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拘是前观历代,还是后看诸朝,冯刺史都可以这么认为,财政是每个政权的命脉。

手里有钱有粮,不管是遇到天灾还是人祸,只要统治阶层的整体治理水平还在平均线以上,基本上都可以维持国家的大体稳定。

除非遇到司马晋那种脑残水平,那是真没办法。

若是手里没钱没粮,但凡有点心志的掌权者,都会想办法开源节流,很多时候这种做法被称为改革。

成功了,最低也能给国家继一波命,牛逼的,甚至可以让国家浴火重生。

失败了……历史上也有很多例子。

现在冯刺史听到秦博说吴国的府库并不宽裕,他只信了一半。

真要仅仅是“不宽裕”,孙权会铸大泉五十?

每年兴汉会卖往吴国的货物,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冯刺史清楚得很,校事府在吴国还有一个权力,就是设置专卖障管,以收赋税。

说白了,就是孙权用来敛财的白手套。

以吴国的政治体制,节流是不可能的。

要不然你是砍掉皇家掌握的禁军,还是砍掉各层官吏?

砍掉禁军,那你拿什么去压制下面世袭部曲的军头?拿什么去打北边的魏国?

砍掉一部分官吏节省支出?

暨艳已经用自己的性命证明了世家权贵的态度。

还是那句话,无论是魏还是吴,只要曹叡和孙权没有胆量掀翻世家政治,最后的结果都会指向这种政治制度的最高形态: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而这个过程,又必然会加剧皇权与世家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内斗乃至内乱,直至世家彻底压倒皇权,掌握整个国家。

再加上还有强敌压境的前提下,孙权想要节流,那就基本不可能。

所以只能是想办法开源。

而开源所遇到的问题,与节流所遇到的最大阻碍也是一样的:世家。

世家掌握着大量的人口和土地,是最好的收税对象。

问题是,你敢吗?

就算你敢,你打算怎么收?

魏国底子厚实,好歹还能撑一撑。

但吴国可没那样的底子,内部矛盾无法解决,那就只好向外转移了。

不过嘛,吴国大帝的孙十万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想向外转移矛盾没那能力,又没有胆量拿世族开刀,只好内卷。

按原历史上的轨迹,吴国应该很快会发行“大泉五百”,接着就是“大泉当千”,乃至“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卷得飞起!

现在不一样啦,天降个冯带善人,愿意带着吴国一起飞,这等好事上哪找去?

找到新的财源,缓解了府库紧张的问题,顺便还把荆州军的钱粮供给回收到中央手里。

这两件事不管怎么看,都是忠于国事的能臣干臣才能做到的事。

秦博当然自认是个忠臣,现在得了冯君侯的承诺,他觉得自己说不定还可以成为陛下身边的能臣干臣。

就如桑弘羊一般。

校事府只会对陛下一人负责,也只能对陛下一人负责,秦博很明白自己的定位。

至于别人给校事府安上什么样的恶名,重要吗?

不过让冯刺史没有想到的是,他加快控制荆州粮食供应步伐的决定,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了凉州首席政治智囊张小娘子的激烈反对。

“现在凉州的首要目标,是准备关中之战,让张家步步为营推行蚕食荆州粮食供给之计,乃是稳妥之举。”

“阿郎突然改变主意,不但会让蜀中的粮食供应可能会出现问题,甚至还可能会令吴国警觉,到时数年之功,毁于一旦,阿郎将何以自处?”

被冯刺史在夜里悄悄摸到榻上的张小娘子,得知这个事情后,满腔的柔情顿时化成怒火:

“夫国之大计,既已议定,岂可因一时之念,轻易更改?即便是要更改,亦得召集众人商议,岂能因一人一时之念而变?”

冯刺史这些年来,有什么难事,基本都是转头就问张小四。

这次擅作主张,再被张小四这么一骂,心里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好意思。

“反正不都是为了控制荆州粮食么,快一些,慢一些,其实也没那么大的区别……”

张小四看到这个人仍是满不在乎的模样,当下就恨不得给他一拳:

“你懂什么!我说过了,准备关中之战才是重中之重!但你知道丞相什么时候会进军关中?”

