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所谓唇亡齿寒,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种道理小孩子都懂,诸葛恪又怎么会不懂?

吕壹连顾公都敢构陷,导致陛下有换了丞相的念头。

若是此人当真是欲对太子动手,谁知道最后会不会蛊惑陛下换了太子?

说句不敬的话,太子生母太过卑贱,而养母又被陛下遣回老家。

谁真要敢保证说太子地位稳如泰山,那此人不是蠢到家就是别有用心。

要不然殿下为何常常当众说,愿意把太子之位让给三皇子孙和?

一念对此,诸葛恪便安慰孙登道:

“殿下莫急,依吾看来,吕壹此举,怕不过是他个人所为,身后当是没有他人。”

“为何?”

“殿下想想,如今有能力威胁到殿下的太子之位者,都有何人?不过三皇子一人耳。”

二皇子孙虑,前两年刚被封为镇军大将军,甚至还未封王,便已卒世。

“然三皇子年不过刚逾十,又与殿下亲厚,那吕壹总不可能是为三皇子谋求太子之位吧?”

“再说了,陛下又岂会废长立幼,徒乱国本?”

陛下嫡妻本是谢夫人,只是谢夫人早逝,后面又娶了徐夫人为正妻。

谁料到徐夫人最后却被遣回了老家。

直到现在,陛下一直都未曾册立皇后。

故所有皇子,从身份上来说,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长幼之序。

最多不过是看谁人母亲得宠。

故陛下欲行废立太子之事,则必先册封皇后。

当年陛下称帝,欲立步氏为后,然群臣坚持立徐氏。

皇后之事,就这么一直拖而不决。

故封后之事,兹事重大,非皇家私事,就连陛下都不能一言决之。

区区吕壹,又岂能轻易动摇太子之位?

“臣以为,这吕壹乃是私下之事,当无他人指使。”

想通了这一点,诸葛恪于是对孙登说道,“武昌本就是殿下当年的镇守之地,殿下屡次上书,劝谏陛下不可重用吕壹。”

“而远在武昌的上大将军、潘太常亦与殿下同,在吕壹看来,乃是由殿下指使。”

“故吕壹构陷殿下身边之人,原因正在于此。”

孙登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即便是如此,亦不能让此等小人蒙蔽陛下,不然长久以往,只怕就要令朝中众臣离心。”

诸葛恪沉吟了一会,然后摇了摇头:

“殿下与上大将军数次上书,亦难改变陛下对此人的看法,可见其深得陛下信重。”

“骤然之间,怕是难以动摇他在陛下心里的地位,唯有徐徐图之。”

孙登闻言,不禁有些失望:

“元逊也没有好办法吗?”

诸葛恪淡然一笑:

“吕壹小人,无根无基,能在众臣面前作威福者,不过是仗着陛下亲信罢了。”

“别看现在此人气焰滔天,但若是哪一日陛下对其生疑,便是身首分离之日。”

孙登叹息:

“何其难也?”

“不难!”诸葛恪摇头,目闪冷光,“吕壹之威福,全系于陛下,若能想办法让陛下疏远小人,则我等诛之易耳。”

“如何个疏远法?”

“须得先有人敢面陈陛下,当面指出吕壹所为,说动陛下,查吕壹此人所为,否则我等做再多,亦是对此人莫得奈何。”

孙登越发地皱眉:

“朝中论起身份贵重者,莫如上大将军与吾,我等屡次上书,皆无法说服陛下,更何论他人?”

诸葛恪哈哈一笑:

“殿下,正因为是朝中人,所以才说不动陛下啊。”

“殿下想想,陛下令吕壹任中书典校郎,正是为监察百官。”

“如今百官上书弹劾吕壹,不正是说明吕壹监察有方?”

“所以上书者逾众,只怕吕壹受陛下亲信就越重啊!”

孙登闻言,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此言甚是!吾竟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说着他看向诸葛恪,赞叹道:“元逊,幸亏有你!”

诸葛恪略有自得地一笑,他自然不会说自己也是刚想通这一层。

只听得他继续说道:

“殿下,所以这个面陈陛下的人,非但不能是朝中之臣,甚至连地方州郡官吏亦不可选。”

中书典校郎一职,不仅仅是监察中央百官,地方州郡亦在监察之列,看似位卑,实则权大。

“如此说来,这等人物,只怕是难寻啊!”

