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百九十章 上兵伐谋

次日一早,李庆安便来到了安西政事堂,政事堂是一组巨大建筑物的总称,与朝廷六部对应,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等六曹参军事,又有财税、典狱、军器、司农、铸钱、崇文、理藩、匠作等九署,以及监察、内务两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监察体系,有各级官员两百余人,最高军政官当然是节度使李庆安,但最高行政长官却是节度府长史王昌龄,另外还有负责稽核勾判的判官岑参,以及两名录事参军和两名判官支使,作为王昌龄和判官的助手。

李庆安办公朝房在政事堂的隔壁,叫做勤政院,原本是个全封闭的院子,戒备森严,但几个月前做了调整,修建了一条笔直宽阔的车道,直通政事堂,原本两边文书往来至少需要一刻钟,但现在一盏茶的功夫便可传达。

李庆安返回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一大早,十几名勤政院的官员和士兵们都在忙碌地清理房间,勤政院的官员和政事堂的官员不同,政事堂的官员属于正式地方官编制,原则上由朝廷吏部任命,当然,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任命,而勤政院的官员则属于编外人员,其实就是李庆安的私人幕僚,由李庆安自掏腰包发俸禄,这些幕僚大多是饱学之士,主要是负责整理文书,撰写李庆安的各种命令,有点类似于朝廷的翰林学士,其中严庄便是首席幕僚。

当李庆安踏进自己已被清扫得明亮且一尘不染的房间时,幕僚们早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两名政事堂的高官,王昌龄和岑参已经坐在外间等候他多时了。

“参见大将军!”两人见李庆安进来,一起躬身施礼。

“好久不见两位,好像王长史胖了一点嘛!是不是最近比较清闲?”

李庆安亲热地和两人开着玩笑,王昌龄笑道:“倒是大将军变得又黑又瘦,听说信德那边很热,太阳很毒。”

这时,岑参看到了跟在李庆安身后的刘晏,不由微微一怔,他觉得很有些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大将军,这位是.....”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李庆安连忙把刘晏拉过来,给两人介绍道:“这位是的我的新幕僚刘晏,曹州刘士安,原是西市常平署署令,已辞去官职,来安西投奔于我。”

“你就是神算子刘晏!”

岑参忽然认出来了,号称太府寺第一神算,刘晏见他认出自己,连忙笑着回礼,“正是在下。”

李庆安笑着又给他介绍两人道:“这两人都是跟随我多年,一个是节度府长史王昌龄,人称王犟牛,诗写得很好,你应该听说吧!”

刘晏肃然起敬,“原来是玉壶先生,我年少时便久闻大名了,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王昌龄听他言语非常诚恳,不由对他心生好感,也微微一笑道:“刘使君的名字我似乎也听说过,开元十四年,先帝封泰山,有个八岁献《颂》而获封秘书省太子正字的少年神童,可是你么?”

刘晏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笑道:“年幼轻狂,让前辈见笑了。”

这时,刘晏忽然也认出了岑参,惊讶道:“原来是岑兄,我们见过啊!”

“不错!天宝五年的承天门大宴,我们不就坐同一席吗?后来还去曲江流饮赋诗,你写不出诗,便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借口酒醉溜掉了,我可记得的。”

两人说起了七年前的往事,不由有他乡遇故人之感,激动得执手大笑起来。

李庆安见大家都熟悉,不由呵呵笑道:“原来都是旧识,那最好不过了。”

他又对王、岑二人道:“刘晏暂为我幕僚,负责替我策划安西钱货,下个月补财税署令,兼安西流转使。”

刘晏见李庆安如此信任自己,不由深为感动,连忙深深施一礼,“多谢大将军信任,刘晏将尽心竭力为安西效力。”

李庆安点点头,对王、岑二人道:“你们先去会议室等我,我安排一下刘先生,马上就来。”

“先生请随我来。”

李庆安带着刘晏走到隔壁房间,隔壁房间是个很大的房间,是文书房,有五六个幕僚在这里整理文书,他扫了一圈,却没有看见严庄,便问道:“严先生呢?”

