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带着清晨的微凉和草木的气息,吹拂过这座破败却宁静的古寺。
我站在地窖的入口处,望着里面那一排排被小心封存好的木箱,心中百感交集。
洛阳那场惊心动魄的烈火与厮杀,仿佛还发生在昨日。
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杀、绝望的哭嚎、以及……弥漫在空气中那令人作呕的血腥与焦糊味,依然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们活下来了。
我和蔡琰姑娘,还有石秀以及玄镜台仅存的几位弟兄,如同从地狱中爬出的幸存者,带着一身的疲惫、伤痛和难以磨灭的记忆,暂时在这深山之中找到了一个喘息之所。
劫后余生,恍如隔世。
回望那座已经化为废墟的都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悲凉。
王允的刚愎、吕布的勇莽、李傕郭汜的凶残、贾诩的阴毒……一幕幕权力的倾轧、人性的挣扎,最终都归于了那一片焦土。
一个时代,就这样以最惨烈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但我们并非一无所有。
在这场浩劫之中,我们拼尽全力,从烈火中抢救出了这些……文明的火种!
地窖里那些沉甸甸的木箱,装着的不仅仅是竹简、帛书和纸卷,更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智慧、历史和精神!
是史官笔下不朽的春秋,是先哲思想闪耀的光芒,是律法典章构建的秩序,是堪舆图籍描绘的山河,是户籍黄册记录的生民……它们,是重建家园、复兴文明的根基,是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更加珍贵的无价之宝!
每当想到这一点,我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
守护这些火种,让它们不至于在乱世烽烟中彻底湮灭,这或许是我至今,所做的最有意义、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而与我一同守护这批火种的,还有她。
我转过头,看到蔡琰姑娘正坐在一旁的石阶上,借着从地窖口透进的微光,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卷有些破损的古老帛书。
她的脸上还带着倦容和苍白,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和温柔,仿佛在呵护着一个新生的婴儿。
经历了这场生死的考验,我们之间的情感,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倾慕和盟友关系,沉淀为一种更加深沉、更加牢固的相知相惜、生死与共。
在那场混乱的撤离中,我搀扶着她,她支撑着我,彼此的体温和眼神,成为了在绝望中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最大力量。
我知道,此生此世,我们之间的羁绊,再也无法割断。
然而,劫后余生,并非意味着安逸的开始。
洛阳已经彻底沦为废墟和险地。
李傕、郭汜的统治残暴而混乱,贾诩的阴影更是挥之不去。
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去寻找一个新的、更安全的、能够让我们守护好这些典籍,并能徐图发展的根据地。
去哪里?
我的目光,投向了更远方的广阔天地。
徐州? 陶谦牧守,据说境内相对安定,且文风颇盛,或许能为这些典籍提供一个良好的保存环境。但徐州地处中原腹地,四战之地,未来恐怕难免战火波及。
荆州? 刘表坐镇,兵强马壮,且有长江天险,相对远离中原的纷争。那里名士云集,或许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之人。但刘表此人,似乎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江东? 孙坚虽死,但其子孙策据说骁勇善战,已有崛起之势。江东地理偏远,易守难攻,或许能提供一个长久安定的发展环境。但那里文化相对落后,且远离政治中心。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我需要仔细权衡,做出最符合当前情况和长远目标的决定。
无论选择何方,守护火种,将是我下一阶段最重要的使命。
我要将这些抢救出来的典籍,进行更系统的整理、复制、研究和传播。
我要以此为基础,吸引人才,培养力量,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我自己的、能够影响这个时代的根基。
玄镜台,也需要在新的环境中,重新生根发芽,编织起更广阔、更严密的情报网络。
乱世之中,信息就是生命,就是力量。
而我与蔡琰、以及可能再次相遇的貂蝉、徐庶等人之间的故事,也将在新的舞台上,继续上演。
我走到蔡琰身边,轻轻拂去她发髻上沾染的一丝灰尘。
她抬起头,对我露出了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微笑。
是的,我们还活着。
希望,就还在。
洛阳的惊雷虽然震耳欲聋,但也炸开了旧世界的桎梏。
新的乱世格局已经形成,而我,陆昭,将带着这些从烈火中抢救出来的文明火种,踏上全新的征程。
守护火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用它,重新点亮这片黑暗的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