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忽必烈所率领的中路军,抵达的第一站就是满陀城(今四川泸定市),红军长征的时候,就在这里打了一场着名的战役——“飞夺泸定桥”。

但红军先烈们好歹还有个桥能夺,忽必烈面前则是连桥都没有。

眼见着水猛浪疾的大渡河从面前汹涌而过,忽必烈没有绝望,他下令探马沿着上下游开始寻找渡河的路。

但即便是最容易渡河的地方,水势依然很凶猛,不可能让大军所携带的众多辎重过河,于是忽必烈下令轻装上阵,除必要的粮草外将所有辎重尽皆抛弃,在下游水势较缓处渡过了大渡河。

在渡过大渡河后,忽必烈沿着河谷一路南行,穿越了长达两千里的无人区,一路上翻越了无数的悬崖峭壁,很多时候甚至都无法骑马,只能“舍骑步行”,随行的刘秉忠作诗道:“鞍马生平四远游,又经绝城入蛮陬。荒寒风土人皆怆,险恶关山鸟亦愁”。

好不容易穿越出了河谷之后,又被金沙江拦住了去路,忽必烈正愁时,么西族(今纳西族)首领率众归降,并献计用革囊渡江;于是蒙古大军便将牛皮或羊皮的四肢及肛门等有缺口的地方扎紧,而后在里面充气,当作皮筏横渡了金沙江,并攻破了沿途的许多城寨,最终抵达丽江,史称“元跨革囊”。

十二月,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率先抵达大理城下,随后遣使入城,命令大理国君自缚双手出城投降。

但段氏说了根本不算,丞相高祥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他自恃大理城背靠点苍山,侧旁倚洱海,同时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不仅不答应投降,反而将忽必烈派出的三名使者全部杀掉。

高祥肯定是没吃过信息不畅的亏,因为如果他了解过蒙古军对敢于杀使之人是怎么处理的,他肯定不能砍了这几个人。

或许是想要校验一下蒙古铁骑的战斗力,高祥带着自己的弟弟高和挟持着大理国君段兴智率军出城,与蒙古大军野战。

结果可想而知,大理军一触即溃,横尸数十里,高祥兄弟与段兴智狼狈逃回城内。

公元1254年初,兀良合台所率领的西路军攻破龙首关,与忽必烈会合,对大理城完成合围。

高祥闻讯大惊,率其弟高和与本部精兵弃城而走;而段兴智也趁机脱离了他的控制,率亲随逃往善阐城(又名押赤城,大理国陪都,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

他们这一走,大理城内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忽必烈趁机攻城,非常容易地便攻了进去。

在入城之前,忽必烈本想屠城,但刘秉忠却进言道:“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

姚枢也讲了当初宋朝大将曹彬攻占南唐后不杀一人,市场贸易如常的故事,希望以此来制止屠城的行为。

忽必烈没有说话,却在第二天出发时,在马背上对姚枢喊道:“汝昨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

而后下令士兵入城后不得骚扰百姓,同时派姚枢亲自带一支队伍去搜集全城的书籍,还将丝帛撕开,在上面写上了止杀令,并张贴在各个街口,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在这一番动作下,大理城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剩余的守军和城中的百姓都没有殊死抵抗,直接便投降了蒙古。

眼见着大理城安定下来,忽必烈便兵分多路,四面出击,攻打大理国各处城池,同时命大将也古率军南下追击高祥兄弟,一直追到姚州(今云南姚安县)才擒获二人,忽必烈本欲招降他们,但二人宁死不降,于是忽必烈将他们推出斩首;临刑前,高祥仰天长叹:“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盖其分也。”

