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个人,叫做赵孟頫。

这个人的身份其实大有来头,他是赵宋皇室后裔,祖上是大名鼎鼎的秦王赵德芳,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杨家将》《三峡五义》等故事中的“八贤王”。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赵孟頫的物质生活自然不会太过匮乏,所以他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因为家族的关系,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便入补官爵,通过了吏部的考试,成为了真州司户参军。

如果没有蒙古人南下攻宋,或许赵孟頫会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等到百年之后应该也能被追封一个‘国公’的爵位。

可惜现实是没有如果的。

在南宋被灭亡之后,身为赵宋皇室的赵孟頫便赋闲在家。

国已破,仕途亦断,自小便读圣贤书,一心以报国为己任的赵孟頫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好像失去了目标,他不知道该为何而努力,也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拯救了他。

由于在他年仅十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去世了,所以他自小便是由他的母亲丘氏带大的。作为一个单亲妈妈,丘氏并没有因赵孟頫缺少父爱就对他加倍溺爱,反而对他的要求更加严格,每日督促他学习。

眼见赵孟頫因为南宋的灭亡而消沉,丘氏十分痛心,于是便将他叫到面前,跟他说道:“而今大元初立,以后必收江南才能之士为己用,你不多读书,如何超乎常人?”

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赵孟頫茅塞顿开,于是他便重新开始读书,用知识来丰富自己,并拜大儒敖继公为师,跟随他研究经学,因此而名声大噪。

正如他的母亲丘氏所预料的那般,在赵孟頫因为学问高深而声名鹊起之后,也引起了大元朝廷的注意。

时任吏部尚书夹谷之奇(女真人)听说了他的事迹后,认为以他的学问,如果不为大元所用实在是个损失,于是便向忽必烈举荐了他,并保举他为翰林国史院编修。

面对着元廷的征召,赵孟頫却并没有启程赴任,反而辞官拒受,表示自己现在还不能胜任这个工作,需要继续学习来充实自己。对于他的这个态度,忽必烈十分欣赏,不仅没有追究他拒任之罪,反而还记住了他的名字,认为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不过既然是一块金子,那么他迟早都要发光的。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旨寻访在江南隐居的南宋遗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孟頫。

此时的赵孟頫已经32岁了,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而且经过这些年的沉淀,他也意识到了百姓们的困苦生活正是源自大元朝堂,所以对于这次征召便没有推辞,收拾好行囊便跟着程钜夫去了大都。

忽必烈也好奇这个让许多人盛赞的年轻人到底有何能耐,于是便下旨召其入宫觐见。

通过一番交谈,忽必烈也对他十分满意,不仅是因为赵孟頫才华横溢,更是因为他的长相十分英俊。

杨载所着的《赵公行状》中记载:“公神采秀异,珠明玉润,照耀庭殿,世祖皇帝一见称之,以为神仙中人。”

事实证明,长得帅还是有好处的,最起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特别好。

而在会谈结束之后,忽必烈更是大手一挥,直接将他留在了身边充当幕僚,并着重强调在开会的时候,要让他坐在右丞叶李之上,以示恩宠。

次年,朝廷复设尚书省,大元朝廷的实际权力便由中书省向尚书省更迭,赵孟頫也被忽必烈任命为兵部郎中。

虽然兵部郎中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官员,但却没有人敢轻视于他,因为赵孟頫这个兵部郎中所分管的业务,是天下所有的驿站。

由于当时天下各地使者往来极为频繁,所以驿站的开支照比中统元年时已经高出了数十倍,各地官府都不堪重负,但又不得不承担这一部分开销,于是只好从民间强取,故此引得各地民怨沸腾。

前文中我们曾讲过,为了挽救大元朝廷岌岌可危的经济系统,桑哥在上任之后便发行了新的至元宝钞,并强令全国通用,不过却因此使得民间的通货膨胀情况更甚,由此导致百姓们更加抗拒至元宝钞的通行。

而这一切都让桑哥十分苦恼,一面是各地官府疯狂上奏折,声称自己没有钱,百姓们也都被搜刮的底朝天了;另一方面是他寄予厚望的至元宝钞被百姓们十分抵触,购买力甚至尚且不如之前发行的中统宝钞。

而在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都摆在了桑哥面前后,他竟然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妙计’。

他指使几名亲信,让他们招募一些百姓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增发宝钞,而宝钞在被印制出来之后则直接送往各地官府,由官府出面来将他们投入到市场,美其名曰“为国减压”。

你别说,还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计策”。

出于对桑哥的信任,当这个计划汇报到忽必烈面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便同意了。

为了将这个“妙计”贯彻落实到底,他特命时任吏部尚书刘宣为正使,专门负责处理那些推行至元宝钞不力的官员;赵孟頫为副使,专门清查那些损耗甚大的驿站。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个“妙计”简直就是一条狗屁,除了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用处。

各地官员心里也苦啊,上面的政策胡搞乱搞,下面的百姓东打西闹,每天忙活处理政事已经都让他们焦头烂额了,如今皇上又派了这么一支巡视团下来,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刘宣和赵孟頫也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但他们毕竟是奉了皇命出来的,如果一点事都不做,回去也没法交差。

为了表明自己认真贯彻了领导的指示,刘宣每到一处便将那些推行宝钞不力的官员都拉出来抽鞭子,并让人记录在案,以备在回京复命之时有所交代。

但赵孟頫却不愿意这么做,他知道如果把自己换到这些地方官的身份上来,也不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在面对这些同样背负着巨大压力的地方官们时,未曾动他们一分一毫,反而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将压力都抗在了自己身上。

