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仲冬已过,寒风凛冽 ,万物萧瑟,满地的落叶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霜。

通往均州城的盘肠小道上,已经过了午时,阳光透过那秃枝照在人身上的一抹暖阳,也不及这山间的一丝寒风,来的让人猝不及防。

四人骑马疾驰而过,带起阵阵落叶,瑟瑟寒风好像能透过肌肤,直吹进人的骨头里,可对于赶路的四人来说,倒像是盛夏的凉风,吹得那么让人惬意。

吁 吁 吁 吁

直到到了一块儿界碑前,四人这才嘞停了马。

大人你看,我们终于到了均州城外了,这下你可以放心了。

说话之人居然是刘一虎。

四人正是吴迪,刘一虎,如意姑娘和师爷四人。

如意见吴迪主动嘞停了马,也说道:是啊,你这么急着赶回来有什么事啊?我们这次出来还不到一个月,你不是说要去看大海吗?我还没见过大海是什么样呢?

吴迪笑着说道:等过完年再带你们出来看大海吧,这次回来有事要做,现在已经冬月下旬了,各地的知县来均州城述职早就做完了,再晚些回来他们怕是都要回去了。

李师爷说道:大人不用担心,你走之前不是跟贺同知交待了吗?

吴迪说道:是啊,不过还是要快些,再有一个月多一点就过年了,太晚了,这离均州最远的岭东县县令就赶不回去了。

吴迪话刚说完,刘一虎就接嘴道:哦,不过大人你说趁着年终述职的机会,让各个县令制定明年的计划是什么意思啊。

吴迪笑着说道:等回去了你就知道了。

吴迪说完,下马来到界碑旁的一个简易棚子里,拿出一块儿不知啥时候买的饼啃了起来,饼香不香不知道,可看那龇牙咧嘴的样子,这饼一定是很费牙口。

三人见状也都纷纷下马。

吴迪边吃边说道:都吃快些,等吃完了好早些进城。

哦。

……

均州城驿馆,驿丞正一脸焦急的站在驿馆门口,看样子应该是在等什么人,那双眼睛都快望眼欲穿了。

不多时,果然见一个驿卒从街头急匆匆赶来,不到片刻就到了近前。

还没等他进驿馆,驿丞已经急着问出了口:怎么样?同知大人怎么说?

驿卒回道:大人,贺同知说要等到知府大人回来,让我们再多等几日。

哎哟,我也想等啊,可这么多人,每日的伙食真让人头疼啊,这驿馆,府衙补助的本来就少,这一下子待这么多天,再等下去我都要出去借粮了,唉。

驿卒听完也只是叹了口气,这问题他可解决不了。

驿丞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这每年的冬月,都是各地县令来府城述职的日子,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是驿馆安排的,可今年却与往年大不相同,以往一般就是六七日的时间,有时还会更短。

可今年不同,这六个县令已经在驿馆住了半个月了,按理说他一个驿丞只是安排一些吃喝,不是什么难事,可这均州不比别的地方,实在太穷了,府库里没银子,驿馆里就没进项,平日里都一些小角色偶尔住几日,喂喂马,他到还能应付,可这县令却是不同,虽不是什么大官儿,可对于这偏僻的均州府来说也不算小了,他们的吃穿用度多少也要讲究一下,往年最多也就六七日的时间,他倒还好安排,可今年都已经住了半个月了,却还不见一点走的迹象,他这才让驿卒去问一下同知大人的意思。

贺良如何不知道驿馆的窘境,可府库里没钱他也没办法,他好歹是均州府的二把手,各地县令来跟自己述职,招待的太过寒酸也说不过去,只是吴迪临走前给他交待了,要让那些县令等他回来再说,他也只能打发驿卒回去。

驿丞眼见同知大人也是推诿,只能苦笑一声,望了望天,又到了头疼的时候了,于是冲着驿卒说道:又要安排午饭了,去跟厨房交待一声,伙食再降一降。

驿卒惊讶的说道:啊,还降啊大人,这几日,几个知县可都没怎么吃东西,这要是知府大人回来了,他们背后说你两句,你到时候可有的受了。

驿丞听完瞪了他一眼:就你小子聪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面不给银子,我能怎么办?大鱼大肉全给他们一顿吃了,若是再等几日,本丞该怎么办?给他们喝粥吗?

