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抓了把小锄头,接下来一整天,小胖团子就抱着一把锄头不撒手,把众人逗得肚子都笑疼了。
愉快的抓周宴结束,乔谚也去准备城西学校的事情。
经过一年的赶工,学校已经建设完成,等验收合格后,就可以开始布置。
乔谚已经找木匠制作了一批课桌,宿舍的上下床,食堂餐桌这些,只等着验收过后就将这些东西给搬进去。
十一月初五,慕溱臻陪着乔谚去了学校。
自从媳妇准备建学校以来,他还是第一次踏足城西这边,当看到连片的建筑时,他震惊了许久,感叹自己没见过世面。
近百亩的地,都被乔谚给利用起来,场地一分为二,中间砌了一堵泾渭分明的高墙,墙面上布满了钉子,哪个学生要不听话敢翻墙,手直接被戳成筛子。
十多栋教学楼,一连片的宿舍区,还有两栋实验楼。
因为考虑到古代没有硬度强的水泥钢筋,所以教学楼还是采用了砖木结构,只有上下两层,但好在长度够长,十多栋教学楼的教室足够容纳上千人。
而宿舍楼区也分为了学生区和教职工区。
经过一年多的挑选培训,乔谚也选出了近百人的教职工团队,这些人都是她高薪聘请的人才,住宿条件自然也得优待。
除了教学楼和宿舍区,还有两个大食堂,男女学院各一个。
食堂也采用现代学校食堂的结构,宽敞的大厅,几个开放的窗口,有滑动的木窗作为隔板,而窗口之后则为后厨。
教学楼区域前面有宽广的操场,平时用来操练学生。
除了操场,还有广袤的实验田,学校开设农学课程,下地干活自然避免不了,实验田尤为重要,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
除了教学的硬件设施,乔谚也在学校内规划了绿化部分,现在天寒地冻,来不及给花坛和绿化带种上植物,等开春了再慢慢种上。
当然她的绿化带,只可能种些既可以吃又可以看的蔬菜,像什么辣椒茄子小番茄,结的果子不仅好看,等熟了还能摘去食堂给学生添个菜。
学校的路面也被乔谚给考虑好了,青石板和鹅卵石相结合,铺了一条条的青石板路和小石子路,没有铺设的地面就留着种菜或长个小野菜,既有野趣又省事。
不过现在天寒地冻,铺好的青石板路和石子小路被掩埋在皑皑白雪之中。
由于学校太大,光靠两双脚走路,实在太累人,乔谚和慕溱臻就悠哉悠哉,坐着马车,慢慢将整个学校的每一栋建筑都核验完。
冯乾安的办事能力还是像以往一样让人放心,所有建筑都十分合格,没有哪个地方偷工减料,甚至有一些条件没想到的地方,他都给完善了。
比如学校的水源问题。
乔谚当时一门心思扑在教学硬件设施上,忽略了这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冯乾安发现后,让人在学校里打了两口井,可以供学生饮用。
而学生们的生活用水,则从荒山山谷里,河流处引水下来,挖一个蓄水池,将水都聚集在蓄水池内,既可以跟学生们生活所用,也可以作为菜地的灌溉用水。
将学校逛了个遍,乔谚十分满意,准备回去后就开始派人将做好的课桌木床这些都运送过来。
慕溱臻看着乔谚神采奕奕的小脸,即使身处在冰天雪地中,也觉得一颗心暖洋洋。
他能有她是莫大的福气,而他们天历朝有她,也是莫大的福气。
建如此规模庞大的学校,所投入的资金可想而知,他能给她的,朝廷提供给她的,不过杯水车薪,剩下的全是她辛苦经商赚来的血汗钱。
试问谁有如此广阔的胸襟,不求回报地去帮助其他人?
乔谚还在激动的说着她接下来的安排,转头却发现男人目光灼灼的看着她,那眼神包含了太多的情感,似要将她给融化。
她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歪着脑袋打趣:“怎么啦?被我迷惑了?”
慕溱臻伸手将她拉入自己怀中,紧紧地拥抱,嗓音十分低沉:“的确是被迷惑了,已经完全迷失自我了。”
他的小木头怎么能这么好呢?好到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了。
“阿谚,谢谢你所做的一切。”
他知道等这所学校开始经营后,造福的将不是一代人。
乔谚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听他没头没脑地冒出这么一句,也猜出了他的想法,抬手回抱他。
“不客气,我也只不过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达则兼济天下,她现在不缺钱,之所以还在努力挣钱,不过是兴趣爱好,若是能用这些钱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而且她现在所能做的只不过建一所学校,要想改善天历朝的受教育水平,还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她拍了拍慕溱臻的后背,郑重道:“老公,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父皇到了这个年纪,而且国库财力有限,想要大兴变革已不可能,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慕溱臻懂她的意思,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在知晓了更多小木头原来世界的事情后,他就知道,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不能只局限于温饱生活,精神方面的富足也很重要。
用他媳妇的话来说,叫做知识改变命运。
他能给老百姓送粮送钱,改善他们一时的生活,但却不能帮助他们一辈子,只有让他们明事理,真正掌握了致富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个位置估计不用多久,老头子就能扔给他,而他所需要做的实在太多。
此刻他在心中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一是帮助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二是普及教育。
只要想想,他就觉得前路会艰难不已,不过好在他还有媳妇儿,有她在,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乔谚还不知道,她家太子殿下已经把她当成逢凶化吉的吉祥物了。
......
年底,各地方官传上来了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皇帝老头龙颜大悦。
这些好消息都和乔谚之前推广种植的杂交稻有关。
自从她在湖西村实验种植杂交稻后,其产量所有村民有目共睹,消息传出去后,第二年种植杂交稻的人数就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