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长春大爷看郭氏也来割稻子,便开口,“彩霞啊,你们家这稻子长得也太好了,每一颗都很饱满,也没怎么生病,今年你家可是大丰收啊。”
长春爷爷那叫一个羡慕,他种了一辈子水稻,就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
这一看,产量就低不了。
不像他们家的,稀稀疏疏的不说,稻米还有些瘪。
两家离得近,一眼就能看出来谁家的好。
郭氏听长春爷爷这么一说,仔细一看,还真是。
以前她没注意过,这么一对比,自家的水稻长得那叫一个好。
可是她也不能表露的太开心,毕竟大家都看着呢,万一招了嫉妒就不好了。
于是她对着长春爷爷说,“我一个妇人,也不是很懂种庄稼,都是晚晚他大伯的功劳。”
长春爷爷点点头,热情道,“你们家稻子到时候卖我点做种子吧。按市场价,该多少就多少,行不行?”
长春爷爷实在是太稀罕她家水稻了,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研究。
郭氏也个好说话的人,当下就答应下来,“当然可以了。”
接着大家都纷纷上来跟郭氏预定稻种,郭氏都一一应下来。
要说这水稻为何会张这么好,苏晚棠可是知道的。
之前水稻种下,她可是隔三差五的来浇空间水呢。
郭氏割完这块地,就回家把三轮车骑过来,把稻子拉到自家院子里。
村民们现在也知道,郭氏在这镇上卖卤味,能赚不少钱。
看到三轮车,一个个眼神里都充满了羡慕。
他们只能自己把稻子用绳子捆好,挨个抱回家。
人比人气死人啊!
天黑了,晚上不能下地割稻,大家都在家里用棒子给稻子脱粒,苏晚棠家也不例外。
她看着郭氏一下一下的敲打稻子,很是费劲。
好半天郭氏才弄完一捆,苏晚棠看着院子里那一堆,心里想着何时才能打完啊。
而且地里还有好几块没收割的。
她想到以前那种滚筒式的打稻机,用脚一踩就能滚起来,滚筒上是那种长长的钉子,把稻子的头放上去,一边踩一边就能脱粒。
这种打稻机简单又容易做,还实用。
想到就做,苏晚棠把样图画出来,细节写上,决定明天就去镇上找铁匠定做。
晚上母女俩简单吃点饭,就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
苏晚棠跟郭氏简单说了下这东西,又问她要了几十块钱,就骑着三轮车出门了。
郭氏也没管女儿咋折腾,自己就下地继续割稻子去了。
苏晚棠把样图拿给铁匠大叔看,铁匠大叔看的是一脸疑惑。
虽然他是看懂了这图,但他还是不知道这做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她跟大叔详细沟通好细节,大叔说可以做,下午就能来取。
加上铁的材料用的比较多,大叔一共收她五十块钱,这可真是不便宜了。
她付好钱,就去卤味店帮忙。
下午苏晚棠去取打稻机。
打铁大叔东西做好,他才知道这是打稻机。
苏晚棠教完他怎样使用后,大叔觉得这东西一定会大火,就想买下这个样图,这样就只有自己会做了。
苏晚棠并不想卖,于是说,“这样图我不卖,但我们可以合作。”
“怎么合作?”大叔道。
苏晚棠解释,“我可以把样图免费交给你使用,但是每个人过来制作打稻机的价钱我们必须一个一半,你出材料,我出技术。”
大叔虽然觉得不能自己一个人拥有有些可惜,但这东西毕竟是别人的,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
苏晚棠为了保险起见,双方还写了个字据。
商量好后,苏晚棠就驮着打稻机回家了。
刚到村里,一路走来,大家都十分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
苏晚棠就介绍了一遍。
大家半信半疑,这铁疙瘩能打稻子?
大家跟着苏晚棠回家,要亲眼看苏晚棠怎么使用。
苏晚棠也没藏着掖着,让大家帮忙搬下来后,就拿起一把稻子打起来。
没几下,稻粒自动就掉了。
刚刚大家还怀疑呢,看到效果,恨不得自己上去试试。
苏晚棠就让那个他们想体验的都体验了一番。
大家纷纷问这铁疙瘩哪里来的,苏晚棠直接把镇上打铁铺子老板的地址说了出来。
但一听到这个价钱,就直摇头。
于是有人就打起别的注意,对苏晚棠道,“晚晚,你们家这打稻机能不能借我家用用?”
听到有人开口,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苏晚棠道,“当然可以啊。”
众人一听,面上就是一喜。
接着听苏晚棠又说,“不过得等我家先用完,还有我爷爷和大伯家,还有我姥姥家。只不过不知道大家等不等的及。”
大家一听就蔫了。
苏晚棠看大家脸色不好,“其实我有个主意,你们可以几家买一个,轮流着用,这样大家都能用,还不耽误干活。”
大家一听,这倒是个好主意。
于是镇上的铁匠铺子老板就忙了起来。
苏爷爷把自家的稻子割完,就先用打稻机,将自家的稻子都脱粒好了之后就过来帮忙了。
三人割了三天,打了一天才把所有的稻子收进仓库。
别人家一亩地稻子能收三百斤,这已经算是很高的产量了。
然而苏晚棠家一共四亩地,足足收了两千斤,合着一亩地就是五百斤。
这更加深了村民们买她们家种子的心,包括苏爷爷也是。
苏晚棠她家的弄完之后,她大伯母郑茉莉就来借打稻机了。
她大伯母这人自从那次偷卤汤被大伯教训一顿后,老实了许多。
苏晚棠看在她态度好的份上,也没为难,就给她了。
她家用两天才把所有的稻子弄完,这两天苏爷爷和郭氏把地给收拾好了,先放着养一段时间,到时候直接种麦子。
打稻机传播的很快,他们村的用完,就拉给亲戚们用。
有的直接告诉亲戚去镇上买,这附近少说也有十几个村子。
铁匠铺大哥实在忙不过来,而且正好赶上抢收,于是又雇两个人来打下手,这才勉强赶出来。
可想而知,他得有多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