关于这个问题,冯刺史早就不知思考过多少回了。

但这等事关国运的大事,除非冯刺史亲自回汉中一趟,然后与大汉丞相秘密地深入交谈一次,否则根本就不可能确定。

毕竟身为封疆大吏,冯刺史现在的身份已经算是很敏感了。

在外掌握重兵,若是还能随时知道朝廷内部的最高机密,手就伸得有点长。

至少丞相还在的时候不能这么干。

所以只能等丞相主动告诉自己。

只是到目前为此,丞相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传来。

听说就连大汉天子对此事连个小道消息都没有。

冯刺史就更是只能靠猜想。

按凉州参谋部的军事推演,还有张小四的政治局面推演,概率最大的是后年和大后年。

“那仅仅是可能,万一是明年呢?”张小四终于忍不住地踢了冯刺史一脚,“你又不是不知道丞相的身体!”

“这一两年就是最紧要的关头,你这是猪油蒙了心,才会突然想着要多生事端?”

张小四踢了一脚,仍是不解恨,又捶了一把冯刺史的肩头,“关中之战得提前准备多少粮草?你堂堂三军统帅,心里就真没点数?”

“到时蜀中又要支应荆州,又要支应北伐大军,你确定不会出问题?”

听到张小四这么问,冯刺史心里其实也有点小小地打鼓。

“应该不会吧?毕竟这些年来蜀中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我这不是担心万一把那些种粮的人家压得太狠,他们真不种粮了怎么办……”

“你放屁!”张小四口不择言地骂道,“你这就是狡辩!他们不种粮,能种什么?只要兴汉会控制着蚕种一天,给他们天大个本事,还能改粮为桑?”

“再说了,朝廷这不是每年还有粮食保底价么?只要有这个政策在,我还真就不信他们有胆子拼死一博!”

“够了啊!”冯刺史被骂得满脸通红,“要不是有老夫为国献策,大汉的府库能不能出得起这粮食保底价,还是个问题呢……”

张小四当场就被气笑了:

“所以冯老就可以觉得吴国无英杰,无人能识破冯公的管仲之术了?陆逊现在手里还有孙权的印章呢,冯公居然就与区区无名校事图谋陆逊。”

“这是看不起陆逊呢,还是这位吴国校事乃是和当年的冯公一样,乃是不世出的人杰?”

“若当真是人杰,却在私下里与冯公商议扳倒自家梁柱,卖国犹不自知,岂非可笑?”

张家小娘子一顿夹枪带棒,竟是把“巧言令色冯郎君”说了个恼羞成怒:

“你懂个屁!小人物在很多时候,才是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懂吗?”

“不懂!”张家小娘子咬着牙恨恨道,“什么都是你懂,行了吧?那以后出了什么事,可别再来寻我!”

一边说着,一边伸出脚,向冯刺史身上踹去。

冯刺史一个不防,“唉哟”一声,被踢了个跟头,直接就从榻上翻了下去。

仗着皮实肉厚,受伤都是没有受伤,甚至身上都没感觉到疼。

只是这个事情,彻底惹恼了冯刺史。

他猛地站起来,骂道:

“你疯了?下那么重的脚?不想跟老子睡就直说,又骂又踢的,是几个意思?”

说罢,掉头就向外走去。

走了几步,又觉得不太妥,转身过来,卷了早些时候脱下的衣物,胡乱地往身上一套,这才又怒气冲冲地离开。

屋内半天才传来张小四的骂声:“冯文和,你个混蛋东西!”

然后就是“哐当”一声,也不知是扔了什么东西。

冯刺史懒得跟她计较,在刺史府的后院转悠了半天,转到了主院。

“君侯,夫人已经睡下了。”

值守的侍卫出声提醒道。

看着已经熄灭的屋子,冯刺史悻悻地再次回头,转向别处。

不敢打扰正室,小四那边肯定是回不去了,但是不要紧。

冯刺史别的不多,这妻妾数量还是够的。

一路到了李慕的院子,李慕也已经睡下了。

不过小妾没人权,听到男君来了,李慕穿着睡衣就跑出来迎接。

“阿郎怎么这么晚过来?”

要不说世家女呢,李小三的声音轻轻柔柔,还带着平日里所没有的一股软糯。

冯刺史直接把自己扔到榻上:

“今晚没地方睡,就到你这里挤一挤,不介意吧?”

