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关系特铁!
“好好好,我去还不成吗?”姚广孝无奈地说。
朱棣一听笑了,心想:看你还能怎么滴?
再说朱高炽那边也得到消息了。
“儿子要回来了,听说皇上亲自去接,咱们也去看看热闹吧。”
他说的儿子就是朱瞻基,自从朱瞻基离开应天城,夫妻俩一直很担心。
现在听说朱瞻基要回来,朱高炽激动极了。
“走走走,我们现在就去!”张妍也兴奋地跟着说。
儿子要回家,做父母的当然最开心、最激动。
而监国的朱高煦这几天忙得晕头转向。
朱高煦原本以为火铳和红衣大炮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就能轻松一下,可谁知刚忙完军务,尚书房里的奏折又像小山一样等着他处理。他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累得不行。想到哥哥朱高炽天天面对这样的工作量,他心里也开始同情起对方。才干几天就累成这样,大哥要是知道了,该有多辛苦。
正在烦恼之际,小鼻涕跑来告诉他:“汉王爷,太子爷回来了!”朱高煦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站起来:“老四回来了?”小鼻涕点头确认,并说皇帝已经去迎接了。朱高煦一听,也急急忙忙换了身红蟒袍就往城门口赶。
等到了城门口,朱高烨他们刚进城,就看见朱棣坐着龙辇缓缓而来。
“老爷子亲自来接我们?”朱高烨有点意外,但心里挺感动。朱棣见到儿子,热情地打招呼:“老四,可想死你啦!”朱高烨却有点不好意思,往后退了几步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这样,多丢人。”
这时朱瞻基叫了声“皇爷爷”,朱棣很高兴。接着姚广孝也出现了,朱高烨好奇为什么他也来,姚广孝解释说是被皇帝拉来的。朱高炽夫妇随后赶到,张妍看到朱瞻基更是激动地围着他转,问他还好吗。
这一路下来,父子团聚的气氛温馨而热闹。
朱瞻基咧嘴一笑:“没事,真的没事,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朱高炽踱步到近前,瞥了一眼儿子,慢悠悠地说:“好像倒真是没事,不过身上这股血腥味儿重了些。”
朱高炽在北平时也是杀过人的主儿,自然清楚这次朱瞻基外出必然经历了不少事情。
果然,这趟朱瞻基的变化挺大的。
自打跟朱高烨出去后,整个人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现在的朱瞻基跟以往相比,多出了几分锐气。
他确实是变了。
“你这一出去,我可是担心死了,知道不?”张妍嗔怪道。
“放心吧,我哪能出什么事,跟着四叔,我可学了不少东西。”朱瞻基眯着眼笑答。
朱棣拍拍他的小脑袋。
“小子,你这回算是有福了,别人要是有这样的机会,非得嫉妒死不可。”朱棣笑呵呵地说。
“我就凑巧赶上了呗!”朱瞻基抓抓头,脸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
“行了行了,别臭美了。”朱高炽瞪了他一眼。
就在此时,朱高煦一溜烟儿跑过来,那姿势逗得周围人都想笑。
可朱棣看着他的狼狈相,眉头皱得更深了。这家伙一贯毛毛躁躁的,实在让人提不起好感。尤其是朱高烨回来后,朱棣对他的厌恶更甚了。
朱高煦和朱高烨站在一起,朱棣越看朱高煦越不顺眼,反而觉得朱高烨顺眼多了。
朱棣又瞄了一眼朱高煦,这小子特意穿上蟒袍显摆呢,看他那嘚瑟样!
“老四,听说你回来了,我都快急疯了。”朱高煦激动得直哆嗦,伸手就想拉朱高烨。
朱高烨嘴角微扬,冷冷地看着朱高煦。他回来本就是为了挑朱高煦的刺儿,这下朱高煦自己送上门来了,岂不正好?
