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鬼王福的伏法,以及那个隐藏在杂货铺中的联络点被摧毁,笼罩在司徒府上空的连环杀机阴云,似乎终于暂时消散了。
府内的气氛虽然依旧凝重,但那种人人自危、互相猜忌的恐慌感,总算是缓解了不少。
王允司徒也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他对我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从最初的示警,到运用智谋揪出内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信任。
在几次核心成员的密会中,他甚至开始主动征询我对诛董计划具体细节的看法,我的地位,在无形中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几乎已经跻身于核心智囊之列。
那些原本对我这个“寒门出身”、“来历不明”的小吏心存疑虑的重臣们(如士孙瑞、黄琬等),在亲眼见证了我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出的冷静、智慧和力挽狂澜的能力后,对我的态度也明显转变,多了几分敬重和认可。
危机的暂时解除,为王允集团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他们得以重新整合力量,修复内部的裂痕,并再次将精力聚焦到那件最核心的大事——诛杀董卓之上。
因为内鬼的清除,他们相信计划的保密性得到了加强,行动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府内再次弥漫起一种压抑着的、却又充满期待的紧张氛围。
而我与貂蝉姑娘的关系,也因为这次惊心动魄的联手合作,变得更加紧密和……暧昧。
我们之间,有了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府中的偶然相遇,眼神交汇时,似乎总能读懂对方心中隐藏的情绪。
她看我的目光中,少了几分最初的警惕和疏离,多了几分信任、欣赏,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如同春水微澜般的情愫。
而我,面对这位不仅拥有绝世容貌、更兼具过人智慧和胆识的奇女子,心中那份最初的好奇和怜惜,也渐渐发酵,掺杂进了更深的倾慕和……或许连我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悸动。
我知道,这种情感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滋生,是极其不合时宜,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但身处这乱世浮萍,命运交织,有些情感的发生,似乎也由不得自己控制。
我们都默契地没有点破,只是将这份微妙的情愫,深藏在心底,化作彼此在黑暗中前行时,一份心照不宣的支撑。
然而,我心中却非常清楚,眼前的平静,只是暂时的。
杀机虽然暂缓,但更大的风波,已在酝酿之中,随时可能再次袭来。
首先,幕后的黑手并未真正伏法。
无论是李儒还是贾诩,他们损失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棋子和一个联络点。
以他们的智谋和手段,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必然会重新评估我们的实力(尤其是我的存在),并制定出更隐蔽、更毒辣的反击计划。
下一次的交锋,只会更加凶险。
其次,诛杀董卓的计划本身,依旧充满了巨大的变数和风险。
核心的关键在于吕布。
这位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猛将,真的能被完全策反吗?
他会不会在最后关头倒戈?
或者,即使他成功杀了董卓,他又会成为一个新的、更难控制的威胁?
历史的轨迹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再者,我与王允之间的潜在分歧,并未真正消除。
他虽然更加信任我,但我们对于如何应对董卓死后的局面、如何处理凉州军、如何真正稳定朝局,看法未必一致。
一旦董卓伏诛,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稳固?
会不会因为政见不同而产生新的裂痕?
最后,那个关于梅花簪和貂蝉身世的谜团,依旧悬而未决。
她为何会拥有那枚与黄巾密文相关的簪子?
她接近我、与我合作,除了自保和忠于王允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目的?
她背后那所谓的“宫中势力”,又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些疑问,如同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让我触礁倾覆。洛阳上空的乌云,只是暂时被驱散了一小片,更浓厚的、酝酿着更大风暴的云层,依旧在远方翻滚、汇聚。
杀机暂缓,是为了酝酿更猛烈的爆发。风波再起,已是命中注定。
我站在司徒府的回廊下,望着庭院中那株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的梅花(或许是王允府中的景致),心中百感交集。
我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我必须抓紧这短暂的平静期,继续提升玄镜台的力量,尽可能地搜集更多关于各方势力的情报,并为即将到来的、更加惊心动魄的诛董行动,以及之后可能出现的、更加混乱的局面,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下一场惊雷,不知何时会落下。但我,已经准备好迎接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