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52章天时地利人和

大明朝从嘉靖年间开始,就已经从濠镜澳的佛朗机人那里买来了火器,并且进行仿制。甚至到了崇祯年间,依旧是如此。当初孙元化就是编练火器新军,聘请了好多佛朗机人作为教习教导明朝军人怎么制作火器和掌握使用火器。

因此,就这个时代来说,火器方面的制造,东西方还是差不多的。但是也有一点,西方最先进的技术并没有传到大明朝这边。

崇祯皇帝视察火药局发现,所有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属于简陋的那种。

全是人工操作不说,各项原料的称重、配比之类都是马马虎虎那种。经过询问,这个时代的人认为,火药不能长久保存会受潮,因此,火药到临战之时,还要重新加硝,有经验的匠人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并且这个时代的火药,还都是粉末状的火药,如果长途运输之后,火药原料会分层,还需要重新再拌匀。

虽然说,崇祯皇帝对火药具体怎么操作并没有过多了解,但是有一些概念他还是知道的。

比如说,火药原料一定要尽量提纯,一般而言,都是蒸发后再结晶的法子;因此,他给火药局规定,谁发明出更能提纯火药各原料的法子,好用,则有重赏。

还有,火药颗粒化这种在后世穿越历史书中说烂的事情,他也给火药匠人说明,混合粉末时加水,或者酒,或者尿都可以,成块后再碾碎,筛选出不同颗粒,再翻滚炒,最后阴干成颗粒状火药,就能最大程度减少火药的潮湿,并且威力还大。

这里是有个笑话的,因此崇祯皇帝记得,就是欧洲那边一般都用尿来当液体混合。

至于火药成分的配比上,这个就更容易了,让火药匠人做实验即可,严格实验之下,总能找到最佳配比的。并且还能要求他们所用秤的精度更高。

如今这些工匠,有俸禄,也都按时发放,这让他们非常珍惜这碗饭碗。对于皇帝的话,自然也就记在心里。

崇祯皇帝知道,这火药的改良,不可能立竿见影,得给工匠时间。反正现在和建虏也不会马上决战,因为打不过,那就先耗着好了,不急。等回头自己积蓄起了实力,就能收拾他们。

不过,这个算盘虽然打得好,可很快,崇祯皇帝就震惊了。

夜不收快马回报,说李自成大军北返,驻扎东安,永清以及静海一带,和建虏大军毗邻,显然是结盟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想骂娘,这两货竟然勾结到一起去了!

本来就只是打建虏主力都还打不过,但是还是有点信心,积蓄实力之后尚可一战,结果没想到,李自成又领大军赶来,这简直是地狱级的难度了啊!

于是,他立刻在武英殿召开军议。

一边是文官,一边是武将,一块屏风推在他们面前,上面挂着最新的敌我态势图。

崇祯皇帝也不坐御座上,而是走到地图前,亲自给这些文武官员讲解局势,然后问道:“诸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范景文一听,立刻就奏道:“陛下,保定危矣!”

永清、静海都是非常靠近保定的,如今建虏和李贼大军云集,指不定就会攻打保定了。

其他内阁辅臣,比如蒋德、方岳贡等人,更是脸色突变,因为他们不是担心保定,而是更担心京师!

其中蒋德连忙跟着奏道:“陛下,建虏和李贼大军单独已使朝廷难以对抗,如今还联合一起,京师且不说,周边如通州、保定等城必然不保,还请陛下下旨,能勤王皆来勤王!”

虽然他们知道,目前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军队可以期望了,但是却还是说出这番话来,说明他们实在是觉得,光靠京师的兵力,绝对是挡不住建虏和李贼大军的联军!

其他文官,也都是一个个脸色苍白。

真的是没想到,建虏举大军来犯,好不容易陛下变得英明神武起来,该是能自保。结果没想到,李贼大军竟然和建虏大军联合,那怎么打?陛下再厉害,肯定也打不过这两支强军组成的联军啊!

但是,武将这边,虽然听到消息之后也都是有点吃惊,却没见有多少人怕的。

就见贺赞先出列,抱拳奏道:“陛下,可令各城坚守,挫叛军锐气,而后再图之!”

不管是辽东建虏,还是李贼大军,对朝廷来说,都是叛军势力,因此他口中的叛军,就是指建虏和李贼两军。

宁龙听了恶,也是出列奏道:“末将附议,建虏和李贼大军刚汇合,定然声势大增,此时不宜出战,以守城耗其锐气,方好交战!”

他们都是跟随皇帝出战,立下了军功而封爵的,在文官面前已经有腰板,说起来的时候,钪锵有力,对比就有点明显。

这在文官这边听来,就觉得有点刺耳了。其中方岳贡当即问道:“他们人多势众,攻下保定、通州,包围京师,声势不更大?”