驿卒哪儿还敢多说一句,一脸无辜的就朝厨房去了。

驿丞望着驿卒的背影,也是心里直犯嘀咕,这几日几个县令确实没怎么吃东西,真要告他的状他也只能受着了,不过听说新来的知府人还不错,想来是能明白他的苦心的。

可他哪里知道,这些县令吃的少,跟他降了伙食根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驿馆楼上的一个屋子中,满满的坐了六个人,这个时间也无一人讨论伙食差的问题,而是各个心事重重的样子。

其中一人说道:胡兄,你可是我们之中,唯一一个见过这新来的知府的人,你跟我们说说,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被问话的这人是广平县的胡喜,他见有人问他,也是一脸苦笑道:郑兄,你就别开玩笑了,当日这新知府带着晋王爷经过我广平县,我也只是招待了他们一次,就一面之缘而已,第二日一早他们就走了,我只知道他是个年轻人,至于这其他的,我是真的一无所知呀。

另一人说道:是啊,这新知府才来均州一个多月的时间,连贺同知都对他不甚了解,就更别说是胡兄了。

当先开口那人听他说完,立马笑着说道:陶兄,你可是贺大人最信任的人了,听的口气,你在贺大人那里打听过这新来的知府大人?

姓陶的男子听完,意味深长的说道:郑兄,我可没有打听,就是跟贺大人述职的时候,闲聊了几句而已,你别告诉我你没问哟,哈哈

此话一出,惹的几人一阵大笑。

过了片刻,才有一个人说道:你们听说了吗?我听说这新来的知府大人可是圣上的心腹,圣上未登基之时,就跟他关系要好,而且到了均州之后,他跟晋王关系也还不错,听说圣上本来是下旨要给晋王盖一座王府的,也是知府大人去劝说的晋王,才没有盖,要不然我们均州的日子怕是又要雪上加霜了。

胡喜听他说完,望了望窗外,小声说道:周兄慎言啦。

姓周的县令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他这句话可是关联了很多人,连忙小声说道:是,是,多谢胡兄提醒。

屋里的气氛瞬间怪异了起来,他这一句话不仅关联了晋王爷,还关联到了新来的知府,更关联到了圣上,晋王已经被封地到了均州,他们虽不知道详细缘由,可都是老油条了,这皇子之间的关系不用明说,也知道是咋回事儿了,他之前还说这知府是圣上的心腹,现在又说知府跟晋王关系不错,更严重的是那一句雪上加霜,若是被有心之人听去,告上一状,他们这一屋子的人怕是都会掉脑袋的。

众人沉默了许久,胡喜眼见气氛尴尬,才又开口说道:各位同僚,既然知府大人吩咐了,我们就再多等几日就是了。

那姓周的县令见有人打破僵局,连忙接话道:是啊,胡兄说的有理,既然知府大人吩咐了,我们就多等今日便是,到底是什么事,等见了大人自然就知道了,我们就不必在这里杞人忧天了

对,对

对,对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屋里瞬间又变的热闹了起来。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霸天武魂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猎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我,孙山,科举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公子出巡亮剑:我只打硬仗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塞仙志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红楼:谁敢动我妹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南宋出圈记大秦潮公子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三国赵云之子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雍正,我来和你抢皇位了三世一兵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穿宋大忽悠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日月山河无恙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神话版三国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战国小大名夜主咸阳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上兵血途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我是袁蜜水灭元1399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大唐做战神由凡到仙故事集沙硕疆域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