忽必烈闻言认为他是个忠臣,允诺让高氏后人世代为官;后来高氏子弟一直在云南境内担任土司,一直延续到清朝。

真是滑稽,擅权摄政的佞臣仅凭临死前的一句话就能被评定为忠臣,荫封子孙几百年;而真正的受害者段氏一族却依然要面临着蒙古人的威胁。

公元1255年春,除善阐以外的大理国诸城尽皆归降蒙古,忽必烈也没了继续打下去的兴致,于是便将兀良合台留在这里继续作战,他率大军北返草原。

在忽必烈走后,兀良合台继续率军进攻大理国余部,先破哈剌章水城,而后进至罗部府,在这里,滇东36部落的大酋长高昇聚集蛮兵迎战,兀良合台佯装不敌,将他们引至洟可浪山脚下,而后率军回击,蛮兵哪见识过这个场面,顿时大败亏输,四散逃命。

兀良合台也不去追击这些蛮兵,反而加快了速度,一直攻到了善阐城,这里三面被滇池环绕,一面与陆地连接,加上城池坚固,段兴智便决定在此与蒙古大军决一死战。

兀良合台也根本没惯着他,大军抵达的第一天便直接下令攻城,经过了七天的猛攻终于破城而入,段兴智见状不妙,匆忙逃出城去,兀良合台亲自率军追杀,最终在昆泽(昆明城外的一个山谷)将他生擒,而后用囚车将其押送至和林。

至此,历经317年,传22代的大理国彻底灭亡。

但段兴智却没死,在被押解到和林面见蒙哥之后,段兴智主动献上了大理地图,同时表示愿意归顺,蒙哥觉得他非常识时务,于是对他以礼相待,并赐予他“摩合罗嵯”的称号(梵语,意为‘大王’),仍让他返回云南担任大理总管,协同蒙古官员统治一方。

段兴智可乐坏了,他觉得蒙古人算是自己的恩人,以前自己只是有国君的名号,没有实权,这次反而因祸得福,真正意义上掌握了治理云南的权力。

于是段兴智对蒙哥感恩戴德,在返回了云南之后,亲自为蒙古大军开路,率领自己的亲军去镇压那些敢于反叛的各族百姓,将原大理国境内的五城八府四郡及乌、白三十七蛮部,特磨溪洞三十六蛮部尽皆归顺到蒙古麾下。

与兴高采烈的段兴智不同,在灭亡了大理国后,忽必烈却迎来他人生中的又一次危机。

早在1253年,蒙哥便传旨给忽必烈,让他在南京(今开封)、关中自己挑选一个地方当作封地。

忽必烈大喜,于是召集诸谋士开始商讨到底要哪一块,姚枢建议道:“开封一带靠近黄河,水道迁徙无常,水土不好,四周还有盐碱地,不如关中那般身居腹地,还有险可拒,况且土地肥沃,自古以来便有天府陆海的名号。”

忽必烈深以为然,于是便上奏蒙哥,请求将关中作为自己的封地,蒙哥允诺,但觉得关中的人口有些少,于是将怀州、孟州也一并划给了他,于是忽必烈便将这两个地方作为试点,开始推行自己以儒治国的策略。

他先是设立了京兆宣抚司,任命孛兰和杨惟中为宣抚使,商挺为郎中,负责治理地方;姚枢任劝农使,负责督促百姓恢复耕种;许衡为京兆提学,负责教育与选拔人才;而后又成立了交钞提举司,开始发行自己的宝钞。

至于忽必烈的头号亲信刘秉忠,则去负责给他建造王府了,因为此时的忽必烈因为要处理漠南及汉地的军政事务,通常住在恒州与抚州之间的草原上,因为要保持着蒙古人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习惯,使得他经常要改换驻地,交通联络都极为不便,于是他便命刘秉忠于恒州以东、滦水以北的龙岗,营建一座王城,命名为开平府。

开平的地理位置十分不错,这里处于蒙古草原的最南端。北连大漠,方便与都城和林传递消息;南接中原,便于就近控制华北汉地,可谓是南北要冲。

除了自己的封地之外,他还借着总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的身份,在河南、陕东一带设立了经略司,司衙立于汴梁,任命忙哥、史天泽、杨惟中、赵壁为经略使,对这两个地方展开治理。

当时,河南有个叫刘万户的豪强为祸一方,其郡中哪怕有婚丧嫁娶之事都得需要他点头同意方可,人皆称其为“翁”,由于十分不理解,我特意去查了一下翁这个字的释义,新华字典解释为对老年男子的称呼,但我感觉以刘万户的所作所为,百姓们肯定不会对他有什么尊称,所以我认为这个翁大概类似于现在东北话中的“老逼灯”。

但是土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刘万户虽然不是好汉,但他却有一条忠诚的狗腿,这个人就是郡中主簿,姓董,我们姑且称呼他为董主簿。

这个董主簿仗着自己是刘万户的亲信,到处为非作歹,而且此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好色,好色到什么程度呢?

