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动静言语多风风火火,抬首目视虚空极远处,那里已经看不到任何影迹了。
异兽鹏鸟的疾速还真快。
非如此,小丫头也不能短短数日,多次往来。
为中原水灾之事,阳滋多有心了。
提出的法子也是不错的。
惜哉,是一个小丫头,若然是一个公子,当十分不错,多年来,后宫的血脉子嗣不少,唯一能让自己心中欢悦的也只有这个小丫头了。
月裳尽管也好,和阳滋比起来,性情上差了一些。
也许是丽儿过于管教的缘故,也许是每个人的天生性情之故,有阳滋提出的法子,接下来的中原之地,灾情处理当会快上很多很多。
阳滋。
想着刚才那丫头将文书提前准备好,让自己快速一览,只要自己同意,就快快让自己用印!
还真是……。
想起来,却也心情多畅然。
“阳滋的胆气很足,遇险要之事,更为勇武。”
“这一点多像陛下,亦是像老秦人。”
“看似行事不羁,实则,自有道理在心中,粗中有细,自有明心锐智!”
“五年之内的好事,虽有那般推演,具体何人……难料。”
“玄清亦是好奇。”
“……”
阳滋那丫头,周清也是喜欢的。
明心赤性,在公孙丽身边能生长如此,颇为难得,原本自己还以为公孙丽会将她教导成另外一番模样。
好像,想多了。
那丫头是皇兄的血脉,是王族的血脉,是帝国的公主,亦是自己的血脉亲人。
皇兄的血脉子嗣不少,自己见过的不多,应该一半都没有。
身为天子,身为族长,皇兄必须有开枝散叶、传承血脉之举,那些血脉成年之后,会一一离开皇宫。
一位位公子,大部分都会泯然众人。
一位位公主,亦是如此。
唯有些许公子可为大用,以为帝国传承。
公主!
自秦国以来以来的千百年岁月,公主数不可数,然则,能够留存竹简上的公主不多。
阳滋。
帝国并天下以来的第一位长公主之人,诸多荣宠加身,注定是与众不同的。
皇兄刚才所言昔年的一些事,阳滋的游历天下之心,行侠仗义之心,的确有公孙丽的些许痕迹。
但是。
她身为皇族公主,也将独属于帝国王族尊贵的气度展现。
这一次水灾就做的不错。
对于两大学宫的调遣,是可为的,也刚好可以为两大学宫接下来的选官做准备。
“哈哈,不错,阳滋的胆子很大。”
“真的很大。”
“也因胆大,在宫里,可没少被丽儿呵斥和动手。”
“阳滋如今又双十有余了,丽儿还那般……。”
“……”
“郡侯,时间过的还真快。”
“还真是快。”
“……”
嬴政悦然大笑。
阳滋。
当年阳滋刚出生的时候,帝国尚未一天下,现在……帝国都一天下十余年了。
小小的婴孩都已经长大了。
长大了?
又好像没有。
每次听到丽儿将阳滋揍了一顿的消息,便是忍不住莞尔,阳滋好歹都二十有余了,应该可以宽容宽容的。
阳滋也非小了,整日里待在咸阳宫,的确无事。
多年来,跨乘异兽,游历诸夏,每日归来,都和自己说许多诸夏间的事情。
郡县之地,皆有提及。
有心了。
现在!
小丫头对中原的水灾,也有心思,很好,这才是帝国公主,才是自己亲自封授的长公主。
五年?
五年之后,小丫头就要成家了?
也该成家了。
长生之事难料,若然将来自己和丽儿……,阳滋该如何?身边有人呵护着也好。
前提,那人很不错。
以阳滋的眼界,那人应该不会太差。
对于阳滋的大事,丽儿这些年一直都有操心,也曾挑选不少人让自己看,若可,就直接成事。
阳滋的意见和心思,不为重要。
但!
每到事情关头,事情总是不成。
是丽儿的缘故?
是自己的缘故?