周遇吉听了,出列回道:“攻城战之下,贼军和建虏的兵力损失必然很大,只要坚守而陷,攻城方必得不偿失!”

“……”

文武两边,就在御前辩论。总的原则,其实就是文官忧心,以为皇帝赶紧下旨勤王稳妥一点;但是武将这边,却是认为先守城再战,应该还是有机会。

崇祯皇帝听着他们在辩论,自己却也陷于思考了。

如果自己是多尔衮,下一步会怎么做?如果自己是李自成,下一步又会怎么做?

要做这样的假设,有一个前提是,必须对这个人要有所了解,否则那就是瞎猜!

幸运的是,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人,他们两人的事迹,崇祯皇帝在后世时都有认知,综合之后,大概就能知道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文武官员的辩论下,崇祯皇帝做着假设,慢慢地,对眼前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然后,他看到文武官员还在辩论,便开口打断了他们说道:“保定之前已经给了不少粮草补给,保定军民又经历过大的防守战,朕相信保定在短期内是不会有问题的。”

说到这里,他看到范景文似乎想说话的样子,便又补充进一步说道:“不管是建虏还是李贼大军,如果想攻下保定,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朕料定他们两方人马都不可能在此时经受大量损兵折将的代价,也就不可能全力攻城。”

范景文一听这话,便想了起来,没再说话。

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通州乃囤积粮草之地,虽已有不少粮草运至京师,但也还有不少。刘九卿?”

刘九卿一听,当即出列抱拳奏道:“末将在!”

崇祯皇帝看着他说道:“卿领本部人马驻守通州!”

“末将遵旨!”刘九卿听了,当即大声领旨。

通州是京杭运河的终点,所有货物都在通州卸货,然后转运到京师的。因此,通州是货物的集散地,非常重要,掌握在朝廷手中,也能和京师成为犄角之势。因此,崇祯皇帝有此部署。

随后,崇祯皇帝便对殿内所有文武官员说道:“虽然建虏和李贼大军联合,看似实力更为强大,但是在朕眼里,却是天助朕,给朕赢了他们的机会。”

殿内文武官员听了,不由得都有点懵。

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光是其中一路人马就难以打得过,如今两路人马联合,反而打得过了?

文官这边的人,甚至在想,不会是皇帝想宽慰他们,安抚人心吧?

而武将这边的人,虽然也是想不通,但是随皇帝征战下来,多少对皇帝已有信心,倒是比文官要更多一些对皇帝的信任了。

就听崇祯皇帝对周遇吉等人说道:“此段时间,多抽调军中精锐为夜不收,配备精良军械,打探建虏贼军动向,不得有误!”

“末将遵旨!”周遇吉等人听了,立刻抱拳大声领旨。

随后,军议结束,文武官员各自回去干活。等他们一走,一直随侍在皇帝身边的王承恩,忍不住便问崇祯皇帝道:“万岁爷,奴婢愚钝,想不出有什么妙计破敌?为何敌人更强大了反而更有机会呢?”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道:“天时地利人和!”

王承恩:“……”

这话说了,不是等于没说么!但是,你又不能否认这回答有问题!

看到他这样,崇祯皇帝便稍微透露道:“建虏乃是辽东土着,不耐酷热,如今已是七八月的天气,正是关内炎热时候,他们必然不耐此气候,一个不好,便会水土不服,此为天时!”

王承恩一听,不由得恍然大悟道:“万岁爷圣明啊!奴婢这才想起来,好像建虏都喜欢等天冷的时候入关,原来就是因为这,这下奴婢懂了!”

崇祯皇帝其实还没展开说,比如说这么热的天气,身上的盔甲是真穿不住的。棉甲,铁甲,皮甲什么的往身上套,绝对一身汗,人都要虚脱,更不用说打仗得拼命!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会认为大的攻防战不容易出现的原因。

他接着又对王承恩说道:“所谓地利,自然是我们有坚城可用,而建虏和李贼大军,必然有很多军卒都要住营帐,不管吃住行的条件都简陋,要想长期断京师粮草供应,他们的军卒必然要忍受更多!”

“万岁爷想得真是周到,奴婢就想不到这点!”

面对王承恩的马屁,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至于人和,建虏和李贼大军能得人心么?这就不用朕说了吧?”

王承恩听了,连连点头,一脸受教的样子,道:“万岁爷说得太对了,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朝廷这边,朝廷定然是能打赢那些叛军!”

说完之后,他忽然回过神来。好像万岁爷说的这些,和两个贼军联合起来并没有什么关系吧?

