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洛阳那巍峨的城郭终于出现在历经艰辛跋涉的我眼前时,心中涌起的,并非全然的激动与向往,而是一种复杂难言的滋味。
这就是大汉的帝都,是天下士子心向往之的文华之薮,是传说中宫阙连云、市列珠玑的繁盛之地。
然而,自董卓入京以来,关于这座都城的传闻,早已蒙上了一层血色与阴霾。
踏入厚重的城门洞,喧嚣的人声与车马声便扑面而来。
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织,车马粼粼,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飞檐斗拱的建筑依旧可见昔日的辉煌气派。
乍看之下,洛阳似乎并未因黄巾之乱和朝堂变故而失去它作为帝国心脏的繁华。
但只需稍稍留心,便能轻易地嗅到空气中那股挥之不去的、名为“恐惧”的气息。
城门口的守卫,早已不是印象中盔明甲亮的羽林郎,而是一队队歪戴着头盔、眼神凶悍、操着浓重西凉口音的士兵。
他们的铠甲样式杂乱,武器也五花八门,看向往行人的目光,充满了不加掩饰的贪婪和暴戾。
盘查极其严格,稍有不顺,便是推搡呵斥,甚至拳脚相加。
我混在进城的人流中,低眉顺眼,将头巾又拉低了几分,才侥幸没有引起过多注意。
走在昔日繁华的铜驼街上,感受到的并非帝都的威严与从容,而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
许多高门大户门扉紧闭,朱漆的大门上甚至积了些许灰尘,似乎主人早已离京避祸,或是闭门不出,不愿与这乱世同流。
行人大多步履匆匆,面带警惕,彼此间很少交谈,眼神交汇时也往往迅速避开,仿佛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不可言说的秘密和恐惧。
偶尔有几队凉州兵策马而过,他们纵马疾驰,横冲直撞,行人稍有躲闪不及,便会被马鞭抽打,甚至直接撞倒在地。
而那些士兵,对此却习以为常,甚至发出粗野的哄笑声。
路旁的治安官吏对此视若无睹,低头假装整理衣冠,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曾几何时,天子脚下,竟已沦落到如此地步!
市集之中,虽然依旧人头攒动,但气氛却远非往日的繁荣。
物价飞涨得令人咋舌。我清楚地记得,董卓入京后,废除了通行百年的五铢钱,另铸小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通货急剧膨胀。
如今一斛米的价格,竟比我在颍川时听闻的最高价还要翻上几番!
许多摊位前,百姓们拿着成串的小钱,却只能换回少得可怜的物品。
抱怨声、叹息声此起彼伏,但都压得极低,生怕被那些四处游弋的凉州兵听到。
我亲眼看到,一个卖炊饼的老翁,因为一个凉州兵强买了饼却不给钱,只是小声嘟囔了几句,便被那士兵一脚踹翻在地,炊饼散落一地,还被狠狠地踩了几脚。
老翁趴在地上,浑身颤抖,却不敢哭喊,只能发出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
周围的人群纷纷避让,脸上写满了恐惧和麻木。
这就是如今的洛阳。
昔日的繁华,如同被戳破的泡沫,只剩下空洞的表象。
铁蹄的阴影,笼罩着这座古老的都城,践踏着它的尊严,也扼杀了它的生机。
董卓和他那支骄横跋扈的凉州军,如同盘踞在帝国心脏的毒瘤,正肆无忌惮地吸吮着它的血液。
我的心情无比沉重。
我曾以为,颍川的烽火已经是人间地狱,但来到这帝都洛阳,我才发现,权力的失控和人性的贪婪,所能造成的破坏和恐惧,远超我的想象。
这里,绝非善地。
我如同闯入了一片危机四伏的黑暗森林。
但我别无选择。
我必须在这里生存下去,必须在这里找到我的立足之地。因为只有站在这风暴的中心,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走向,才能寻找到那一丝可能存在的、改变一切的契机。
我紧了紧身上的行囊,将头巾压得更低,混入那熙攘却又死气沉沉的人流之中,开始了我在这座“繁华”帝都的、艰难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