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眼界,赵二爷稍逊一筹。
论世家,赵二爷碾压肃国公不止一筹。
有些事,伍桐能理解,但是跟自身经历有关,他第一时间反应不到,毕竟真正的世家他又没接触过核心区域。
“两头下注,庄家通吃!”
赵二爷将世家传承千年的秘诀总结出来。
伍桐点了点头,忽然想到什么一般,露出一个古怪笑容,像是憋着笑一般说道,“氏族志要是修出来,跟生死簿也没啥区别了。”
赵二爷挑了挑眉,“这对于一些世家来说是荣誉,那些不大不小的世家还是要靠这个比一比人脉的,跟生死簿怎么着也联系不到一起去吧。”
伍桐对历史上这件有名的故事很有记忆,所以提醒一句,“要是来蜀州想再把赵家写上,别写自己这一脉吧。”
赵二爷摇头,“先不提他来不来蜀州,就是来蜀州,要写也是写你,我们赵家现在都排不上第二。”
“呵。”伍桐噷了一声,“蜀州现在哪有世家了,都是建设家乡的好青年。”
赵二爷摆摆手,忽然听到外面的马蹄声音,“这般急促的马蹄声,八百里加急?”
伍桐也正色道,“听声音确实像八百里加急。”
两人同时起身,伍桐看了他一眼,“赵二爷你还是坐着吧,我出去看看。”
没多大功夫,伍桐拿着两封信回来了,一封是鸡毛信,另一封则是飞鸽传递的暗信。
“第三密码本。”伍桐看了一眼竹筒上的数字,将信卷扔给赵二爷,“你先看看这个吧。”
赵二爷接过竹筒,又戴上了叆叇,想了想又拿起一个放大镜,从一旁拿起刚才说的第三密码本,摊开飞鸽信,开始翻译,“这封信是控弦司传的,那你手里的鸡毛信呢?”
“柴瑾送的。”伍桐撕开信封,“他说以后给他送信发八百里加急。”
“他对你还真是上心。”赵二爷调侃道,“这个皇帝对你到底是什么想法?想杀了你,还是想用你?”
“都有吧。”对于人性怎么分析都有道理,伍桐也不去猜这个皇帝心里想的是什么,一般的皇帝都是精神病,他们做的事大多都没有逻辑可循,低头看着信,“没有公事,一些问候和私事。”
“问柴珑休养的怎么样,问珞儿如何,又问了我在蜀州是否习惯。”
伍桐将信收好,“说起来我在京城的时候和柴瑾相处很久,那时候的他和夺得皇位之后的他简直判若两人,那个位子真就能让人变化如此之大?”
“不知道。”赵二爷还在干正事,干脆回道,“我们家又没做过皇帝,不过和其他世家不同,我们没有争皇位的意思。”
“为什么?”伍桐不解道,都说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世家的游戏罢了,怎么就你们赵家唱反调。
“不当皇帝的世家才能传承千年。”赵二爷抬起头冷笑说道,“朝代更迭真的会屠杀皇室,从今往上数三代,不过七百年时间,立国称皇的就有五六十人,七八个家族最少有三个没了,剩下几个都是苟延残喘,出国皇帝还想让后代王朝对你们好?做梦去吧。”
伍桐闻言也不禁笑了笑,将信收好,就凑了上去看老头解密。
别的不说,赵二爷解密还挺快,没多大功夫就对着密码本将密信翻译好了。
皱着眉头看了看,“东南叛乱。”
“东南叛乱?”伍桐一怔,“继续说。”
“东南叛乱,周廷政策推行下去,东南地方官以倍之,致民反。”
赵二爷皱的眉头忽然松开,“周国变法出了问题,地方官加倍推行朝廷的政策,最后官逼民反了。”
“周国的政策都是什么来着?”伍桐找到卷宗翻动一下,“考成、青苗、更改税制?”
考成是官员的政绩考核,以用来整顿吏治。
青苗是赈济民户,抑制高利贷,增加收入的法子。
更改税制是合并赋税,折银征收。
三个方法怎么这么熟悉呢?
阮凌辅这老东西和王舒王、张居正有啥关系?
这种招属于好心下面办不明白的事情!
当然,很有可能也是故意办不明白。
这三条一条条都砍在世家脑门上啊。
你以为谁放贷最狠?
当然是寺庙了,难道是世家啊!
呃,第二总归会轮到世家。
得罪了世家还想好,就是皇帝又能怎么样,不服软就让你飞起来!
伍桐捏了捏眉心,忽然停下动作,看着面前三国的卷宗,良久之后,伍桐忽然拿起魏国变法的档案看了起来。
赵二爷发现了伍桐的异常,但是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干等一会儿。
“不对...”伍桐长舒一口气。
“到底怎么了?突然像着了魔一样。”赵二爷倒了一杯水递过去。
伍桐低声道谢,旋即说道,“官逼民反?不太对,现在的造反的主力还是世家。”
“柴瑾对周国的掌控不会低到连敌人是谁都不清楚吧。”
伍桐按了按指尖,“赵二爷,如果说氏族志的目的是把这些世家一网打尽的话,你是不会信的吧?”
“???”赵二爷猛地抬起头看向伍桐,旋即摇头,“不能吧......不可能,世家传承千年,要是会因为氏族志出现问题,早就不会修撰氏族志了。”
伍桐皱着眉,“就当是我想多了吧。”
赵二爷想了想,“如果有编修氏族志的人来蜀州看族谱,老夫都给他们打发走。”
伍桐心中还有些古怪,摆了摆手,倒也没多说什么。
“书霁呢?”
伍桐走到门口,忽然回身问道。
赵二爷抬头道,“和惜儿去云华学院了,老夫听朱书霁说明年你要弄一个女子学院,惜儿好奇,朱书霁就带惜儿走了一趟。”
“这臭小子,什么事都藏不住。”
伍桐笑骂一句,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行了,书霁在蜀州就我一个师长,赵二爷什么时候有想法,我好带着书霁来提亲。”
“嗯,最好再过一年。”伍桐想了想,“明年书霁就要加冠了,等到取字之后,再成亲不迟。”
“成亲还要看年纪?”赵二爷纳闷道,这年头束发就成亲的人也不少,朱书霁和惜儿也已经一年多了,要不是伍桐在中间拦一道,赵二爷早就给他们操办起来了。
“过早成亲生子对身体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女子。”
伍桐想了想,“等明年女子学院开学之后,让惜儿去读一年就知道了。”
赵二爷嘟囔一句事多,倒也没出言反对。
在哪学习都是学习,尤其是在云华书院,那地方教的东西才是实用学。
(本章完)