“听说你现在威风得很,还接了监国的差事。”朱高烨眯着眼说,眼神渐渐变得阴冷。
“我也就是运气好罢了,现在你回来了,这活儿还得你来干。”朱高煦笑着回应,得意得藏不住。
谁知这时,朱高烨忽然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重重摔过去,正中朱高煦的脸。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朱瞻基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事跟山东的旱灾有关。
奏折掉在地上,朱高煦愣住了。
“你这是干什么呢?”他一脸迷茫地问。
“睁大眼睛好好看看!”朱高烨冷声说道。
朱高煦满头雾水,还是捡起奏折读了起来。
打开一看,奏折上满是斑驳的血迹。
连朱棣都远远瞧见了。
大家都盯着朱高煦。
朱高煦看完后,脸色变得铁青,身体微微发抖。
“这是怎么回事?”朱棣沉声问,大步上前,一把抢过奏折。
这不是一般的奏折,简直就是老百姓的心声集锦!全是山东百姓的诉求。内容写的是旱灾带来的惨状,甚至有人吃人的事情。朱棣看完后,脸都气成了青色。
他瞪着朱高煦,那眼神恨不得把他吃了。朱高煦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他自己心里也挺虚的,毕竟这样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他一直忙于整军,这些奏折虽然是杨士奇他们递上来的,但他根本没怎么当回事。在他心里,只要军队整好了,朱元璋就该对他另眼相看了。可他完全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是百姓生活不安定,再好的军队又有何用?现在他也知道大事不妙了。
朱元璋强压着怒火,实际上已经怒不可遏。如果眼神能杀人,朱高煦早就死了无数次了,现在的他真是窘迫至极。
“回去再说!”朱元璋瞪了朱高煦一眼,气得不行。
朱高煦满脸委屈,可也无计可施,毕竟这事他确实没处理好。
朱元璋看了朱高炽一眼,觉得他各方面都很满意。
“好了,你跟我去奉天殿,朕要好好表扬你,你这次灭了瓦剌,朕不能不给奖励!”
朱元璋笑着说,眼里还闪着光。不过他心里还惦记着另一件事,关于建文的事情。听说朱高炽找到了建文,这引起了朱元璋的兴趣,尽管没抓到人。但他明白现在不是问的时候,这事得慢慢来,才能真相大白。
“老和尚,今天这事不小,你得跟我去奉天殿!”朱元璋又看着姚广孝。
姚广孝微微一笑,目光有些波动。最后点点头,“一切听皇上的。”
“哈哈,这样最好,这样最好!”朱元璋笑了,心情好了不少。他知道姚广孝一直在鸡鸣寺,难得有机会出来活动,当然不能让他一直待在那里。
“老四,你跟我来。”朱元璋说道。
“父皇,我刚从山东回来,那里简直糟透了,百姓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我觉得必须想办法解决。”朱高炽说。
“既然我是太子,那就得负责到底!”朱高炽的想法变了,他想做的大事就是让大明变得最强!
现在他既然回来了,那担子自然就落到他肩上了。大明在朱棣的带领下确实是向着好的方向走,可现在钱不够用了,这问题躲不掉。虽然眼下还不明显,但以后肯定是个大事。所以朱高烨的任务就是改善国家财政,让百姓过得更好。
朱棣特别开心。之前朱高烨还没去打瓦剌的时候,他一直想着辞掉太子的位置,因为他根本不想干这活。但现在不一样了,老四打完回来后,态度完全变了。这让朱棣很兴奋,觉得特别欣慰。
“好小子,真没让我失望!”朱棣拍了拍朱高烨的肩膀。
“咱们先去奉天殿,把大臣们都叫来,商量山东干旱的事。”朱棣说着,还瞪了老二一眼。
朱高煦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这次的事他有很大责任,要不是他,山东不至于这样。
“皇上!”这时又有人说话,直接走到前面。
他手里拿着奏折汇报:“皇上,不只是山东干旱,河南也干旱了。”
他说完,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其实这事早有人上报,只是汉王一直没理会。
这个人就是杨士奇。
“你是说河南也旱了?”朱棣脸色变化不定,冷冷地看着朱高煦。
如果朱高煦再惹朱棣生气,就凭那个眼神,他可能就完了。
“这事是真的,我早上就递了奏折,可这么多天没回音。兵部也没办法,只能再提一次。”杨士奇说。
朱棣不自觉地握紧拳头:“这事必须查清楚,得解决,让百姓过安稳日子。这次干旱无论如何得想办法应对!”
朱高烨拍着胸脯说:“这事包在我身上,给我三天时间,肯定能解决!”
朱棣冷眼一瞥,直接开口:“话别说太满,在这么多大臣面前,说出去的话可是得负责到底的。”
朱高烨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放心,我保证三天内搞定,绝不拖延。”
朱高烨又补充了一句:“三天时间,能暂时稳定局势,但长期的法子还得另寻。”
朱棣点点头,表示认可:“只要能安抚百姓,应付这场旱灾,已经算是大功一件。”
说完,朱棣挥挥手:“你们都退下,留下你们三个。”
他指着朱高煦、朱高炽等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