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学院为了推进其宏大而隐秘的地缘整合计划,几乎倾巢而出,将其绝大部分部署在全球各地的外部行动干员投入到那场席卷东亚的武装冲突之际,一个更为庞大、更为不可预测的变数,正在地球的引力井边缘悄然酝酿。
此前一直如同幽灵般悬停在火星高轨道的那艘神秘外星飞船,与另外两艘同型、且从更遥远的土星引力范围内驶来的外星飞船,以一种超乎当前人类物理学理解的精准轨道规划,悄无声息地穿越了小行星带的稀疏区域,与火星轨道上的先行者一同,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完成了编队汇合。
三艘外星造物,如同三柄悬在人类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静默地悬浮在漆黑的太空背景板上。
虽然此前已经有过两次外星飞船到访的先例,但此次突如其来、史无前例的三船同现的画面还是瞬间引起了全球最高级别的安全警报。
为了应对这起可能瞬间升级的“第一类接触”突发态势,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紧急协调,各国航天机构以及欧洲空间局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原本按照既定计划,预计将在八月底轮换部署至“天宫”轨道综合空间站、作为第二批次空天战机中队的驾驶员们,他们的发射窗口被强行提前,几乎是以小时为单位在倒计时,所有的发射准备工作被压缩到了极限,地勤人员在巨大的压力下夜以继日。
所幸,学院对此并非毫无准备,经过过去数月针对近地轨道的密集理论推演、战术模拟,以及对第一批次飞行员在轨遭遇的经验反馈进行深度剖析,即将升空的第二批精英飞行员们,在面对这片因不速之客而变得更加凶险莫测的太空环境时,其心理建设与战术素养显然更为扎实,眼中少了几分初遇时的茫然,多了几分临战的决绝。
与此同时,得益于对生产线的投入加大,此次紧急升空的苍龙战机数量,也从第一次试探性部署的6架,谨慎地增加到了8架,这已是当前持续为月面1号基地提供物资投送下轨道投放能力与后勤支持的极限了。
部署在世界各地的深空探测网络,尤其是“巡天”太空望远镜阵列,成功捕捉到了这三艘外星飞船极为清晰的光学与多频谱图像。
数据链实时传输回地面分析中心,经过与数年前“天宫”空间站首次拍摄到的模糊影像进行比对,确认无误:它们的外形特征、尺寸比例,甚至表面那奇异的、非反射性材质,都与第一次降临时目击的外星飞船完全一致。
学院内科学技术部门的专家们,在对传回的高清图像进行了数小时的紧急分析后,得出了一个初步但令人稍微松了口气的结论:
从外部结构判断,这三艘外星飞船似乎并不以强大的直接火力投射为主要设计思路。
除了在飞船最前端、靠近顶部中轴线的位置,清晰可见一门结构异常、能量特征未知的、疑似某种定向能武器或粒子束发射器的“舰炮”装置外,飞船其余船体表面,均未发现任何类似导弹发射管、炮塔、或外挂武器平台的传统武装痕迹。
当然,这并不排除其内部携带有更隐蔽或非常规武器系统的可能性。
消息传开,不可避免地在学院决策圈内引发了躁动,极少数秉持强硬立场、思想较为激进的鹰派人士私下里开始鼓吹,认为这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主张派遣那支新锐的空天战机编队,进行一次“有控制的火力侦察”,尝试性地向其中一艘外星飞船发起攻击。其逻辑是:如果外星飞船展现出压倒性的反击能力,空天战机凭借其高机动性,应该可以立刻脱离接触,利用地球大气层作为掩护紧急规避。
可万一......万一外星飞船的防御或武器系统并不如想象中强大,哪怕只是成功瘫痪甚至击毁一艘,那所能收获的外星核心科技、先进材料乃至生物样本,其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兴许能够让人类文明再次实现一次技术上的“大跃进”也未尝只是幻想。
然而,这个充满了巨大诱惑但也蕴含着毁灭性风险的疯狂念头,在提交至最高决策层中,学院的核心理事会以及中央的高层人物后,几乎是立刻就被以压倒性的票数否决,掐灭在了萌芽状态。
原因无他,主动攻击行为不仅彻底违背了学院自成立以来所坚持的基本立场和对外星文明接触的最高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这种鲁莽的挑衅,无异于将整个人类文明推向了悬崖边缘,置于一个可能引发灭绝性报复的、极端危险的未知境地。
这样的后果,又有谁敢出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于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僵持局面在近地轨道上形成了,出走派与学院派的空间站,以及紧急升空的苍龙编队小心翼翼地观望着,无数地面雷达和望远镜死死锁定着那三艘沉默的访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整整几个小时,地球上的各个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还在犹豫是否要尝试建立通讯、或是采取何种进一步外交或防御姿态的学院高层与各组织及国家的领导人们,突然被一条来自巡天观测网络的紧急警报打断了所有的争论与盘算:
“目标正在脱离轨道!重复,三艘确认外星飞行器正在同时进行轨道下降程序!”
