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道,刘璋把消息告知法正,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跟着刘璋那么久的人,他的心思确实最可怕,他早就谋算刘璋,打算把益州让给刘备。
在法正他看来以刘璋能力根本守不住益州,再者刘璋没有开拓进取精神,这样的想要坐拥半壁江山,可能性很低。
王兴现在已经控制北方大半领土。再加上南方扬州之地,合肥,以刘璋性格是无法与他较量,要想控制益州之地,主要的还是一个强大的敌人,这个人主要的还是刘备。
一直以来,刘备就跟王兴作对,这让法正看到了希望,他的心里跟诸葛亮他们想法一样,就想与强大的对手较量一下。看看谁能够赢得过对方。力量对比一下,看看谁能够击败对方,这就是法正内心深处想法。
法正,找来亲信,叮嘱道:“你把一封信交给刘军的刘备,并告诉他益州成都有变。这是重中之重,不可发生更改。”
亲信心里明白了,看来益州发生消息,不然家主不会把消息告诉自己,这个人也是一直替法正送信息,不然刘备怎么可能对于益州虎视眈眈,有些时候没有自己人,在里面合作,是不可能有这类的情况发生。
亲信道:“家主放心。这次的事情,我一定会办的漂漂亮亮,绝不会让您失望。”
法正看着他道:“这次事情,交给你,我还是很放心。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你要是让我失望,我是不会放过你。但是,如果你办的漂漂亮亮,我绝不会亏待你,五千五铢钱都给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法正很懂得,打一棒槌,给一甜枣的意思。他觉得要想成功,除了警告一次,还有一点那就是钱一定到位,没有人不会一直忠心耿耿,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利益最大化。只要他不傻,他是不会看着钱不赚,钱到了,事才能够办成功。
亲信觉得就算没有钱,他也会办的。他知道对方不会亏待自己,自己跟着他,一直都能够有好处,干嘛还要背叛。可是,亲信不知道,人心难测这个道理。人心永远都不值得推敲,不是吗?
亲信道:“家主放心,您哪次让我办事情,我让您失望,这次家主再三叮嘱,我怎么可能会送不到,请您等候我的好消息,我绝不会让您失望的,请家主,把自己心放空就是,我一定把事情办的漂亮,这是我刚才的话,现在也不会发生改变。”
法正十分无奈道:“我并不是不相信你,这次的事情关乎我们法家存亡,你是我的老人,我也不是故意警告你,谁想警告自己家里的老人,既然你都这么说,那我就把事情交给你。我相信你应该不会让我失望,你懂我的意思不?”
法正这句话是发自于自己内心,他法正说了很多假话,但是唯独这一次是真心地。从来没有比现在更真实。
“家主的话,是对于我最大的认可。家主,您放心,我是不会让您失望的。您就等候我的好消息,毕竟我也姓法。”亲信说道。
在古代一个家族做事情,都是比较容易成功,就算不是一个家庭,则可以变成一个家庭,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比如历史上朱元璋,就是通过收义子方式,沐英之类的,多的是,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常见。
当然这里要说的这个人,他还真姓法,他与法正是堂兄弟关系,一直替法正处理与刘备的联系。这样的事情,是沟通桥梁,也是他这个人,与之联系阶梯。
另一边,刘备庞统诸葛亮,看着益州地图,也可以说是垂涎三尺,只是这里面没有一个人阐明其中关系。
刘备道:“你们知道这次我为何不让二弟他们统兵,反而让一个名不见经传人,统领一支庞大的部队。这是什么意思吗?”
