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历史已经乱了
现在的两河残破不堪,在将这些地方纳入正轨前,王伦暂时不打算再进兵了。
就在王伦进驻京兆府的第八天,东厂提督马灵给他送来的情报也让他大吃一惊,因为现在天下彻底乱套了,原本的历史轨迹也全乱了。
首先就是王庆攻破了清溪关,随后在大理国国主内奸段和誉的配合下,剿灭了执掌大理政权近百年的高氏一族。
大理高家架空段氏已非一日,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如果不彻底根除,只怕日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何况段和誉早就恨透了这逼得自己大伯、老爹去天龙寺出家当秃驴的高升泰一家子,居然一声令下,灭了高家十族。
要知道,从古至今,最多的也就是灭九族之说,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在此之前史书记载里面,灭族最厉害的就是面刺秦始皇的荆轲,但是也不过仅仅被灭了七族。
一般的族诛,能杀三族已经非常罕见了,而段和誉居然灭了高家十族,可见他对高家的恨意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所谓九族都是要有一定亲属关系的,就是父四族、母三族、妻两族,这第十族怎么找?这自然难不倒身为国主的段和誉,当即御笔亲批,将高升泰儿媳妇和女婿的族人算作了第十族,也算是开了历史先河。
当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倒霉全族遭殃,以前为了巴结高家,削尖脑袋让自己和高家结成亲家的人算是倒了霉,本以为日后自己家在大理可以横着走了,谁想到晴天霹雳,一下子就成了奈何桥上的无头鬼。
所以说,做人还是踏实一点好,别好高骛远,想去靠着什么裙带关系走捷径,因为这种捷径完全不受你自己的控制,你在里面没有任何的自主性可言。
笔者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宿舍里面谈论,当时有个巨头还在某华大学当教授带研究生,有室友就说应该努力考他的研究生,这也一来以后就是天子门生了,做什么事情都好办,但是笔者只说了一句话:“你们都不记得方孝孺的学生都是什么下场么?”
闲话少说书归正题。
对于自己的这个强大外援王庆,段和誉也是讲信用的(不讲信用也不行,王庆现在的势力太大了),将大理四州之地割让给王庆。
王庆现在当真是意气风发,甚至于打算干脆一鼓作气,连段和誉一块儿挂了,直接占领大理全境,不过被李助、刘敏和许贯中拼命劝住。
用李助的话来说,王庆现在完全具备打下大理的实力,但是却没有征服大理的实力,大理地处边陲,这里面的民族问题、宗教信仰问题错综复杂。
而且王庆手下虽然武将不少,但是可以治理地方的文官却不多,以前在淮西的时候可以学习黄巢,但是现在有了自己真正的地盘,就必须经营。
许贯中还专门用王伦在山东的一切做了例子,苦劝王庆莫要贪图眼前的一时利益,反而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
三人还指出,大理段氏失去政权时间太久了,就算现在让段和誉做个真正的国王,他也没那么容易控制大理,到时候还是要仰仗王庆的支持,这样一来,王庆和实际上的大理国王也没什么区别。
而且段氏乃是大理正统,无论是在大理国内,还是对外诸国,都是众所公认的大理国主,有他在,王庆的身份也就名正言顺了。
如果王庆当真干掉段氏自己当大理国王,不但大理国内从此纷乱不休,也难以得到外国的承认,反而无论大宋还是其他国家,都可以借口对大理兴兵。
经过这三人苦口婆心的劝说,王庆最终还是捏着鼻子还政给段和誉。
这次的合作,段和誉也是提心吊胆,生怕王庆事成之后卸磨杀驴,到时候自己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没想到王庆居然当真按照盟约办事,不但没多取一寸土地,更不象高升泰一样,只让自己做个傀儡国王,反而将大理的各项大权都交给了自己,连军队控制权都没有染指。
段和誉不禁长出了一口气,更对王庆感激涕零。
双方的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王庆在大理四州的地盘上建立了大魏国,段和誉第一时间宣布承认大魏国,同时和王庆缔结盟书,结为兄弟之邦,大魏国是兄,大理国是弟。
这样一来,一个全新的大魏国终于出现在了大宋的西南边陲。
鸠摩智也没闲着,在大魏国建立的同时,被王庆任命为大魏国国师的鸠摩智便展现出了他的外交天赋。
经过鸠摩智的奔走,蒲甘王国(也就是后世的缅甸)继大理之后头一个和大魏国建交,其国王阿奴律院甚至于亲自带着使团来到大魏国朝见大魏国王王庆。
随后交趾(越南)、柔佛(现在的马来西亚)、朱罗(现在印度境内)等国也纷纷与大魏国建交。
这一切都让王庆有了那种万国来朝的感觉,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比过去自己在淮西关上门儿自己当土皇帝自娱自乐,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有着这么多国家的承认,王庆这个大魏国王的位置算是名正言顺了,自己也学着有模有样的干起来一国之主这个很有前途的工作来了。
而且最近大魏国为了庆祝建国,王庆还专门设立了恩科,准备大肆选拔贤才辅佐自己成就一代伟业。
王伦听的是啼笑皆非,也不禁赞叹王庆这厮的狗屎运还真了得,居然还真把攻略大理的这般大事干成了,比他那个被自己赶得屁滚尿流的倒霉同行田虎可是强的太多了。
关于王庆的情报让王伦大笑了一阵,这段时间的紧张心情都被缓解了不少,他对王庆攻略大理并没什么太在意的。
毕竟大理过去也是华夏的一部分,只不过到唐末以后才分离出去,王庆的这种行为不管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客观上也属于收复华夏的故土,王伦不但不反感,反而非常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