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崇祯八年的四月初,在山西的援剿总兵曹文诏领家丁(骑兵)一千两百人、营兵(马三步七)两千五百人,从豫北怀庆府的温县渡过黄河抵达洛阳府的孟津县。
那盘踞在嵩山深处的高李等部陕西农民军听说曹文诏来了之后,全部都从嵩山沿着山路一路往西窜到熊耳山中,接着又从熊耳山窜到陕西与河南交界处的崤山之中。
然后出其不意从崤山中杀出攻克了陕西的东大门潼关,就这样高李等部十几营农民军顺利的从潼关杀入陕西的关中平原。
本来这高迎祥、李自成他们是打算窝在嵩山中等在山外围困的官兵粮尽饷绝之后再从嵩山杀出去,随后经洛阳盆地直趋潼关进入陕西的。
但是这曹文诏来了之后把高迎祥、李自成他们从山里面给逼了出来。
在此之前这嵩山外围围困农民军的官军除了一个艾万年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没有进山搜剿的意向。
而这艾万年部的战斗力并非顶尖水平且威望不足,在嵩山深处的农民军也就不用担心官军会进山搜剿。
可这曹文诏不一样,这曹文诏不仅剿贼的热情高涨战斗力还十分强大,在官军中威望极高不是艾万年可比的。
那艾万年嗓子都吆喝的冒烟那贺人龙他们几个理都不理艾万年,就连河南巡抚陈比谦下令催促贺人龙他们进山搜剿都找各种理由推脱。
但如果这曹文诏来了那是极有可能将贺人龙他们几个给催到山里去剿贼。
因为这年头大伙们只服强者,曹文诏有那个本事那大伙们就服他,有曹文诏带队进山大伙们也不用担心会遇到什么大麻烦,所以大伙们才敢跟着曹文诏进山去搜剿农民军。
要是那艾万年带队的话大伙们肯定是信不过的,毕竟你艾万年的实力与我们相差不大,大伙们凭什么听你的?!万一出了事你艾万年能够有实力拉兄弟一把吗?!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那艾万年嚷嚷一半天根本就没人搭理他。
至于那河南巡抚陈比谦那就更不用说了,区区一介文官而已说的话定个屁用!还因为现在是过去武将如狗的年代任凭你们这帮大头巾们驱使?!
从这帮河南援剿官军的态度就可以看的出来,武人跋扈之风已经是愈演愈烈。这种情况从凤阳失事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罚中就可以窥见一二。
那些被砍头流放革职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文官,武将最多就是罚俸降级,即使是撤职那也会继续留用,基本上没有一个被杀头或者是判刑的。
因为这朝廷也知道如今这帮武将已经不是过去那样可以随意拿捏的,现在大明朝这艘破船就靠着他们撑着,把这帮丘八得罪死了这江山谁替他们来守?!
...
这高迎祥、李自成他们成功的从豫西山区突入关中平原除了陕西巡抚李乔疏于防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洛阳的左良玉一直都处于挂机状态。
这左大帅如今那也是学精了,没有像刚进入中原剿贼时那么的积极,只要那农民军不来进犯洛阳城,左良玉基本上都不带搭理在嵩山中的这帮贼寇。
左大帅从大明朝的好丘八变成一个老兵油子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那老生常谈的粮饷问题,这左大帅如今的编制依旧还是挂靠在昌平镇,左大帅虽然挂一个援剿总兵的头衔但实际职务依旧是昌平副将。
这样一来就导致左大帅在河南属于是客军,虽属河南巡抚节制,但河南本地的粮饷优先供应河南本地驻军,其次才是左良玉的部队。
别看左大帅的兵剿贼厉害,但是河南官府这边也不会因此加大对左镇的粮饷供应,毕竟这本地官府与本地驻军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不可能将有限的资源给左良玉这支客军。
所以这就导致左良玉部自从进入中原后基本上就没领到过足额的粮饷,长期处于缺粮欠饷状态下。
而左大帅这人一向都是“爱兵如子”的,见不得手下的弟兄受苦,所以左大帅亲自在幕后策划,让弟兄们在中原地区搞自主筹饷活动。
要说这左大帅不仅在打仗方面是个人才,在这抢劫方面也丝毫不比流寇差,比之其他的官军那更是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左大帅在抢劫之前派出营中的哨探、细作在附近化装侦查,将本地的一些有头有脸的富户全部都给打听清楚,然后列一个表格交给左大帅。
左大帅经过分析之后将那些能抢的和不能抢的全部都列出来,然后派弟兄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名单上能抢的全部都给抢了,再顺带把那帮穷鬼的脑袋给割了交上去领军功。
就这样在左大帅的英明领导之下,左镇兵就没有缺过粮饷,甚至吃的拿的远比其他官兵要好要多。
但这样一来左大帅就与地方官府的关系就紧张了起来,地方官府也不是没有弹劾过左良玉,前任的巡抚玄默就上书弹劾过他。
但左大帅在朝中有人,兵部尚书张凤翼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左大帅的红包,所以这些弹劾奏疏基本上都是留中不发。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左大帅剿贼的积极性可想而知能有多少。
毕竟这光叫人干活不给工资还在背后举报,这换了那个冤种都不会去上这个班。
而左大帅这号的神仙向来只有他折腾别人的,岂能会被别人折腾?!