李慕闻言,轻笑一声:

“那感情好,要是阿郎夜夜没地方睡,妾可就能欢喜死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上来帮冯刺史脱衣服。

冯刺史躺在榻上跟死猪般地一般,只有李慕提醒他翻个身的时候才动弹一下。

“这可奇了,谁给阿郎穿衣服,这般凌乱就算了,怎么还打了死结呢?”

李慕解了半天衣带没解开,不得不低头凑上去仔细观察,然后很是好奇地问道。

冯刺史不答。

然后突然问了一句:

“凉州工坊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挺不错,前两天不是才跟阿郎提过么?来,把胳膊伸一下。”

好不容易把冯刺史的衣服脱下来,李慕问道,“阿郎要不要穿睡衣?”

“不用,果睡舒服。”冯刺史不想动。

“哦。”李慕表示了然,然后拿了毯子,把自己和冯刺史裹在里面。

还没到烧炕的时候,但晚上已经有了些许凉意,盖一条毯子是必须的。

“阿郎这是遇到烦心事了?”

李慕缩在冯永怀里,悄声地问道。

冯刺史依旧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明年抽出一批毛料,给吴人专卖,能做到么?”

“吴人专卖?”李慕微微有些吃惊,“这数量得不少吧?”

专卖可不是零售,代表的是稳定的渠道,大批量的供应。

“肯定得不少。”冯刺史点了点头,伸手搂住李慕,大手在嫩肩上摩挲。

“怕是有点困难。”李慕有些犹豫地说道,“毕竟明年的计划是先满足凉州各家的需求。东吴那边,至少得等后年。”

能称得上是凉州世家豪族的人家,哪一个没有门路?

凉州内部胡人部族也好,走西域那边也罢,甚至塞外的胡人部族,东边的魏国,只要凉州刺史府愿意放开口子,他们都有门路去跑。

凉州工坊才有个雏形,最多能给凉州世家豪族上个开胃菜。

冯刺史现在突然要抽出一部分分流给吴国,也怪不得李慕会觉得为难。

“真就没有办法吗?”

冯刺史叹了一口气,问道。

“妾只是说了有点困难,阿郎真要这批毛料,妾到时想办法就是。”

不能给自家阿郎解决困难的小妾,不是合格的冯家小妾。

李慕闪着黑亮的眼睛:

“只要阿郎愿意,加塞卖几个工坊名额,不算什么大事吧?妾的意思是,这名额怕是卖不了几年,趁着现在值钱,多卖几个,也不是坏事。”

“就是阿郎得想办法,多给妾弄些女工来,不然的话,有工坊没织工,怕人家会骂我们是骗子。”

把胡女训练成织工,把胡男训练成杂工,慕娘子这么多年来,早就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流程。

这一回轮到冯刺史犹豫了:

“这个……不太好吧?别到时候那些已经买了工坊名额的人家戳我的脊梁骨……”

当初凉州世家豪族愿意全力支持冯刺史,达成的默契之一,就是要保证他们在进军毛料行业时的利益。

而世家豪族出钱出粮,则是预付的定金。

冯郎君的牌子,能不砸还是不要砸的好,以后用处还多。

李慕轻笑一声:

“妾说要卖名额,又不是说卖给他人,还是优先卖给他们啊,要是他们不愿意要,我们再卖给别人,他们总不能说什么吧?”

“其实在妾看来,凉州工坊的事情,最紧要的,还是羊毛和工人的问题。只要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剩下的问题,阿郎就可以全部交给妾了。”

想起后世的“羊吃人”运动,既多养了羊,增加了原材料供应,同时又把农民逼成了自由劳动力。

冯刺史觉得自己这个小妾,看问题当真是一针见血。

只是羊毛好搞,最不济,也可以在边疆多卖点地,顺便加强对边地的开发,可是这自由劳动力嘛……

“唔,看来明年得让刘浑和杨千万他们,带领大军多往北边看看了。”

冯刺史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

劳力公司的业务还是开展得不太够啊!

冯刺史正在反思,李慕却是忍不住地轻轻呻吟一声,把冯刺史拉回了现实当中。

感受着手掌里的柔腻,冯刺史心火大起:

“去,把隔壁的阿梅叫过来,今晚本侯要战个痛快!”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世一兵日月山河无恙神话版三国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魂回东汉大宋之天才鬼医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亮剑:我只打硬仗大周逍遥王爷两宋传奇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大清宫里的小人物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蜀汉之庄稼汉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亚历山大四世洪武大案之借纸案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宋骑之金戈铁马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