
眼见这般情形,那些蒙古骑兵哪还敢往前冲,慌忙往两旁躲开。
而躲在林间的黑云都统帅高君心里也乱得很。
他们行踪已被蒙古高手察觉,他怕蒙古人会突然回身攻击他们。
这里三方对峙:明朝十万大军,蒙古十三万大军,他们黑云都才五千人。
要是蒙古人先打他们,这五千人简直毫无招架之力。
高君心里正琢磨是撤是留。
一旦五千黑云都中央军被蒙古军围住,那可就是死路一条。
稳妥起见,趁蒙古军还没完全合围,赶紧溜。
但高君实在不甘心就这么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前面蒙古骑兵已与明朝军交战,大战一触即发。
蒙古人恐怕顾不上他们,甚至消息都未必能传到部队里。
高君心里盘算着,还是决定留下。
刚想到这,就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连绵不断,震天动地。
光这巨响就把高君身旁的陆秀夫吓得变了脸色。
\"高将军,这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声音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