两年之间,强抢民女三十多人,而且对敢于反抗和告状之人,轻则一顿棍棒,重则埋尸山中。

赵壁到任之后,几名百姓不堪受辱,冒着生命危险来告状,赵壁当即派人前去查明情况,结果发现实际情况比想象当中更加恶劣,于是便快刀斩乱麻,当天就带兵将董主簿抓了起来,而后连辩解的机会都没给他,直接一刀砍了他的脑袋。

这回轮到刘万户懵了,从来没碰见过这样的,之前到任的蒙官也好,汉官也罢,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大有《让子弹飞》中前几任鹅城县长的做派,可这位爷一来就把自己的铁杆给‘咔嚓’了,他属实有些摸不清头脑,于是他决定探探赵壁的虚实。

当时恰好下了一场大雪,这位刘万户便趁机准备了一番厚礼,假惺惺地前往赵壁的府中拜访。

一见到赵壁,刘万户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经略使刚到此地,便将这为祸多年的恶霸除掉,真是天大的好事,就连老天爷都感动的下起雪来,以显祥瑞之兆啊!”

赵壁自然知道他话里有话,冷冷地回答道:“像董主簿这样的坏蛋可大有人在,等我把他们统统杀掉,祥瑞之兆估计还会更大。”

或许是刘万户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亦或者是赵壁的气场太强,这个刘万户从赵壁这里回去之后,竟于当夜暴毙,百姓纷纷奔走相告:“赵壁一席话,吓死刘万户。”

在此之后,赵壁又于汉上开田,将北徙到邓、均等五州的百姓尽皆发回南方,给他们发牛和耕种工具,并且派了一支人马专门训练他们,将他们都打造成民兵,遇敌可战,无战还农。

经过这一番治理,整个汉地顿时变得焕然一新,百姓们的生活较比之前强了很多,国库也逐渐充盈起来。

但忽必烈依靠着汉人儒生治理汉地的行为,却又触动了一大批蒙古守旧贵族的蛋糕,他们之前就对于忽必烈任用汉人做官的事情十分不满,但碍于地位不如忽必烈的缘故,他们无法直接找忽必烈兴师问罪,而找那些汉人的麻烦,却又有忽必烈为他们撑腰。

于是这批人抱着必须搬倒忽必烈才能过上好日子的精神,再次开始向蒙哥进谗言,诬告忽必烈在中土擅拢人心,图谋不轨,又说他任命的汉人官员私自克扣本应押送国库的赋税,转而运往了忽必烈的府中。

本来蒙哥是相信忽必烈的,对于这些人的话他只是心中略有猜忌,却没太放在心上,可时间一长,他的内心也有些动摇。

毕竟,皇帝这个位置,一旦坐上去,没有谁会想着主动下来,反而都恨不得将屁股焊死在上面。

何况现在的忽必烈尽得汉地民心,手中还握有重兵,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更不用说加上还有灭亡大理国这样的军功傍身,很有功高盖主的意思。

再加上蒙哥本身的观念就是“自谓遵祖宗之法,不蹈袭他国所为”,这与忽必烈以汉法治理汉地的理念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更加剧了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

忽必烈的危机,来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公子出巡亮剑:我只打硬仗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红楼:谁敢动我妹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南宋出圈记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国赵云之子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雍正,我来和你抢皇位了三世一兵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宋大忽悠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日月山河无恙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神话版三国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战国小大名夜主咸阳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上兵血途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