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如一路疾驰,回到沧源。
还没进入营地,周箬就带着新元帝亲自迎出来,身后李高麟,汪国泰,林大川等一干重臣都站在身后,焦急的等待着。
前面出现了马蹄声,周箬有些紧张,张九如带回来的消息会决定他们未来的路怎么走。
“来了,来了!”
李高麟喊道。
“这么快回来,怕是……”
林大川后半句没说出来,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
新元帝少不更事,还不知道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他有些焦躁不安,明明之前在寨子里玩的好好的,还有几个宫人陪着,突然就被拉过来,还不能乱动。
张九如风尘仆仆,一路上他根本没有休息,身体极其疲累,但是精神却很亢奋!
远远的看到太后陛下都在等待!
他加快的速度。
一路奔波,马都累了 !
奔跑到周箬他们面前的时候,张九如一勒马,这马就再也支撑不住,摔倒在地上。
张九如也被摔了下来。
满脸尘土。
躺在地上。
军士和宫人们立刻跑过来:“张大人,张大人……快去找大夫!”
“无妨,无妨,哈哈……大喜啊,陛下,娘娘,大喜!”
李高麟冲过来扶着张九如:“什么大喜?”
“我身后是报捷的使者,使者何在!”
此时,李定国派来的使者立刻呈上捷报。
李高麟连忙接过给周箬送过来。
“李大人读读吧!”
周箬说道,她知道所有人都在等消息。
李高麟拆开捷报,拿在手上。
“臣李定国面北而叩,吾皇万安……臣率军一路轻车简从,破蜡戍,克胶脉,奇袭阿瓦,活捉掸王莽白,阵斩掸军九千余人,俘虏五万余人……”
李高麟越读声调越高!
“哈哈,晋王活捉莽白了!莽白贼子罪该万死!”
“晋王真乃千古猛将,八千军就可灭国!”
“臣为娘娘贺,为陛下贺,掸国定,则我大明中兴有望啊!”
“掸国本就是我大明宣慰司,此战是收复失地!”
“是极,是极!”
一封捷报让龟缩在沧源的南明小朝廷愤懑之气一扫而光。
李高麟捋着胡须:“晋王真乃霍去病再世,娘娘,捷报给班洪土司也送一份吧!”
周箬点点头……
有了永历的前车之鉴,李高麟一直对班洪土司不放心,担心重蹈覆辙,现在捷报来了,他底气也有了,送捷报表面看是贺喜,实际上是威慑!
……
阿瓦城的李定国刚刚从王宫的地道里挖出来莽达的宝藏。
这是东吁王朝百余年的积累。
李定国盘点了一下,白银八百万两,黄金120万两,还有各种珠宝玉器!
任何时代,钱都是资本。
李定国先给跟随自己入掸作战的军士们发了一波饷银!
这些都是忠义之士,能到现在还没降清的,每一个都是英雄。
这几年,南明衰落,他们别说饷银,有时候就连饭都没有!
跟随李定国入掸以来,也是餐风饮露,夜宿密林,条件不可谓不艰苦!
此时,有了钱,先给兄弟们一点甜头。
李定国站在军旗下:“弟兄们,你们跟随我南征北战,有人跟了我好多年,有人是跟着其他将军,也有新加入了古喇军,只要是为恢复汉家江山而战的,都是我的兄弟,我李定国但凡有一碗饭,就不会饿到你们!今天这一百两银子是李定国欠你们的!以后,土地,婆娘,都会有的!”
士兵们嗷嗷叫着……
“王爷大气!”
“王爷 抬举了!”
“我要娶三个!”
掸国王宫里有很多宫女,李定国打算以后慢慢赏赐给这些军兵,跟随他入掸的现在有三千汉军,两千多古喇兵,古喇兵是要回去的,三千多汉军,李定国打算分批让他们解甲归田!
新军从建立开始就跟旧式军队不一样!
李定国去视察了胡顺德和马九功编练的新军!
全程看下来,他皱着眉,不对,不对,感觉不对!
李定国本来以为基础训练都一样,但是他看过之后才发现,根本不一样,胡顺德他们已经很勤奋了,三日一操,五日一练!军制也跟明军一样。
回来之后,李定国找来笔墨。
“新军训练纪要!”
李定国写了几个字,发现惨不忍睹!
看到沐剑屏在后面看书:“沐……沐……”
“我叫沐剑屏,王爷,你找我?”
“我想写点东西,你来帮我写!”
沐剑屏走过来,看到下面李定国写的几个字,顿时噗呲笑出了声。
“有那么难看吗?”
李定国问到。
“没,王爷的字别具一股,韵味独特!”
沐剑屏连忙解释。
李定国一脸无语:“就你会夸人是吗?好了,我说你写……新军训练纪要!”
“一,军队组成,按照战斗性质不同,分为三种,野战军,守备军,海军!野战军,攻城掠地,开疆拓土!守备军,守土一方,安定民心!海军,保卫海疆,庇护海贸!
二,军制,野战军以班为基本单位,每班十人,三班为一排,三排为一连,三连为一营,三营为一团,三团为一旅,三旅为一军,一军额定一万人!各军部设军长,副军长,参谋处,辎重处,军械处,军医处……”
三,新兵训练内容应该包含,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急救训练,思想训练……”
李定国努力回忆着自己有限的军事知识。
包括之前军训的科目!
沐剑屏越写越是心惊,殿下这是要开创全新的军制啊!
李定国要打造一支完全新式的军队,当然想要一步到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一直写到晚上,洋洋洒洒写了两万多字。
沐剑屏手腕酸的已经握不住笔了。
“先这样,休息一会,明天在写!”
“殿下,您这是要改革军制?”
“对,不改不行!我大明为什么没落,满清入关的时候,全国尚有百万军兵,但是鞑子一万人就可以驰骋中原!就是因为兵为私用,亲兵是将领的私产,普通士兵温饱都是问题,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有战斗力?其实我早就想改军制,不过一直在征战,没有合适的时机!”
“现在我大明兵不过数千,全赖新军,此时不改,更待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