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那一天,整个盛家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从庭院到厅堂,每一处角落都被精心布置过,红绸高挂,大红喜字高挂。
不仅如此,就连府中的仆妇和丫鬟们也都纷纷换上了新的外衫。
品兰显得格外兴奋,她紧紧拉住明兰的手,带着她四处去瞧热闹。
有的宾客正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有的则好奇地张望着迎亲队伍来的方向,还有几个小孩子在一旁嬉戏玩耍,笑声不断传来……
只见长梧穿着大红喜服,骑着高头大马,迎着喜轿而来。
“长梧哥哥也太没出息了,你瞧他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品兰调侃道。
“品兰姐姐,今日长梧哥哥确实笑的开心,我也是为他高兴。”
因大老太太不许纳妾,为避免家中少年犯错误,男子都较早娶妻。
长梧从十五岁开始说亲事,也没有一个说成的。大老太太和李氏眼光颇高,不肯将就。
如今好不容易说成了一门亲,长梧自然是高兴。
迎进大堂,开始行礼。
宾客们纷纷涌入,品兰拉着明兰躲在角落里偷偷看。
“你瞧那些人的模样,好似这喜宴是他们自家的一般。”品兰小声打趣。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原来是孙志高喝醉了酒,跑来闹事了。
“盛家无情无义,抛弃我这女婿,今日我定要讨个说法!”孙志高大喊道。众人皆惊,品兰气不打一处来。
“孙志高,你还有脸来?当初你如何对待我姐姐,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今你又来做什么?”
品兰站出来大声斥责。
孙志高看到是品兰,竟有点害怕,但仍然嘴硬道:“我乃秀才,你们盛家如此待我,天理难容。”
就在此时,长梧面色凝重地从内堂缓缓走出,他目光锐利且神情严肃,直直地看向站在庭院门口的孙志高,沉声道:“孙兄,你我两家已然和离,至此之后,咱们两家便再无瓜葛。当初那嫁妆,也已赔付给你们一半之数,我盛家已做到了仁至义尽!”
说到此处,长梧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厉声道:“倘若孙兄今日前来乃是诚心道贺,那自然是欢迎至极,可要是妄图在此生事捣乱,哼……今日恰好宾朋满座、众目睽睽之下,倒不如就让在场诸位一同评评这个道理,看看究竟是谁对谁错!”
孙志高一听这话,原本还气势汹汹的模样,瞬间像是被戳破的气球一般,整个人都蔫了下来。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几句,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说辞,只能愣愣地杵在原地,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好不尴尬。
而周围的人们见状,则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对着孙志高指指点点,议论声不绝于耳。
有的摇头叹息,感叹这孙家真是不知好歹,有的则面露鄙夷之色,指责孙志高行为不端。
在这一片嘈杂声中,孙志高终于承受不住众人异样的眼光和指指点点的压力,只得低下头,如同丧家之犬般灰溜溜地转身逃离了现场。
看着孙志高落荒而逃的背影,品兰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转头望向身旁的明兰,两人心有灵犀地对视了一眼,随即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
未出阁的姑娘要谨守闺训,轻易不可抛头露面。
明兰和品兰就因为这样的规矩,既不能前往大厅观礼,也无法到外间去冒个头、凑个热闹。
然而,品兰那丫头生性活泼好动,好几次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偷偷地溜出去瞧瞧外头的热闹景象。
可每次她刚有点动作,心思细腻又稳重的明兰,便会眼疾手快地将她给拉回来,并轻声劝道:“好姐姐,咱们还是莫要违背礼数,万一被人瞧见了,可是要惹麻烦,让人笑话的。”
品兰虽心有不甘,但终究还是听从了明兰的劝告。
李氏其实心中早有预感,她深知品兰这丫头心里头打的什么算盘。
于是,她赶忙唤来身边的丫鬟,轻声吩咐道:“快去传话给姑娘们,就说请她们移步至后院,陪着老太太还有各位女眷一同聊聊天儿。”
品兰一听这话,心下顿时一喜,但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地向那丫鬟追问道:“那三房的几位表小姐可都来了?”
只见那丫鬟笑着应道:“回姑娘的话,三房的表小姐们都来了,就连秀兰和月兰二位小姐也都赶过来了!”
“那我可不去!”品兰立马回绝了。
“这……姑娘,太太可吩咐过了,一定要我请你过去的。”丫鬟有些为难道。
明兰看着这丫鬟为难,开口说道:“没事,你先去,待会我同你们姑娘就来了。”
“明兰妹妹,你答应什么?我可是铁了心不去的,要去你去。”
“品兰姐姐,我自然是没有关系,好歹进门是客,也不至于太为难我。你就不同了?还要大伯母亲自来请你过去吗?”明兰向品兰分析道。
“明兰妹妹,你是不知道,我是真不想见三房那几个,秀兰姐姐还好相处一些,那个慧兰,还有那个庶出的月兰姐姐,真是一言难尽。”品兰提起三房的人,眉头紧皱。
看着品兰如此反应,明兰也有些好奇,便问道:“品兰姐姐,那三房的人与你有什么深仇大恨吗?让你如此介意。”
“你们一直在外地住着,是不知道三房的人,那些个讨厌的样子!我记着小时候,三婶婶说家里过的艰难,想把几个姐姐养在我们家里,我和姐姐总被她们欺负。”
“哦?那三婶婶也不管吗?”
“管什么呀?那八成就是三婶婶撺掇教她们的,只有秀兰姐姐好一些,平日我们还能玩到一起。那个月兰,看见我们有什么好东西,都要来抢,抢我的衣服,偷姐姐的首饰,最后还要跟母亲告状!”
品兰越说越气,明兰听的都愣住了。
“这怎么能这样呢?我家四姐姐和五姐姐也时常争抢东西,但你说又抢又偷首饰,我真是第一次听说。”
“那就是明抢,姐姐脾气好,也不与她争吵。后来,她竟慢慢摸到母亲房里去翻去拿,母亲也忍了。最后竟还偷拿了家里的几份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