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镜台的这张无形巨网,要想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铺开,并向更远的区域延伸,甚至敢于窥探曹操、袁绍这等庞然大物的核心机密,其背后所需要的资源投入,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这绝不仅仅是招募几个人手、打探几条消息那么简单。
据点的建立与维护: 在各个关键城市设立秘密据点,无论是租赁房屋、伪装商铺,还是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安保,都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和持续的维护费用。
人员的招募与培训: 发展和培养可靠的线人和核心成员,需要支付安家费、活动经费、以及购置必要的装备(武器、衣物、信鸽等)。对核心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密写、格斗、追踪等),更是需要投入不菲的成本。
情报的获取与传递: 收买线人、贿赂官员、打通关节……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往往需要金钱开道。而建立和维护安全的传递渠道(死信箱、信鸽、特殊信使的差旅费等),同样耗资巨大。
抚恤与应急储备: 情报工作风险极高,成员伤亡在所难免。必须建立完善的抚恤制度,让牺牲的弟兄能够瞑目,让活着的弟兄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也需要储备一定的应急资金,以应对突发状况。
可以说,玄镜台的每一次扩张,每一次行动,都在吞噬着海量的金钱和物资!而仅仅依靠徐州那刚刚有所起色、却依旧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是绝对无法支撑玄镜台如此快速和大规模的发展的!
刘备主公虽然信任我,但他首先要保证的是军队的粮饷和基本的行政开支,不可能将有限的资源,大量投入到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报机构上。
在这个关键时刻,再次为我雪中送炭、提供最坚实后盾的,依然是那位眼光卓着、魄力非凡的徐州首富——糜竺,糜子仲!
自从上次盐铁专营策的廷议上,他旗帜鲜明地“倾尽家财”支持我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便已经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级或盟友,更像是一种深度捆绑的战略合作伙伴。他将糜家的未来,与我和刘备的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当我向他(当然是以极其隐晦和安全的方式)透露了我需要建立一个更强大的情报网络,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局势和外部威胁,并暗示了其中巨大的资金需求时,糜竺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再次给予了我毫无保留的支持!
“陆别驾所虑者,亦是竺所忧者。”他在一次秘密会面中,对我说道,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和认真,“如今徐州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曹孟德虎踞中原,其志不小;袁本初占据河北,亦非善类。我等若不能早做准备,洞察先机,只怕……昔日陶恭祖之覆辙,不远矣!”
他显然也意识到了情报的重要性。或许,他之前在商业竞争中,也早已体会到了信息灵通所带来的巨大优势。
“玄镜台之事,”他压低了声音,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虽属机密,然其利国利民(至少对他和刘备来说是利),竺亦知晓一二。别驾但有所需,无论是钱粮、物资、商队渠道、乃至人手掩护,只需知会一声,竺必当尽力而为!我糜家数代积累之财富,与其在乱世中化为泡影,不如……投于明主,用于正途,博一个锦绣前程!”
他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是将承诺付诸了行动!
持续的资金注入: 他通过极其隐秘的方式(比如以“商业投资”或“预付货款”的名义),定期向玄镜台的“后勤司”(由我指定的最可靠的心腹负责,账目独立且极其保密)注入大量的资金。这笔钱,成为了玄镜台能够快速扩张、维持运转的最重要的“血液”!
商业网络的全面开放: 他几乎向玄镜台全面开放了糜家的商业网络!无论是遍布各地的商铺、库房,还是往来于各州郡的商队、船只,都成为了我们传递信息、掩护人员、甚至转运物资的绝佳平台!许多时候,玄镜台的成员只需要一个糜家管事的身份,就能畅通无阻地进出许多戒备森严的区域。
人脉资源的共享: 他还利用自己在商界、甚至部分官场(特别是徐州本地)的人脉关系,为玄镜台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帮助我们打通某些关键的关节,获取一些不易得到的许可,甚至……介绍一些可能值得发展的潜在线人。
可以说,没有糜竺公这持续不断的、几乎是不计成本的“输血”,玄镜台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初步编织起一张覆盖江淮、窥探天下的情报之网!
我对他,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我知道,这份支持背后,不仅仅是商业利益的考量,更包含着他对我的信任、对刘备的忠诚、以及……对徐州未来的一份沉甸甸的期盼。当然,这种深度的捆绑,也意味着我与糜家的关系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未来若是我与刘备、或者与徐州其他势力产生冲突,糜家的立场将变得至关重要。
但这,是后话了。
至少在目前,糜竺公是我最坚定、也最有力的盟友和后盾!有了他的支持,我才能更有底气地去推动玄镜台的发展,去应对那些来自暗处的挑战,去编织那张足以影响未来的无形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