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今天的一通操作,确实是给院里的人震惊了一波。这要是有情绪值系统,这一波可就收割大发了,最起码每人可以收割高达几万。
且不论院里众人想法,易中海两口子和聋老太太那就是一句话:很开心啊,特别开心,非常开心。
这不,坐在易中海家的聋老太太就很开心,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贾南星站在聋老太太的身后,殷勤的聋老太小敲着肩膀。这可把聋老太给心里美啊,生活这下可有盼头咯。
聋老太脸上笑着,眼睛微微眯着,可怎么也掩饰不了内心的高兴,以后不愁没人养老咯。
贾南星这家伙也是个马屁精,很会看脸色行事。因为他知道,这三位需要的是什么,那他就来点什么。
这不,这家伙一口一个奶奶的叫着,可把这聋老太太给高兴坏了。
你要说这聋老太她聋吧,有时候还真是聋,可有时候吧,这老太太比谁都精明。
别看易中两口子今天院里唱了这么一出,对她这个老太太有几分心思,聋老太还是知道的。
最起码,易中海就是抱有目的的,她这个老太太,也就是被易中海拉出来站台的。
可是有什么办法,她现在孤寡老人一个,有些时候,还得顺从着这易中海。
要是她的大孙子何雨柱在,呵,她会搭理这易中海别有目的的心思。
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作什么妖了,谁不知道谁的心思。
易中海笑眯眯的坐在八仙桌的椅子上,那张虚伪却露着正气的脸上已经笑成菊花了。
易玲珑和易继宗这俩小人,整齐划一的坐在易中海的怀里,给易中海投喂着吃食。
这把易中海给心里美的啊,就差有鼻涕泡出来了。
尤其是这俩小家伙一口一个爹,那小嘴叭叭的叫着,软软糯糯的,太受用了。
易中海用笑成菊花的那张脸,在易玲珑和易继宗的小脸上分别亲了一口,惹的怀里的两个小家伙一阵不满。
易中海那笑的那叫一个开心,笑的那叫一个畅快。嗯,很受用,有了孩子就是好啊。
易中海看着从厨房出来的婆娘,笑着开口道:金花,别忙乎了,继宗这小家伙闹着要找你,你可 别让咱们的乖儿子久等了。
余金花乐呵呵的上前把易继宗从易中海怀里抱了过来,又把易玲珑也给一只手抱了过来,就走到了炕头位置。
余金花给两个小家伙脱了鞋后,让俩个小家伙在炕上一左一右的围着她。
易中海这下可是麻爪了,看了看他空空如也的怀里,又眨巴着眼睛看着炕头上的娘仨。怎么就一下子啥都没有了,他还没抱够呢。
余金花可不管易中海的心思,她这会,可是专心致志的给俩孩子喂食呢。
余金花太喜欢这俩小家伙了,自从第一眼开始就喜欢上了。尤其是俩小只一见面,就抱着她大腿喊娘时,她就认定了这就是她的一双儿女。
余金花的喜欢和易中海的喜欢不同,易中海的喜欢还是停留于表面,还没有进入深层次。可是,余金花的喜欢是发自内心了,她是从骨子里喜欢这俩孩子。
这就造成了,这俩小家伙白天会黏着余金花,晚上更是黏她。睡觉时,一左一右的紧紧窝在余金花的怀里。
小孩子的心思最单纯,虽然这俩孩子是孤儿,可是他们知道谁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不黏余金花才怪。
余金花的母性光辉已经开始泛滥了,而且还是泛滥成灾的那种。俩孩子现在就是她的宝,谁要是伤害这俩小家伙,她绝对会拼命。
易中海的功利性、目的性太强了,俩孩子和他接触也只是表面接触。而不像余金花,俩孩子从内心里认可了这个女人,这就是他们的娘。
且不说易中海一家子怎么高兴着,院里各家各户都是在家里私底下议论。
王家的、赵家的、李家的,这些个大院租户都是议论纷纷,表示着对今天易中海的看法。
老娘们们对着自家爷们都是表示,这易中海可真是大操作。今天一下子就认了干娘,还收养了俩儿女,更有一个儿徒,这以后可有的享福了。
家里老爷们则是嗤之以鼻,从心里表示着对易中海的不屑。
就像前院,倒座房李家的男人李有根,他就开口说了这么几句。
李有根道:孩他娘,你就别想的天真了,这易中海把算计都算计到脸上了,今天他这事办的可真不怎么地道。
她媳妇纳闷道:今天这易中海办的不是挺漂亮的嘛。
李有根嗤笑一声道:易中海要是真有好心思,他今天就不会集中办三件事儿。
李有根婆娘有点不明白,李有根暗叹一声,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只好耐心解释道:他易中海要是真有心思,那他今天就应该先办第一件事儿,先请大家伙见证一下,他易中海有儿女了,把这件事情先办到头里儿。
至于认干娘,那就是顺道手的事情,又不是聋老太太认干儿子、干儿媳。这事只要请院里几个年长的聚聚就行,让大家伙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他放在今天一起办,算那门子事儿。
李有根婆听着点点头道:那易中海收儿徒呢。
李有根白了他媳妇一眼道:真是榆木脑袋,这事儿还用想嘛,这和认养子养女有什么区别,这都是需要大办的事情。
李有根喝了口高碎茶水后,随口砸吧砸吧嘴,吐出茶叶抹子道:儿徒、儿徒,是用来干嘛的,既是儿子又是徒弟,这就是为了以后养老的,要不怎么是儿徒呢。
他易中海今天办这三件事儿,放到一起办了,您觉得合适嘛。所以说,他办事不地道,做人更不地道。哪有认儿女和收儿徒一起办的,简直就是混账做法,没点规矩,且等着看吧。
李有根说完之后,看了他婆娘一眼,又看了看家里几个孩子,他皱眉开口道:婆娘,咱不能继续在这院住了。这几天抽空去一趟军管处,重新租一套房子、或者干脆买几间房吧,咱们搬出去。
他婆娘诧异道:怎么想着搬出去了,这住的好好的,废那钱干嘛。
李有根大怒道:放你娘的狗臭屁,这院里除了跨院的这一家,还有西厢房的林墨阳一家,现在的贾家,何大清家,再有啥好人。
别给老子磨磨唧唧的,明天就去问,问好了赶紧搬家。孩子们还小,不然继续住这院里,我怕咱们以后养老都成问题。
此时的倒座房门口,刘海中把李有根的话给听了个真真切切。
他过来本来是找李有根有事,结果就听到了这一出,越听越觉得李有跟说的在理。
这也是他刘海中一直瞧不起易中海的原因,太能算计了。这人把算计算到骨子里去了,这个人的人心太险恶了。
前院的闫埠贵能算计、能计较吧,可这老小子算计的是生活。算计的是一家老小怎么活下去,可是不会算计人心。
这易中海算计的可是人心啊,算计人心哪有好的。不是算计的别人家妻离子散,就是算计的别人家家破人亡。这种招太阴损,忒缺德。
闫埠贵和 易中海相比较,那就是一个是老家雀(巧),一个是吐着芯子的毒舌,不能比。
刘海中也没有了继续准备敲门的心思,他 转身回了后院,一边走一边琢磨着。
闫埠贵本来在自家门口看到刘海中去倒座房那里了,本来还想着和刘海中说几句话。
可没一会儿,刘海中又不进去,转身却往回走了。还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这是听到了什么,有感而发啊。
刘海中走到垂花门门口,停顿了下来,扭头看着笑眯眯的闫埠贵,又看向了中院。他现在可算是明白了,这院里都是人精啊,都挺会藏拙啊,丫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