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如同跗骨之蛆,在下邳城的各个角落里滋生蔓延。那些不堪入耳的揣测和攻讦,不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更让我内心深处那片原本就波澜起伏的情感湖泊,彻底失去了平静。
夜深人静,我独坐灯下,却无心处理公务,也无心研读典籍。脑海中反复回荡的,是宴会上那“玉算盘”与“玉箫”同时出现的尴尬场景,是街头巷尾那些关于我“左拥右抱”的污秽之词,更是……蔡琰那清冷忧郁的眼神,和糜贞那慧黠试探的目光。
我不得不承认,我对她们两人,都动了心。
对蔡琰, 那是一种早已超越了普通男女之情的、深沉而厚重的情感。
我们一同经历了长安的炼狱,一同在黄河岸边徘徊于生死边缘,一同守护着那些文明的火种……她是我的知己,是我的战友,更是我在这乱世中最能信任、也最能给予我心灵慰藉的红颜。
我对她,有着难以割舍的依恋,有着必须守护的责任,更有着……一份或许连我自己都未曾完全意识到的、想要与之相守一生的渴望。每次看到她因为流言而黯然神伤,我的心都会如同针扎般疼痛。
而对糜贞, 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新鲜而炽热的吸引力。
她聪慧、干练、充满活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我原本略显沉闷和压抑的生活。与她并肩作战,共同应对商业危机,进行智慧上的碰撞,总能让我感到一种棋逢对手的酣畅淋漓。
她身上那股不同于传统女子的勃勃生机和实干精神,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在她面前,我似乎更能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属于这个时代的鲜活气息。而她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或许存在的朦胧情愫,也让我难以完全无动于衷。
然而,理智却在声嘶力竭地警告我:保持距离!
时局不允许: 眼下徐州内忧外患,强敌环伺,改革刚刚起步,根基未稳。我作为刘备倚重的核心人物,必须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之中,绝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纠葛而分心,更不能因此而授人以柄,影响大局!
立场不允许: 我是“外来者”,在徐州本就根基浅薄。若再与本地两大势力(蔡家代表的士林清流,糜家代表的商贾巨富)的关键女性都产生过于亲密的关系,必然会引来更多、更深的猜忌和敌意!“公私不分”、“利用女色攀附权贵”……这些帽子一旦扣上,我将万劫不复!
道义不允许: 我心中已有蔡琰。虽然我们之间并未明确关系,但那份患难与共的情谊和心照不宣的默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刻若再与糜贞发展出超越友谊的关系,无论对蔡琰,还是对糜贞,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伤害。
我不能……也不愿成为那种玩弄感情的薄幸之人。理智告诉我,必须快刀斩乱麻,明确自己的态度,与糜贞保持纯粹的工作关系,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蔡琰一人身上,并尽快给她一个明确的承诺和安稳的未来(尽管这在乱世中何其艰难)。
但情感,却如同脱缰的野马,难以完全掌控。
我无法否认,每次与糜贞共事时,那种智慧碰撞带来的愉悦和她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对我的吸引力。
我也无法忽视,她眼中那份可能存在的、真挚的情感(或许只是我的错觉?)。直接而冷硬地拒绝或疏远她,是否太过残忍?是否会因此而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友和得力的助手?甚至……是否会伤害到她,并将她推向我的对立面?
我的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拉扯与煎熬。就如同站在一个岔路口,一条路通往看似“正确”却可能充满遗憾和愧疚的理智彼岸;另一条路则充满了诱惑和未知,既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能……将我拖入万劫不复的情感深渊。
我该如何选择?
我看着灯火下自己摇曳不定的影子,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我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能智斗权臣,挽救危局;但面对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我却……束手无策,进退维谷。
或许,这就是人性吧。即使拥有超越时代的灵魂,也终究无法完全摆脱七情六欲的困扰。
最终,我没有立刻做出决绝的选择。我决定……暂时保持距离。
我会更加专注于工作,尽量避免与糜贞产生不必要的私下接触。
我会用更明确的行动(比如更多地关心和陪伴蔡琰,虽然方式会很含蓄),来向外界(也向自己的内心)传递一个信号。
但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我知道,这个问题迟早需要面对,需要解决。而在那之前,我只能将这份内心的拉扯和煎熬,深深地埋藏起来。
理智与情感的博弈,或许比任何一场政治或军事的较量,都更加艰难,也更加……令人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