一人站起身施礼道:“回禀大将军,严先生到贺猎城校检军粮去了,下午便回。”

李庆安见回答他的人,竟然是庆王的幕僚阎凯,不由一怔,阎凯连忙上前见礼,低声道:“大将军,卑职一年前便已离开庆王,一直在碎叶教书为生,混得穷困潦倒,偶然在街头遇见严先生,严先生便安排卑职来这里做事。”

李庆安想起当年在扬州第一次遇到阎凯时,他那时意气风发,而现在混得自卑落魄,做一个整理文书的小吏,这种强烈的落差让他也心有感慨,便点点头道:“好吧!你就留在我身边,等有机会,我再给你安排一个职位,以抒你胸中大才。”

阎凯大喜,他之所以在这里忍气吞声做一个小吏,就是等待遇到李庆安机会,现在李庆安虽然没有明着让自己做谋士,但也承认自己有才能,这样,自己就会有出头的机会。

他急忙深施一礼,“卑职愿为大将军效力。”

李庆安又安抚他几句,这才回头对刘晏道:“本想让先生见一见我的谋士严庄,不料他出去了,下午再说吧!先生就先坐这里。”

李庆安找了个空位给他坐了,又命人拿来安西的各种财税报告,厚厚一大叠,另有文房四宝。

“先生慢慢看,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我就在隔壁,不必拘礼。”

刘晏拱手道:“大将军尽管去忙,我会安排好自己。”

李庆安又交代其他人几句,这才走回了会议室,这时段秀实也来了,段秀实现任安西节度副使、碎叶州都督,一直到北面的夷播海城堡,都是他的管辖范围,他现在是李庆安的心腹,也是安西军方第三号人物。

见李庆安进来,三人一齐站了起来,李庆安摆摆手笑道:“不要客气了,随意一点。”

几人都坐了下来,亲兵上了茶,又将门关上了,这时王昌龄笑道:“大将军,正式开会之前,我有一件变法方案想先汇报一下。”

段秀实和岑参对望一样,两人头都大了,王昌龄三句话不离变法,政事堂的官员们已经被他折腾怕了,不知道他今天又想到什么花招,李庆安笑道:“刚才给刘晏介绍你时,应该叫你王变法,你说说看,又有什么旧法要变?”

“你们两个不要这样皱眉头,我是说顺口了,其实不是变法。”

王昌龄瞪了段秀实和岑参一眼,对李庆安道:“不是变法,是修路一事。”

“修路!”

李庆安很感兴趣,便笑道:“具体说说看,修什么路?”

“其实这并不是我突发奇想,几年前商人和军旅都提出来过,就是修两条直道,从碎叶出发,一条通往北庭城,另一条通往龟兹,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前往两地的时间,将北庭、安西和岭西三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前是没有足够的钱粮和人力,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动工了。”

王昌龄话音刚落,李庆安三人同时叫好,李庆安笑道:“这个方案我现在就批准,如果人力不够,我可以让李光弼押运一批吐火罗战俘来做劳工,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我只要你尽快动工。”

修建直道将碎叶和北庭及安西联系起来,一直是李庆安的愿望,随着他占据的土地越来越多,修路以加强地域间的联系,就显得迫在眉睫了,他完全赞同王昌龄的修路案。

这件事他们当场便决定下来,说完修路一事,会议便正式开始了,李庆安道:“先给你们说一说南征之事,吐火罗战役李光弼已经写了报告,想必你们都看到了,我就不多言,具体讲一讲信德之战。”

李庆安喝了一口茶,又接着道:“从大局来看,信德之战已经没有悬念了,大食军和我们兵力悬殊,他们能逃回大食便是幸运,至于信德和旁遮普的本地军队更是不堪一击,我几乎是忽略不计,这次信德之战,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粮食,现在初步统计,光信德就有六百万石库存粮。”

王昌龄惊呼一声,“六百万石,那足够我们安西食用五年了。”