三艘外星飞船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各自朝着地球表面不同经纬度的区域坠落下去。但说是“下落”,其实用词并不准确,其轨迹更像是......不受控制的“坠毁”。
它们的船体表面光滑如初,并未如同人类航天器再入大气层那样展开隔热瓦或气动舵面,也没有观测到任何类似矢量推进器或姿态控制引擎工作的迹象。
飞船尾部那唯一的引擎喷口,似乎只能在最后阶段起到有限的反向推力减速作用,其效果微乎其微,整个下降过程看起来就像是没有配备降落伞的联盟号返回舱,以一种近乎自杀的方式,携带着巨大的动能,拖曳着长长的等离子体尾迹,狠狠地砸向了地球的地面。
剧烈的撞击发生在大约二十分钟后。全球地震监测网络几乎同时记录到了三处异常强烈的地表震动信号。
很快,来自不同国家的情报来源交叉印证了外星飞船坠落地面的消息,引发了全球媒体和公众的巨大震动与恐慌。
这三艘“天外来客”中的两艘,其落点分别位于:俄罗斯境内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北部,一片人迹罕至的针叶林冻土地带。以以及美国最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州,靠近安克雷奇市郊外的一处冰川谷地。
然而,第三艘外星飞船的最终落点,却大大出乎了所有分析师的预料,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它既没有选择坠入人口稠密的城市区域,也没有像另外两艘那样落在相对偏远的森林、沙漠或冰川等典型的自然生态区,而是以惊人的精度,降落在了......北极圈内!
具体位置在全球最北端的永久人类居住点——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的阿勒特军事与气象观测站西北方向,一片广袤无垠、常年冰封的北冰洋冰盖之上!其坐标距离地理北极点,仅仅相差不到四百五十公里!
这一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全球各大强权与相关组织内部激起了滔天巨浪。几乎在同一时间,各方势力都行动了起来,紧急调动资源,紧锣密鼓地组织起了装备精良、背景复杂的联合或独立调查团队,目标直指那三个散落在全球不同角落的、外星飞船坠落点。
而此刻,刚刚从收复行动中撤离,正在接受修养治疗的秦风,几乎是在得知外星飞船坠落地球这一爆炸性新闻后不到二十四小时,便接到了来自组织的通讯,通知他立刻中止休假,整理行装,做好随时出发执行最高优先级任务的准备。
可当他通过了解任务简报,得知自己即将前往的目的地,既不是冰天雪地的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也不是同样寒冷的美国阿拉斯加时,一股混杂着难以置信、荒诞感和某种不祥预感的巨大震撼,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他瞪大了眼睛,几乎是下意识地对着通讯器低吼出来:
“不是吧?!你们是认真的?!难道......真的要派我去那个鬼地方......去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