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的寒风卷着枯叶扑打在青岩镇东山小学斑驳的围墙上,陈凡站在裂了缝的教室屋檐下,伸手接住一片从瓦缝漏下的碎雪。省教育厅跟班学习时的笔记本摊在缺角的讲台上,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张卷边的校舍安全鉴定书,那是上月省建筑研究院专家下乡时留下的评估报告。
老校长王德顺佝偻着背,用搪瓷缸接住屋顶渗下的冰水,缸底沉淀的茶垢被冲得翻涌:“陈镇长,新刷的墙面又掉渣了,娃娃们上课得戴安全帽哩!”他颤巍巍指向黑板旁用红漆画的警戒线,那线歪歪扭扭像条冻僵的蚯蚓。
陈凡踩着咯吱作响的地板,指尖蹭过墙皮剥落处,露出底下掺了稻壳的灰浆。他掏出手机调出全省教育系统台账,“东山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赫然标注着“2023年竣工验收”,可眼前新换的钢窗框已锈蚀变形,混凝土过梁上的裂缝能塞进铅笔。
“县教育局拨的一百八十万专项资金,就改成这模样?”陈凡翻开镇教管办的验收材料,“结构加固验收记录”上二十个龙飞凤舞的签名,连撇捺的弧度都像是复印的。
分管文教的副镇长郑春来裹着貂绒领大衣迈进教室,锃亮的皮鞋避开地上的水渍:“山区施工队水平有限,能按时完工就不错了……”
“郑镇长说的施工队,是您外甥挂靠的那家建筑公司吧?”陈凡用螺丝刀撬开电闸箱,裸露的电线像团纠缠的水蛇,“三相电接成两相,上周跳闸差点烧了投影仪——这叫合格工程?”
全镇教育工作会上,郑春来将“全省教育均衡示范校”的铜牌掼在会议桌上,惊得保温杯里的胖大海跳了出来:“危房改造是省里教育扶贫重点项目,现在找茬是要断孩子们的求学路?”
陈凡将掺着草屑的混凝土块推过去,碎渣在日光灯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省建材检测中心的报告显示,水泥标号不足325,钢筋抗拉强度只有国标的60%!”他点开手机里的施工监控,画面里工人正将过期水泥往搅拌机里倒,“连县监理公司都拒签验收单——这种校舍能撑过明年雨季?”
教管办主任掏出手帕擦额头的汗珠:“可能是材料运输途中受潮……”
“受潮?”李婷抱着档案袋跨进会议室,发梢沾着从教室梁上飘落的木屑,“上周四年级教室横梁断裂,郑镇长在竣工典礼上剪彩的照片,需要我调取现场录像吗?”
郑春来的司机兼表弟突然踹翻椅子,劣质海绵从破口处钻出来:“你们这是污蔑正规企业!我们用的都是招标采购的正规建材!”
“正不正规,请省里的专家看看就知道。”陈凡接通视频电话,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工程师出现在屏幕上,“徐工刚验收过省实验小学新校区,让他看看咱们的‘示范’校舍?”
暴雪压垮了食堂的彩钢瓦顶棚,陈凡带着教师抢修漏风的教室窗户。李婷举着热成像仪扫描墙体,突然指着屏幕上泛红的区域喊:“西山墙承重柱有空鼓,得立刻做临时支撑!”
“联系县应急管理局调两车防冻混凝土!”陈凡裹紧军大衣,呵出的白雾蒙在窗玻璃上,“让省建筑大学结构工程系的师生来做安全评估!”
施工队工头攥着冻僵的阀门吼:“零下十五度浇筑混凝土?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懂个屁!”
“掺早强防冻剂,用篷布搭暖棚,碘钨灯加热养护!”李婷翻出省建研院的冬季施工手册,纸页在寒风里猎猎作响,“省教育厅上周调配的速凝材料——我联系他们派技术员带加热毯过来!”
郑春来的连襟开着铲车堵在校门口,车斗里的积雪簌簌往下掉:“没有县教育局的批文,谁敢动工就是破坏公共财产!”
陈凡亮出冻得发脆的传真纸:“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两小时前将东山小学列为重大安全隐患点——郑镇长要不要跟省督查组当面解释‘公共财产’的定义?”
三十多个家长举着“要课桌不要危房”的硬纸板围住镇教管办时,李婷正在调试结构监测系统。她将传感器贴在裂缝处,平板电脑立刻生成三维力学模型:“这套系统能实时预警结构变形,比肉眼观测提前四小时发现险情!”
几个老木匠用墨斗敲打监测终端:“铁疙瘩能比得过俺们祖传的吊线法?”
陈凡调出汶川地震后重建小学的纪录片:“北川新校舍用上北斗形变监测,去年六级余震时零损伤!”
“说得轻巧,钱从哪来?”郑春来阴着脸缩在暖气片旁,貂绒领子上沾着油渍。
李婷展开被茶水渍晕染的会议纪要:“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有九十万结余,县政协去年就批复了用于校舍安全监测——郑镇长说这笔钱要‘统筹规划’,原来是在等校舍塌了建商业补习班?”
二十天后全省教育安全现场会上,监测系统提前预警了礼堂横梁位移。当省质检站的结构验收达标时,陈凡突然切换大屏幕:“省审计厅专项审计显示,追回被套取工程款一百二十万元!”
观摩席上的郑春来刚要摸向侧门,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已封住走廊:“请郑镇长协助调查招投标过程中的‘技术咨询费’。”
教室里,王校长摸着温热的暖气片哽咽:“这钢板暖气比炭炉子暖和多了,娃娃们写字手不抖了……”
总结会上,省教育厅校安处处长摸着新换的实木课桌感叹:“听说你们用碳纤维布加固了承重墙?这个技术可以在山区学校推广!”
李婷正教老师操作监测系统,冻疮未愈的手指在屏幕上点出光斑:“其实加固方案是省建研院吴教授的团队设计的,我们只是协调了施工设备……”
“协调就是办实事!”处长将批文拍在陈凡沾着粉笔灰的笔记本上,“青岩镇列为全省智慧校园试点,配套两百六十万改造所有村小——要让山里娃趴在科技窗台上看世界!”
夕阳将教室的玻璃窗染成琥珀色,李婷的影子斜斜映在陈凡的值班表上。他想起半月前在省图书馆查教育年鉴时,瞥见李婷蜷在地方志专区抄录民国《劝学所章程》,窗外的雪光将她手中的铅笔镀成银白色,像一柄裁开时光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