这番举动自然瞒不过桑哥的耳目,于是桑哥对他十分不满,在他和刘宣二人回京之后对他多有奚落。

对此,赵孟頫置之不理。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去碾压别人,也不会展示极端的力量,他们只会用自己的智慧与见识,柔和的同化每一个人。

赵孟頫的境界,显然比桑哥要高很多。

至元二十七年,因为办事得力,赵孟頫被升为集贤院直学士(从三品),重新回到了忽必烈的身边任职。

在这段时间里,身为尚书右丞的阿鲁浑撒里和他接触颇多,对于他的一些政治见解,阿鲁浑撒里十分赞同,于是二人私交甚好。

同年,大都发生大地震,死伤数十万人。如今我们都知道,地震不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罢了。但在古时,这可是长生天降下的不祥征兆。

为了弄清到底是什么事惹得长生天不高兴,正在龙虎台行宫驻夏的忽必烈便委任阿鲁浑撒里回京,召集集贤院与翰林院的一众学士们,询问此次天灾的来历和消灾的办法。

在这之前,桑哥派忻都和王巨济二人清查全国的钱粮,二人充分发挥了狗腿子的精神,拿着鸡毛当令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刮,恨不得掘地三尺,百姓们实在不堪重负,自杀者甚多,地方治安愈发混乱,各地的情况变得异常紧张。

赵孟頫对此深感不满,本想亲自劝谏忽必烈,但却又担心自己以南人的身份来替百姓们说话,会引起忽必烈的猜忌。

恰好此时发生了地震,于是他便主动找到了阿鲁浑撒里,将这件事的弊病向他详细解释了一遍,劝他开口奏请忽必烈大赦天下,免除额外的赋税,赦免那些因为不堪重负而逃入山林中的百姓们。

阿鲁浑撒里认为他言之有理,于是在开完会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返回了龙虎台行宫,向忽必烈提出了这个建议,并得到了忽必烈的允许。

当这个消息传到了桑哥的耳朵里后,他勃然大怒,直接找到了赵孟頫,朝他问道:“这些话都是你教阿鲁浑撒里说的?要不然可汗怎么会下这种旨意?”

面对着他的诘问,赵孟頫面不改色,语气平静地说道:“百姓们若是都死光了,那些没征收上来的税要去哪里收?如果不及时免除赋税,以后若是有人以此为理由,将未能征收上来的数千万钱粮都归咎于尚书省,岂不是连累了丞相?”

这番话可谓正中桑哥的命门。

他不怕天,不怕地,最怕的就是搞不来钱。

因为钱就是他在朝中立身的根本。

在听完赵孟頫的话之后,桑哥琢磨了半天,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但碍于面子却又不能低头认错,于是只好拂袖而去。

赵孟頫用他的智慧和胆量,为天下的百姓们减轻了负担,但也由此上了桑哥的黑名单。

为了限制他的发展,桑哥明里暗里的在忽必烈面前说他的坏话,希望能够拉低忽必烈对他的印象分,让他失去背后的靠山。

赵孟頫对此也心知肚明,可他依旧不以为意,而是凭借着为国为民的信念,继续默默影响着身边的人。

他,准备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历史的走向。

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同化了阿鲁浑撒里之后,利用监卿彻里也因为敬佩赵孟頫的所作所为,成为了他的支持者。

利用监,是元代特有的官署衙门,负责掌管出纳皮货衣物。

众所周知,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四件事,其中衣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能把这个重要的岗位交给他,也足可见忽必烈对其的信任。

正因为有了他们二人的帮助,即便桑哥在忽必烈面前阴阳怪气地暗讽了赵孟頫许久,忽必烈也并没有对赵孟頫产生坏印象,反而对他更加赏识。

而赵孟頫也趁这段时间,联络了一批不愿与桑哥同流合污的官员,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事情的转机,就在至元二十七年的年底,悄然到来了。

这一日,赵孟頫依照惯例给忽必烈讲解了一些经史子集后,便与忽必烈在宫中聊天,忽必烈突然问道:“你认为叶李和留梦炎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赵孟頫仔细斟酌了一下,开口答道:“臣的父亲和留梦炎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为人忠厚,而且很自信,多谋善断,有大臣之才。而叶李所读的书臣都读过,他能做的事情,臣也都能做得到。”

忽必烈闻言笑了,站起身说道:“你是认为留梦炎比叶李要强吗?”

“你错了!”

“留梦炎在宋朝时是以状元身份官至丞相,可以说是深受赵宋皇室的大恩,但他却在贾似道误国之时对他阿谀奉承;反而是叶李,在当时虽然只是一个平民,却敢于上书朝廷,斥责贾似道擅权弄国。”

“这样看来,叶李比留梦炎强了可不是一星半点。”

说完这番话后,忽必烈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而后缓缓坐下,指着赵孟頫补充道:“我能理解,你因为留梦炎和你爹是好友,你不敢非议他,但是作为大元的臣子,你可以赋诗一首来规劝他嘛。”

忽必烈既然发话了,赵孟頫自然不敢不答应,于是他便提笔写了一首诗。

后世称之为《讥留梦炎诗》。

状元曾受宋家恩,

国困臣强不尽言。

往事已非那可说,

且将忠直报皇元。

可以说,这首诗就是一首拍马屁的诗,尤其是最后一句“且将忠直报皇元”,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吹捧。

但忽必烈对此却十分受用,大笑着将写有诗的手稿收了起来。

看着忽必烈此刻的状态,赵孟頫突然意识到,这似乎是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革除弊病,推翻桑哥的好机会。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公子出巡亮剑:我只打硬仗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红楼:谁敢动我妹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南宋出圈记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国赵云之子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雍正,我来和你抢皇位了三世一兵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宋大忽悠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日月山河无恙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神话版三国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战国小大名夜主咸阳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上兵血途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