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
李定国心里一惊,这薄钰手里有宝贝啊,居然有一本《徐霞客游记》!
“薄主事,你那本《徐霞客游记》在哪里?”
薄钰看到李定国一脸郑重的样子,有些意外!
“如果殿下需要,我可以把此书赠与殿下!”
“那就再好不过了,徐振之可有后人?”
薄钰不知道李定国想干什么:“自然是有的,振之有三字,分别为屺、帆、峋!臣与徐屺也算是故交!徐家三子皆在江南!”
“季会明何在?”
“也在江南苏州!”
李定国朝外面喊了一声:“来人!”
一个王府的仆人进来:“去找孟伟,告诉他派人去苏州寻找季会明和徐振之三子,若是他们有意,就带来昆明,若是无意,则赠送一笔钱财!”
“是!”
“殿下这是?”
薄钰不太明白。
“我准备把《徐霞客游记》刊印万册,让天下人都可以阅读此奇书!”
薄钰整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激动。
万册啊……
哪个文人不想看到自己的书流传天下!
就连宋应星都心动了。
“晋王!”
宋应星刚出声。
李定国就说话了:“宋院长,《天工开物》刊印十万册,日后但凡我的治下,所有民官必须阅读此书!”
宋应星听到这话,对着李定国深深鞠了一躬。
“晋王大义!”
“不,是宋院长大义,此书必定会成为所有民官了解基层的一扇窗!如何提升效率,如何制造农具,如何利用器械代方便人类……宋先生日后必定流芳千古!”
宋应星刚才还有些犹疑。
但是现在他已经悟了。
自己怀念大明到底是怀念什么?
晚明天灾频发,民不聊生,只是满清更野蛮!
现在大晋的李定国无论怎么敢都比满清和大明强!
所以他此时已经默认李定国的地位了。
李定国看到后面翘首以盼的方以智。
笑着说:“方先生,你的《物理小识》我也会刊印天下,永久作为科学院的藏书,以后所有工部官员都要学你的《物理小识》,天下工匠除了鲁班之外,将会再添一个宗师,就是你方以智!”
方以智眼里满是激动。
直接行了一个大礼:“殿下,臣必定终生追随殿下!”
“好了,起来说话!我想把晋王府让出来,作为科学院的办学地点,宋先生和方先生可以把晋王府改造成学府,尽快招收第一批学员,这天下百废待兴,需要太多人才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呆住了。
把王府让出来办学?
这是什么精神?
有史以来,天下诸侯多如牛毛,但是从未有人会把自己的王府让出来办学。
身后的长史覃俊毅一脸惊诧。
“不可啊,王爷,让出王府,您住哪里?”
“天下未定,我怎么能安住?人生数十年,终不过一抔黄土,安寝也不过一席之地,王府太大了,我一个人怎么敢独占?就这么定了……这昆明我待不了几天,几位先生,有任何事情找吴三省和刘子远将军!”
……
李定国要离开滇省了,他要巡视黔省,再从黔省进渝州!
离开之前,他见了吴三省和刘子远。
“吴将军,平定滇省有功,封安阳侯!刘将军,征滇省,稳民生封泽州侯!即日起,安阳侯领滇地布政使司,负责滇省政务!泽州侯,领滇省都司,兼任按察使司,负责军事!这滇省就交给二位了!”
吴三省和刘子远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惊喜。
封侯了。
军人拼杀不就博个封侯吗?
“殿下,末将不敢居功,拿下滇省都是殿下的谋划!”
吴三省说话的时候依旧按捺不住眼里的惊喜。
刘子远却直接谢恩了。
“臣谢殿下隆恩,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别搞这套,起来说话!”
吴三省以前做过地方官,在这里负责行政作为滇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应该也没问题,刘子远军伍出身,现在直接把按察司和都司都交给他相当于一省之地的刑名和军事最高长官。
现在手里没人,李定国只能暂时这样。
而且这次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选官!
林大川就在昆明。
他征得李定国的支持之后,在昆明临时开了科考。
定于十日后,在昆明召开大晋第一次科举。
消息传开之后,很多躲起来的读书人都兴奋了起来。
晋代明是大势所趋。
昆明的街头巷尾都在流传李定国的圣明。
萧条了许久的酒馆突然热闹了起来。
带着四方平定巾的儒生们迈着方步进入小酒馆,要上一碟茴香豆,一壶酒,开始吹牛!
“这天下迟早是晋王的!”
“满清胡人入华夏,剃发易服,倒行逆施,不持久!晋王有明君之像啊!”
这时一个青年儒生一脸不屑:“诸位,前几日我可听你们说,李定国乃流寇出身,成不了大事!”
顿时前面几个儒生气的面红耳赤。
“你血口喷人……晋王顺天应民,连王府都让出来办学了!如此尊重礼教之人,自然是天命所归!”
“这晋王府办学,办的是科学院,军事,农事,兵事,工事都可学,唯独不学儒学!”
年轻儒生慢吞吞的刺激着不远处的儒生们。
“晋……王只是没有大儒讲学,若是有大儒,这科学院必定有儒学的一席之地,现在晋王开科取士就是明证!这位兄台,听口音不像本地人,来滇省何为?”
“哈哈,学生李光地,闽省人!”
“闽省是清狗的地盘,此人必定是平南王耿精忠的走狗!迟早有一日,会被晋王摘了脑袋!”
李光地对这些话充耳不闻,他是出来游学的。
原本以为满清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残明已经灭亡,只是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李定国居然有了兴盛的气象,渝州府歼灭鳌拜更是震动天下。
现在很多南方的士绅集团都开始观望了起来。
李光地听说李定国来昆明了,于是也奔着昆明而来,他想看看李定国到底有没有明君之相。
现在他看到了,李定国办学,开科取士,而且之前还宣布滇黔两省三年免赋税,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出现闯营‘追赃助饷’之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