即便是百官中,单独面对陛下时,亦有不少人会惶恐。

更别说是直言吕壹之过,极有可能会受到吕壹的报复。

所以这个人,不但要大胆,而且还必须不怕死。

吕壹得陛下所重,想要说动陛下,必须得能言会道。

说好听点是能言会道,说难听点,那就是巧言令色。

想起巧言令色……

孙登连忙甩了甩头,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事情来。

敢直面陛下,不惧生死,不怕吕壹报复,又不能是官吏,所以只能是在民间找。

但民间哪里能寻得这等人物?!

苍头黔首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知怎么写,更别指望他们能说出什么道理。

甚至还是在陛下面前论说治国大道理。

似乎那巧言令色之徒也是诸葛亮从民间简拔,而且未入仕便已献出定南中之策……

真烦!

烦死了!

明明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偏偏又卡在了关键人物身上,顿时就让孙登烦躁起来:

“难道吾等当真拿此等小人毫无办法耶?”

“我们寻不得,他人未必就寻不得。”

诸葛恪却是从容地说了一句。

“谁?!”

孙登连忙问道。

“羊衜。”

“他?”

孙登面露狐疑之色,看向诸葛恪,目光闪了闪。

“没错,就是他。”

诸葛恪点了点头,肯定道:

“羊衜有识人之明,此世人所知。若是他能发掘民间才智之士,举荐于陛下面前,陛下定不会有所疑。”

说到这里,诸葛恪脸上露出冷笑,“若是此才智之士,直言吕壹之过,殿下觉得陛下会怎么想?”

怎么想?

毕竟这位才智之士可是从民间发掘,现在连民间都知吕壹乃是阴狠小人,陛下岂能还蒙在鼓里?

“妙啊!”

孙登已经把大腿拍疼了,他满面喜色,“此计大妙!”

但见孙登咬了咬牙,继续说道:

“元逊说得没错,羊衜确实是有识人之明,此事交给他,最是合适,若是他不答应,吾便求到他应下为止。”

诸葛恪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殿下放心,他定会答应的。”

既然你敢屡次直言东宫众人之失,要做一个敢言正直之士,那这等为国分忧的事情,总不能退缩吧?

要不然,岂不是成了虚伪好名之徒?

解决了一件长久压在心头的大事,孙登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举起茶杯,想要喝口茶,这才发现茶已经凉了。

于是他又连忙亲自给诸葛恪换了一杯热茶。

诸葛恪看到孙登这般举动,心头就是一跳,试探着问道:

“殿下……还有他事?”

孙登点了点头,却是没有方才那般阴沉之色,只是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

“陛下封元逊为威北将军,其意不言自明。在吾看来,就算是元逊不自请过江,只怕陛下亦会派元逊过江击贼。”

“这不是好事么?”

“是好事。”孙登目光盯着手里的茶杯,良久才低沉地说了一句,“不过有一件事元逊你可能不知道。”

“前些日子,魏国皇帝曹叡派了使臣过来,向我大吴提出,愿意以战马换取明珠、玳瑁等宝物。”

诸葛恪闻言就是一笑:

“常闻曹叡喜好明珠,如今倒是亲眼……”

话未说完,他就猛地顿住,身子都不由自主地坐直了,向孙登看去。

孙登抬起眼眸,与他对视了一眼,然后又再次垂下眼眸,继续呆呆地看着手里的茶杯。

诸葛恪咽了一口口水,问道:

“陛下……答应了么?”

孙登点了点头,声音仍是低沉:

“应下了。陛下言,明珠、玳瑁者,于吴国不过如石块瓦砾,然却可换来战马,增我大吴军中之力,何乐而不为?”

诸葛恪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勉强笑道:

“陛下明鉴,应当就是这样了。”

孙登嘴角扯了一下,就当是笑了。

当年陛下对魏国称臣,曹丕向大吴索要宝物,陛下也是这么说的。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那个时候,曹丕是索要,而现在,曹叡是拿战马来换。

毕竟……今日不同往昔啊!

大吴国主,可不再是魏国所封的吴王了。

而是大吴皇帝。

不过孙登仍是总觉得心里膈应得慌。

诸葛恪仿佛看出了孙登的心思,安慰道:

“此事陛下并没有隐瞒,正说明陛下心胸坦荡,没有别的心思。”

“况且蜀国与魏国之间,不也有商队往来?现天下三足鼎立,相互之间换取些东西,也是正常之事。”

蜀魏之间有商队往来是没错。

可是蜀国现在的物资那般抢手,也从未听说过曹叡会亲自派出使者与刘禅交换物资……

只见孙登叹了一口气:

“我怕的是,此恐曹叡离间吴蜀两国之计耳。”

事实上,这一次曹叡很是大方。

所给的战马不但数量众多,足有千匹。

而且价格很公道,甚至可以说是让大吴占了大便宜。

孙权屡次派人前往辽东,带了无数的奇珍异宝,给公孙渊又是封官又是晋爵。

换回来的战马都没有这一次曹叡来得有诚意。

但也正因为占了这么大便宜,孙登心里才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

听到孙登的担忧,诸葛恪沉默了一阵,最后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即便是离间之计,我大吴亦不得不收下这些战马。”

天下谁人不知大吴战马紧缺?