...
除此之外再还有一点就是左大帅对这大明朝已经是绝望了,这崇祯六年在垣曲朝廷叫这帮贼寇给骗了一次,仅仅不到一年的时候,朝廷又叫贼寇在汉中骗了一次!
当左大帅得知那群贼寇从汉中突围之后,左大帅就意识到这大明朝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从大明皇帝到满朝文武那都是一群只会搞内斗的废物点心。
在左大帅看来这种草台班子迟早有一天会垮台,而与这个草台一道殉葬的蠢事左大帅自然是不会去干的。
所以这左大帅就长期处于一种半躺平的状态,只要贼寇不来自己的防区闹事,哪怕是从他的防区路过他都不会去管,这才让农民军从洛阳地区顺利通过前往陕西。
这高迎祥、李自成要是知道早左良玉是这号的神仙,那估计当初也不会在嵩山里窝一个多月才窜出来。
等到高、李等部窜入陕西之后,那贺人龙、艾万年、柳国镇等部官军也尾随其后进入到陕西与农民军大战,不过那曹文诏则是从中原地区往湖广开拔去找洪承畴。
自此,农民军的两股重要力量已经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入到陕西境内。
...
再把视角放到铁营这一路来。
当在孝感的铁营等部义军侦查到洪承畴领着秦兵坐船坐到汉阳之后,便立刻从孝感县往北走了个五六十里到达云梦县与德安府治安陆县之间的位置。
此地距离汉阳已经差不多有一百多里地,这个距离非常的安全,哪怕是洪承畴率轻骑兵连夜突袭也不可能打义军一个措手不及。
义军抵达安陆县后驻扎在汉江支流府河的西岸,并且还在府河上架设了好几座浮桥,像是准备要过河的样子,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铁营收到了八大王战败的消息,所以西进郧襄的计划也就取消了。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八年的四月中旬,铁营等部义军从南直隶江北地区一路流窜到湖广江汉平原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义军抵达了安陆县后关于中原地区的情报陆陆续续的传到了铁营这边来,王铁随后召集贺一龙、张一川他们开会商量该何去何从。
大伙们一致认为应该跟着高迎祥、张献忠他们一道进入陕西去联合起来再闹腾一波。
因为这留在湖广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湖广、河南官军以及洪承畴所率秦兵的联合围剿,没了高、张等部作为牵制的话,铁营这一路肯定是独木难支,所以流动到陕西是当下唯一的出路。
这定好了行动计划之后说干就干,随后铁营这一路义军便从湖广的德安府经过随州、枣阳北上进入南阳盆地,然后一路往西进入到豫西山区的淅川、内乡进入陕西西安府的商南县走武关道进入关中平原。
而那洪承畴也和狗皮膏药一样黏在铁营后面,一路追着铁营追到了南阳盆地内,但就在这个时候洪承畴这边出了点状况。
当初从湖广北上的老回回领着几个小兄弟外加豫西南的一群土寇联营围攻汝宁府,那汝宁府住着的明朝藩王崇王吓的立刻向洪承畴求援。
藩封重地不能不救,不救那就是脑袋搬家的大罪。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得放弃继续追击铁贼,转向东进去解汝宁之围,就在洪承畴解了汝宁之围后,曹文诏率兵在来到宁府与洪承畴会师。
与此同时那关中的求援信也送到了汝宁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