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凛冽的寒风席卷着徐州大地,也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
虽然屯田和盐铁专营的初步推行,为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带来了一丝微弱的生机,但我心中的那份安宁,却如同风中残烛,摇曳不定。
因为我知道,北方的威胁,从未真正解除。
果然,就在开春之后不久,当冰雪初融,万物尚未完全复苏之际,来自许都方向的、最令人恐惧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般,轰然传来!
石秀脸色苍白地冲进了我的别驾衙署,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刚刚通过玄镜台最紧急渠道传递回来的密报。
他的声音因为急促和紧张而微微颤抖:“主公!不好了!曹操……曹操发兵了!大军……正向徐州而来!”
我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虽然对此早有预料,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那种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感,依旧让我感到一阵窒息。
“消息可靠吗?兵力多少?由谁统帅?檄文内容是什么?”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语速极快地问道。
石秀将密报递给我,上面是用我们约定的密写药水写就的寥寥数行字迹,因为传递仓促,字迹甚至有些潦草,但内容却清晰无比,也触目惊心:“曹操亲提大军(初步估计不下十万,具体数目仍在探查),号称二十万,已过官渡南下,兵锋直指兖徐边境!”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于禁、乐进等曹军主力将领,几乎倾巢而出!”
“曹操以天子名义颁布檄文,遍传天下,历数刘备‘名为汉臣,实为国贼,窃据徐州,不尊朝廷号令’等罪状,声称奉诏讨伐,以正视听!”
“另有传闻,曹操声称要为父报仇(虽然陶谦已死,但旧账重提),并指责徐州包庇‘叛将’(可能暗指吕布残部或之前从曹营叛逃之人?),檄文极具煽动性!”
十万大军!曹操亲征!名将云集!奉天子诏!
每一个词,都如同千斤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我的心上!
这一次,曹操显然是动了真格!
他不再是像上次那样,仅仅是为了复仇或试探,而是抱着一举吞并徐州、彻底统一北方(至少是黄河以南地区)的决心而来!
他选择的时机也极其刁钻!
恰逢开春,冰雪消融,利于大军行动;而此时北方袁绍虽然依旧是心腹大患,但官渡之战尚未全面爆发到最激烈的阶段,曹操或许判断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兵力,先解决掉徐州这个侧翼的威胁,然后再回过头来全力对付袁绍!
更阴险的是,他打出的旗号——“奉诏讨贼”! 这无疑占据了大义的名分!
将刘备主公这位以“仁义”和“汉室宗亲”身份立足的诸侯,直接打成了“名为汉臣,实为国贼”的叛逆!
这对于极其看重名声和道义的刘备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般的打击!也会让那些原本就对刘备根基不稳有所疑虑的徐州士人,更加动摇!
狼烟,真的再次燃起来了!
而且,这一次的火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猛烈!
我拿着那份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密报,手指微微颤抖。
我知道,徐州,以及刚刚在这里站稳脚跟的我们,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最严峻的生死考验!
“立刻将此情报,以最高等级密报,呈送主公!”我当机立断,对石秀下令,“同时,命令玄镜台所有力量,全面转向!不惜一切代价,严密监控曹军的行军路线、兵力部署、后勤补给等一切动向!速度要快!情报要准!”
“是!主公!”石秀领命,匆匆离去。我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刚刚透出一丝绿意的徐州大地。春天来了,但随之而来的,却并非生机与希望,而是……更加凛冽的杀机!曹操,曹孟德!这位乱世的枭雄,终于将他那冰冷而锐利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这片土地!
而我,陆昭,以及我所辅佐的刘备主公,又该如何应对这即将到来的、如同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危机?
一场决定徐州命运,也可能决定我未来走向的保卫战,已经不可避免。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在脑海中飞速地推演着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