阳滋如今不小了,既然已经特例了,那么,就特例到底吧,一些事阳滋自己做主就好了。
“岁月,的确很快。”
周清颔首。
不知不觉就这些年过去了。
“巡视江南诸郡,会稽郡这里还是数一数二的。”
“物阜民丰,百业安顺,帝国法道在这里也不错,只不过,从近些日子的消息来看,仍有些许暗流涌动。”
“楚国的人。”
“已经十余年过去了,他们还在坚持,另外一些人还在坚持。”
“这一次中原水灾这般严重,朕本以为那些人会有所动,想要以此动摇帝国在中原的统御。”
“他们没有手段,也没有动静。”
“看来是吃了不少教训。”
“……”
嬴政轻轻的呼吸一口气,岁月如斯,难以留住,帝国大业,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身边的人和事,亦需要许多心思落下。
此次巡视江南,多闲逸了些。
江南诸郡是帝国刚开辟立下的郡县,一切都是崭新的,一道道法令的立下也都是从初始就贯彻的。
这里的帝国制式丝毫不逊色中原以及燕赵之地,还要超过许多。
巡视山东诸地遇到的许多问题,在江南几乎碰不到。
会稽郡!
有些特殊,它是江南的郡县,却非新开辟的郡县,它存在许多年了,千年岁月,这里作为江水东游入海的最后区域,已然民力汇聚。
吴越之事,多在此地发生。
越王勾践留下的霸业后继不存,多乱,楚国侵占许多,帝国一天下,又彻底将其统御。
这里的风华多复杂。
甚至于多楚国的痕迹。
欲要有改,非容易之事,当年扶苏曾在这里为事,做的还不错,只不过,并未彻底解决那个隐患。
直到现在,还存在。
比起扶苏还在的时候,还是弱了不少的。
虽弱,仍存。
“明大势,知进退!”
“那些人虽小,想要彻底将他们解决或许还要难上不少。”
这里是震泽附近,中原水灾,江水之地亦是雨水多发,以至于震泽之地的河堤都有些不稳了。
若非这里的水利沟渠多完善,只怕都要撑不住了。
虽如此,震泽周围的一些薄弱之处,还是有一些消息传来,好在不为很大,当地的官府都能解决。
不会演变成中原的模样。
会稽郡!
这里的隐患,自己一直都知道,楚人汇聚很多,这段时间,又有不少人涌入其中。
因没有生事,也就没有理会他们。
如皇兄所言,那些人的确安稳了。
若言对帝国的威胁,帝国一直没有将那些人放在眼中,若非担心强行处理会对诸郡之地造成不稳,早就一一连坐了。
无论对错,那些人当不存。
十余年过去,那些人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
分身于箕子朝鲜的力量,也不存了。
现在,老实了?
若是真的老实,也不是他们了。
“郡侯,你觉高儿这一次中原之地的处理如何?”
诸夏九泽,江南有三大水泽。
云梦以南的水泽是其一。
南昌以北的彭蠡泽是其一!
会稽郡的震泽又是其一。
震泽水域很大很大,看上去丝毫不逊色另外两大水泽,立于此地,颇有站在海域跟前的感觉。
然。
又和海域不一样。
今儿的天候晴空,震泽之水不为平静,近距离之下,都能看到水波浪花在风势之下起伏震荡。
这等景象,船只不显。
就算自己此行不在这里,附近的船只也不会多,眺望极远处的水域,那里更是空白一片。
“公子高?”
“中规中矩,先前在咸阳、关中做事,如今在山东做事,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还需要再历练历练。”
每次和皇兄一起闲聊,话题总是多种多样。
公子高。
对于那个小家伙,周清了解还是有些的,先前在咸阳,曾授教一二,于其性情、才能有所知。
总体还是稚嫩的。
之前都在关中处事,背靠咸阳,皇兄以及国府都在背后,许多事情处理起来的心思是不一样的。
所做之事都顺畅。
只能说明他有一定的能力。
外放诸郡为事,才能一见本领。
目下而观,不为上佳,若说不堪大用,也不至于,一些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
“的确还需要再历练历练。”
“待帝国新岁之后,朕准备派他去乌孙之地,以为归化异邦,新立郡县。”
“郡侯以为如何?”