李庆安笑了笑,“信德是盛产粮食之地,产量非常高,如果我们占据信德,每年至少有两百万石粮食来源,这样,我们就可以转移更多的安西民众到工坊做工,使朝廷无法封锁我们,而且我计划在旁遮普建立一个海港,为我们的出海口。”

“可是路途遥远怎么办?”段秀实插口道:“要知道从旁遮普到碎叶,至少有几千里,而且道路艰难,我认为不是很现实。”

“这一点我考虑过,信德腹地都是平原没有问题,主要是北部到吐火罗这一段,最难走的路也就几百里,信德有大量吃苦耐劳的劳力,可以让他们来修通这一段路,只要把这几百里的路修通,那么至少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就像王长史刚才所言,修路以利行。”

“大将军要海港做什么?”岑参忽然问道。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用来做海外贸易,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会乘船前往大唐。”

话说到这一步,便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这时,王昌龄便将话题拉到今天的另一件议事上。

“大将军,河西之变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需要给朝廷一个表态,表明安西在河西一事上的立场,这件事需要大将军来决定。”

李庆安沉思了片刻,问道:“官员们都有什么意见?”

“政事堂的官员们在这件事有过争论,很多官员都认为朝廷虽然收回了甘、肃两州,但朝廷还是承认这两州属于安西,只是这两州不再由我们控制,大家都认为,其实朝廷并没有撕破脸皮,只是在背后施了冷招,而且我们根本无法抗议,所以大多数官员都认为保持沉默最好,不知大将军是否赞成?”

李庆安没有回答,他又问段秀实道:“那军方是什么态度?”

“打一仗,夺回甘、肃两州!”段秀实回答得干净利落,“士兵们的态度很简单。”

李庆安点点头道:“这件事我也反复考虑过,我们即将面对大食的强烈反扑,在未来半年之内,我们的战略中心还是在西方,不是在东方,如果和朝廷抗衡,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备战,所以我的态度很明确,我们要全力备战大食。”

李庆安的表态有些含糊,到底是打还是沉默,三人对望了一眼,岑参小心翼翼问道:“大将军的意思是承认朝廷的占有甘、肃两州,保持沉默吗?”

“为什么要保持沉默?”

李庆安冷笑了一声道:“这世上有一种人,你对他好,他便认为你是在讨好他,是怕他,他不会记恩;你软弱,他就会更加欺你,变本加厉地来敲打你;相反,你表现强硬,狠狠揍他一顿,他反而会害怕,从此不敢再找你麻烦,很不幸,我们年轻的皇帝就这样的人,我拥戴他上位,在潼关替他挡住了安禄山的军队,可他非但不记恩,非但不去打安禄山,不去打吴王、荆王、蜀王,不去打这些公开与他为敌的人,第一个下手之人的却是我,就因为我好欺吗?”

说到这,李庆安站了起来,斩钉截铁道:“我可以不和中原贸易,也可以不向中原输送一块银元,但我作为安西节度使,不接受程千里为安西副使,孟云和罗正义率军哗变,谋害上司,未得我的命令,擅自调军,按军规当斩,朝廷必须把此二贼的人头交给安西军,否则,我就带兵进京,亲自去取这二贼的人头,这就是我的态度。”

王昌龄大惊失色,连忙劝道:“大将军,千万不可如此,这样一来,大将军就落下了谋反的口实,将毁了大将军的英名。”

段秀实也劝道:“大将军,此事要三思而行,不可鲁莽,他毕竟是大唐天子,大将军以下犯上,将陷于不义。”

李庆安见三人一脸紧张,便微微一笑道:“我好歹也是大唐赵王、堂堂安西节度使,勾心斗角这么多年,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我说了,我们现在要集中精力备战大食,我不会出兵攻打河西。”

“那大将军的意思是.....”

“上兵伐谋,我会让他焦头烂额地来求我。”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三国:东归志!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唐极品帝婿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汉末之全面开战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吕布有扇穿越门大唐双龙传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天下大明未央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特种兵之神话传说大唐:吃货将军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我刘备,无限召唤复兴汉室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郭嘉浪子列国历险记修罗武帝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