魏贼有并幽二州,蜀国有凉州陇右。

唯有吴国,屡次欲交好辽东而不可得。

曹叡这一次,算是拿捏住了陛下的心思。

千匹上好的战马,对于吴国来说,实在是太多了,多得吴国君臣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但吴魏两国断绝交往已有十年,现在突然有了往来,而且还是两国国主之间的往来,谁敢说蜀国不会起了疑心?

就算是不起疑心,只怕蜀国君臣心里头也会不痛快。

毕竟荆州之事,永远是吴蜀两国绕不过去的疤痕。

更何况吴蜀可是起了祭坛,燎火告天,公开誓盟。

若是吴国再在暗地里背蜀而和魏,怕是天下人都要笑吴人无丝毫信用。

到时吴国君臣,如何立足于世间?

“殿下既有此忧,何不告知陛下,也免得吴蜀二国之间,生了嫌隙?”

“吾又何尝不想?”孙登苦恼道,“只是一来吾未知陛下心中究竟是何想法。”

“这其二嘛,则是谤讪国政一案,风波未平。吾若是行错一步,被吕壹抓住机会,在陛下面前进馋言,只怕……唉!”

说到这里,孙登与诸葛恪对视一眼。

两人心中都有了一个决断:吕壹此人,已是朝中大患,必须及早除去才行!

“殿下若是不方便,何不让上大将军进言?”

诸葛恪提醒道。

孙登仍是有些犹豫:“事到如今,吕壹十有八九是欲对吾不利。”

“若是吕壹对陛下进言,吾居东宫,却与武昌的上大将军书信往来频繁,甚至还能指使上大将军。”

“到时陛下问起,吾又如何解释?”

身为太子,孙登既是君,也是臣。

陛下在登上尊位后,重用吕壹的原因,孙登也是明白一二的。

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百官群臣。

只是这等帝王心术,可意会不可明言。

上大将军镇守武昌,半个吴国皆在其掌握之下。

若是自己仍在武昌还好说,与上大将军商量国事乃是正常之事。

但现在自己已回建业,若是仍与上大将军有密切往来,甚至一封书信就能说动上大将军。

那可就是不知进退,犯了禁忌啊!

诸葛恪看到孙登为难,当下便自告奋勇地说道:

“若是殿下不便直接与上大将军商量此事,那吾便写信给大人,让大人把殿下心中之忧,转告给上大将军,如何?”

孙登大喜,上前握住诸葛恪的手:“如此甚好!”

诸葛瑾乃是大将军,常年镇守荆州,与上大将军陆逊交情匪浅。

若是由他转告,则不会有泄密之忧。

建兴十二年十月,刚占了魏国一个大便宜的孙权经陆逊提醒,认识到这很可能是魏国的离间之计。

于是孙权很快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蜀国。

谁知道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信使在过江夏,准备进入南郡地界的时候,偏偏就遇到了南下劫掠的小支魏军。

这封信,最后自然是落入了魏军手里。

然后被魏军以最快的速度,送至洛阳。

这些年来,魏吴两国在荆州的边境,虽少有大战,但双方小股军队相互入境劫掠之事经常发生。

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孙权在得知此事后,也没有太过在意。

于是又重新写了一封信,准备再派人送到诸葛亮与汉家天子手里。

PS:吴国荆州边境因为地形复杂,加上水网密集,所以双方常有小股军队入境骚扰。吴国不止一次被魏国截过信。

就连历史上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前一年,孙权写给诸葛亮相约一齐进攻的信,都曾被魏国截住。

这就是没有襄阳这种险要之处来防守北方的无奈。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世一兵日月山河无恙神话版三国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魂回东汉大宋之天才鬼医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亮剑:我只打硬仗大周逍遥王爷两宋传奇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大清宫里的小人物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蜀汉之庄稼汉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亚历山大四世洪武大案之借纸案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宋骑之金戈铁马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