嬴政亦是点点头。
齐鲁之地,中原之地,高儿的所作所为,一切行动,自己都是知道的,都是了解的。
高儿还差了一些。
高儿还需要不少的历练。
齐鲁之地,那些事情琐碎居多,不为大。
尤其,接下来的齐鲁会平静居多,高儿在那里也无事,这一次水灾……也有些缘由。
着实突然。
再加上另外一些缘故,高儿定下的救灾治灾之法没有很好的贯入诸郡县域。
有高儿的过错,亦有中原的缘故,接下来,亲自处理那般事,将中原灾情彻底抚平,会有所得!
“乌孙之地?”
“在那里历练,陛下心意多重!”
看向皇兄,周清略有惊讶。
继续历练公子高?
亲自处理乌孙之事,划归郡县,梳理诸般事,这样的事情……相当于诸侯权柄了。
扶苏当年都没有那个待遇。
陛下对公子高如此看重的?
“虽有心意,高儿也不要让朕失望才是。”
“待帝国新岁,朕准备将王族爵位、功勋爵位之事逐步行之。”
“郡侯,此事需要有你。”
“……”
丽儿的心意,自己知道。
就算不是丽儿,膝下一些公子,有可用之人,也会给予提阿里,给予大用。
新岁之事,高儿会前往乌孙,另外几位年岁适合的公子,也会有用,也相合自己革新爵位之事。
“王族爵位、功勋爵位!”
“也好!”
“待新岁春日,玄清去咸阳。”
王族的爵位之事,大体秩序制式梳理的差不多了。
帝国的传承需要王族。
王族子嗣的优劣强弱,也需要有合适的挑选锤炼之法。
五等爵很适合。
至于功勋爵位,也需要给予变化。
帝国东出以来,天下间拥有爵位的人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左庶长以下的爵位,更是数不胜数。
大家都有爵位,在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爵位之虚无,爵位之泛滥,爵位之唾手可得。
这非好事。
就是左庶长以上的爵位,亦是有很多。
帝国立下十余年了,新的秩序需要立下,新的爵位体系也需要立下,亦是对应帝国崭新局面的需要。
新岁!
不远了。
总督府内,那只食铁兽对于十二种传承手段的习练快要功成了,战神殿的开启不远了。
战神殿,不知其中是否有机缘。
若有所得,是好事。
无所得,也不强求。
以自己如今的修行,战神殿于自己可有可无。
于晓梦、焰灵她们而言,则是一大机缘。
焰灵她们此刻在中原之地,一个个小家伙也去了!
皇兄在江南的巡视快要结束了,宁儿在前两日就让阳滋带走了,也去中原开拓一下眼界。
有曦儿她们在身边,当无碍。
“春日?”
“你的性子还是那般!”
“也好,期时由郡侯你推进王族爵位之事吧。”
嬴政笑道。
郡侯还真是倦政。
******
“不容易!”
“总算见到大日了。”
“中原诸郡这一次的水灾,波及方圆千里之地了。”
“如今都要入秋了,冬日也不远了,一应吃食用度都会有不小的麻烦。”
“……”
东郡大河以南,有菏泽之地,亦是诸夏九泽之一,虽不如以东的巨野泽之大,亦非寻常湖泊可比。
前来中原诸郡已经三日了。
连日来,都是阴雨天候,下雨不为大,断断续续常有,乌云漫天,从未见散去。
纵然以真空之力拨开一部分乌云,亦是难窥青天白日。
今日。
不一样了。
刚入巳时,头顶的天就变了,连绵不知何处的乌云逐步变的浅淡,最后……在万千目光的注视下,归于虚无。
大日展露,独属于夏日的温热气息开始落下,将多日来的阴凉潮湿之气逐步驱散。
弄玉环顾四周,素手伸出,感触虚空变化,连早上寒凉的风都带着一丝丝热意。
这种感觉……才是正常时节中原的模样。
“天晴也不一定好,医道而言,天候转暖,许多病患容易生出,这一次水灾,许多牲畜都死了。”
“许多人也死了。”
“接下来诸郡之地当预防可能会发生的瘟疫之事。”
“这里是中原之地,此间的庶民百姓太多太多了。”
雪眸扫向真空感应下的数里开外一处灾民聚集之地,那里的地势稍高,灾民起码数百人,也许更多。
天晴了,灾情的处理会容易很多。
相应。
另外一些麻烦事也会跟着前来,稍有不慎,亦是相当棘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