他有心想再问问,不过又怕自己是挑刺,会让皇帝不高兴,最终便按下不问了。反正对他来说,最终是皇帝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至于其他,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崇祯皇帝也没有和他解释能战胜这两股贼军的思路,只是继续先忙着提升手下军队的实力。

………………

有一点,崇祯皇帝是绝对没说错的,那就是天气。

对于建虏来说,这天气对他们来说,真的是遭罪。

知了叫个不停,身上的汗不停地流,哪怕躲在营帐里,那也叫一个闷热。以至于很多建虏在营帐里时都是赤条条地,可就算这,也还是觉得热。

大军驻扎这里,有一个三角淀,也就是后世的东淀,是一个非常大的湖泊。至少有水,人吃马嚼的,在用水方面倒不用担心。

不过不管怎么样,蚊虫鼠蚁相伴,又是炎热天气,建虏一个个都是烦躁地很。

终于,有一些建虏受不了这种天气,病倒了。

还有的建虏,在这种天气的影响之下,虽然没生病,但是也比以往更烦躁。对于军中的汉军八旗以及尚可喜的手下,哪怕有军令在,可也忍不住脾气要发泄。

一开始是骂,到了后来是打,事情慢慢地越闹越大;代善处置了几起严重的事情,甚至杀了几个。

可在这种天气下,那些真正的建虏还是把他们受的这份罪怪到他们军中的汉人头上。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叛变,大清军队何至于要受这份罪!于是,建虏,主要是满洲族人和他们军中汉人的冲突还在继续。

基本上来说,都是满洲族人欺负他们军中的汉人,激烈地不行,那就变相隐晦一点的。反正这种烦躁的日子不结束,这种欺负就不可能结束。

甚至到了后来,建虏军队和李自成大军交界地,两边的军卒遇到,慢慢地也开始有冲突了。

“看,他们的头发,真的是猪尾巴呢!”

“这么古怪,真的是难看死了!”

“他娘的,说谁呢,一群汉狗,懂个屁!”

“你骂谁呢,你们才是憨狗,一群蛮夷!”

“……”

先是语言冲突,到了后来,自然是拳脚相加了。那些金钱鼠尾的未必都是真正的建虏,而是投降了建虏的汉人,要不然也不一定听得懂大顺军军卒的话。

他们被主子欺负了,大多只能忍着,可面对大顺军这边,在他们的眼里,这就是流贼,自然不可能再忍。

于是,建虏大军和大顺军军卒从一开始的盟友,也慢慢地变成了水火不容。当然,这还只是底层军卒之间。对于两军的高层来说,还是合作的蜜月期。

因此,对于底下军卒的冲突,两边大都是严厉制止,各自约束。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两军底层军卒之间的不和,也反应到了战事之中。

大的战事没有,但是斥候战却是很激烈的。不过不管是建虏还是大顺军的探马,只要看到对方在和明军夜不收交手的,都会袖手旁观,而不是上前帮忙。并且双方还很有默契,绝不把这种情况上报。

于是,多尔衮这边就有点感慨了:“没想到明国皇帝派出的夜不收,竟然如此精锐,面对我大清和大顺国的探马,也不落下风,至今无法屏蔽京师。”

代善也有些难以忍受关内的气候,哪怕他是住在天津城里,还是大的府邸,有丫鬟伺候。没有精神的他,听到多尔衮的话,便担心地说道:“军中已有两三千军卒生病,至少病死了三百多人。这还只是七月,还有八九月要熬,有些难啊!”

这是他感同身受的话,自然不是青壮时候的多尔衮能比的。

听到这话,多尔衮倒没什么担心道:“这总好过攻城,那就不是死几百人的事情了。”

代善听了,倒是不否认这话,但是总感觉这种日子难熬,要是年轻一点,还真不如去厮杀更痛快!

就见他沉默了下,然后又对多尔衮说道:“那个李自成竟然也只是按兵不动,如此没法给明国皇帝以更大压力。兵力又比我们还多,万一回头拿下了京师,也不好对付啊!”

这一次,多尔衮听了之后点点头,有些严肃地说道:“原本我听说他曾攻打保定不下,损失不少兵力,而且后来路过保定的时候,还曾被保定人羞辱过,这次过来,肯定会拿下保定。结果没想到,竟然一次都不去打。李自成此人,确实是个枭雄!”

说到这里之后,他想了下又说道:“或许等满达海领兵回来之后,我们和李自成去商量下,不能只是这么耗着,多少引诱李自成所部动起来才行。”

在李自成领兵到了之后,大清便可以放心分兵,让满达海领兵两万攻打山东,前去为大军补给粮草。这样,也不用怕明国皇帝会领兵绕过他们去埋伏满达海这支偏师。

代善听了,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动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就见满达海一身是汗地随着一个亲卫进入了大堂,出现在他们面前。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世一兵日月山河无恙神话版三国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魂回东汉大宋之天才鬼医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亮剑:我只打硬仗大周逍遥王爷两宋传奇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大清宫里的小人物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亚历山大四世洪武大案之借纸案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宋骑之金戈铁马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上吊之前,崇祯掀桌魏臣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