刘备这么做其实有目的,但是他想要自己的军师猜出来。当然庞统一下就猜到,但是他打算让自己师兄来猜,他想自己师兄应该懂自己的意思。
“主公,我这个人才疏学浅,智力短缺,这一方面,还是让我师兄专善于前,孔明师兄这次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庞统道。
刘备笑道:“你们还是师兄,我瞅着士元你的年龄应该要大点。怎么叫孔明师兄,这是怎么回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刘备的话,庞统立刻做出解释道:“按照年龄来算,我确实是要大点。我是光和初年出生,我今年32岁,师兄与王兴应该是同龄,是29岁吧!但是,孔明比我提前拜师,虽然说我年龄大点,孔明却先我一步,就是我的师兄,师兄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诸葛亮点点头,道:“没错,我确实比起他先入门。但是,师弟你还是不要拿我,给王兴小儿比较,我是汉朝人,他一个叛国贼,怎么配给我比较,况且我比王兴虽然同龄,但是我今年30岁,他小我六个月。王兴是光和二年十月诞生。”
刘备不看他做出事情,都是忽略王兴年龄,他比起王兴大了将近二十岁,可是王兴阴险老辣,可是古今罕见。
“行了不说这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为何要用庞兴,反而一点怀疑也没有,让他统兵攻打武都城,孔明你说,毕竟你们是师兄弟,你作为师兄,就让你先来说。”刘备道。
刘备的问题,问的可以说是十分的关键。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多考虑一下。
诸葛亮作为聪明人,但是他的军事水平一般,三国演义说他自己经天纬地之才。他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厉害。
诸葛亮道:“主公,其实您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利用他们的轻敌念头做文章。让他们吃亏,最终一口吞掉,对方。”
诸葛亮是很聪明,他能够想到这个地方,已经说明这里面,庞兴确实知道的人少了一些,知道的人少。就说明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知,就说明不知道他的厉害。
“先生分析很对,庞兴是无人知道的人,知道的人少了,就说明轻敌的人多,我就是想要利用他们轻敌念头,让他们大意,然后一口吞掉对方,同时,也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不过先生只是说对了一半。孔明已经说了自己的理由,士元你说说,本王用庞兴结局如何?你试试分析一下。”刘备问庞统道。
刘备还是想问问庞统的意见,他觉得庞统虽然是诸葛亮师弟,但是他的能力应该是不比诸葛亮差,他相信对方肯定有自己的心思。所以也就忍不住想要问问。
庞统也想到刘备会问问题,之前他有想过刘备会问问题,但是没有想过会来的这么快,这次比起他自己想象的还要快了不少。
对于庞统而言,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毕竟抛开诸葛亮与庞统关系,他先回答不说,毕竟是自己师兄,可现在的问题,是在他刘备身上。刘备把这个问题,一股脑都丢给了自己。顿时让他有些摸不着方向。现在庞统需要好好想想,需要反思,毕竟庞兴是自己的堂弟,他们是存在一定的亲戚关系,摆在世人面前。他这个问题真的不好解答,不是哒!
庞统道:“作为这个问题,我真不好回答,毕竟我是他的堂哥,可是主公让我回答,那我就试试,我认为这次的事情,其实有三个层次。一者,就像是我师兄说的那样,主公用人是有目的,可以让自己麻痹大意,存在一定的念头。这样轻敌下去,敌人势必会掉以轻心。
二者,我们的敌人都是拜年狐狸。比如王累,比如刘巴,那一个不是在这个天下享负盛名,就是张任也是当代名将。作为名将,让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对付,那是在侮辱他。主公就可以利用对于他的侮辱,轻松击败敌人。
当然,最为重要还有一点,就是主公肯定见到了庞兴的厉害,主公识人之明,就是王兴也是望尘莫及,毕竟主公比起王兴都大了二十多岁,这种过人的眼光,不是阅历很深,很丰富的人是做不到的,我个人认为主公才华有目共睹,这次是瞅准机会才那么操作。主公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我感激您对于我们认可。多谢您了。”
庞统一下就已经抬高了刘备的地位,他刚来的时候,也只是西微的一个县令。可现在来的是一个军师,从天上到地下,他抬高刘备,目的就是为了贬低王兴,他把王兴贬低,也是阐明一点王兴的恨意。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他的耻辱。当初伏完带给他的耻辱,他一生都忘不了。这个耻辱,直到现在十多年,二十多年,他都变不了。这或许就是历史。
刘备对于庞统说的话,他道:“看来真正了解我的人,只有庞军师,庞军师,你真是我的知心人,不错,对付敌人就得大胆启用新人。行了不说这个,近期找你们来,只有一个目的,与你们谈谈,关于刘璋的事情,是成都的事。”
关于成都还会有什么风暴,这就不得而知,不过事实还没有发生改变,好戏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